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

2020-06-24 03:04阮小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小学体育思考

阮小钰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弥补小学生的人格缺陷,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启发学生,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或者鼓励学生一边完善自我一边挑战自我,这样一来,德育理念的渗透才有更高的价值。本文具体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德育功能,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通过授课手段的更新以及有效策略的实施,充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德育功能 思考 研究

引言

小学生备受溺爱,身心健康成长阻力重重,没有办法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思想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体育活动中鼓励学生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德育功能有效渗透,在和谐互动关系的支持下,更多教学问题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下面,笔者就对小学体育德育教学内容的补充、有效渗透途径的研究阐述了几点不同看法,希望其他教师教学思路发生了多元化转变后,体育德育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意义

现阶段,小学生群体大多属于独生子女,父母长辈溺爱,生活环境狭小,致使其中一些孩子存在着性格孤僻、人格不健全等问题。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一些学生变得自私自利、过分叛逆,他们给予不了别人尊重、理解、帮助等,很难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

才[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优化管理,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并且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在此基础上实施各项人才培养计划就能变得异常顺利。新课标也明确要求了,小学体育课堂中必须做好德育渗透,以培养健康的、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课程资源足够丰富,教学评价也很到位,小学生真正爱上了体育运动,一定可以创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

1.项目教学中渗透德育功能

小学体育项目包含着德育因子,教师必须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德育的有效指导。丰富的德育知识,项目教学质量高,小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乐趣,其思维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更容易发挥主体优势,随着德育功能的渗透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2]。比如,在足球、篮球、跳绳等项目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特别强调“彼此信任”,要求他们一起努力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具有凝聚力,就连不合群的学生也慢慢放开了自己,他们期待班级活动,更加信任小组成员,足以证明德育渗透的效果非常好。

2.挫折教育中渗透德育功能

如果小学体育课程只对学生进行身体方面的锻炼肯定是不够的,只有经历了心理磨炼,小学生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力,才能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体育教师可以示范引导,可以联系生活,努力进行德育功能的有效渗透。目标明确的展开挫折教育,有利于小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对于基础教育事业长远规划来说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教师在长跑训练中主要磨炼学生的意志,教授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再通过实例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并构建畅所欲言的课堂,使学生懂得更多道理。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在体育德育教学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3.活动评价中渗透德育功能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环节也需要做好德育功能的渗透。教师传授体育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做人,良好的思想教育将对学生日后走入社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竞争活动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每月组织一次“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为主题的体育活动,使小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的好习惯,充分认识到做文明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核心能力等。教学评价则倡导“发展性”“统一性”“和谐性”,不设立硬性指标,避免“成绩”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去很大压力,不强制灌输思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可塑之才。还如,主动与家长联系,使他们也加入体育德育功能的渗透活动中,为了小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体育精神的提高等不懈努力。扩大了德育范围,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开展的方式等统统发生了改变,多方力量的集中,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弊端,新思想、新观念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学德育功能渗透即将收获意外的惊喜[3]。一般而言,评价内容可以包括体育技能的评定,体育知识的掌握,活动参与情况等,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客观原因。虽然说提高体育成绩很重要,却也不能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分数上,注意渗透德育功能,提升思想教育水平,构建起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更益于小学生运动潜能的深入挖掘,终身体育活动意识的强化。利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育课堂的项目训练和德育工作实现了和谐的统一,或者通过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在科学公正的标准协调下,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他们不再是“自私”“孤僻”“道德缺失”的人,塑造好了健全的人格,将来的发展非常顺利,更有可能彰显出人生的最高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渗透至关重要,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重构教学模式,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内容,简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评价效果,体育运动充满吸引力,学生一边参与一边感悟,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帮助下,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主体优势充分发挥,更有信心挑战未来,将来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很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曹西杰.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5)349-350.

[2]王璐.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9)52-53.

[3]韩晓晓,李明阳.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功能的思考[J].新时代旬刊,2018(22)117-118.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小学体育思考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