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规律分析

2020-06-24 03:38阿孜古力司马义巴合提努尔坎加库力沙热万古丽铁兰迪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皮疹骨髓艾滋病

阿孜古力·司马义,巴合提努尔·坎加库力,沙热万古丽·铁兰迪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1.感染科;2.妇产科,新疆 克孜勒苏 845450)

艾滋病是一种由HIV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危害极大,主要攻击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使人失去免疫功能[1],病死率非常高,且对于该病目前无明显有效治疗手段。一旦患上该病,只能通过抗艾滋病病毒药物阻止其体内的病毒的重建及复制来推迟艾滋病临床症状的出现[2],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对服药者自身也存在一定危害,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基于此,本文对艾滋病患者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9年6月间我院收录的45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共有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19例,年龄26~65岁,平均(46.21f3.62)岁,病程1.20~6.48年,平均(3.72f1.49)年。45例患者中共有性传播感染者25例,静脉吸毒感染者17例,不明原因者3例。

1.2 方法

45例患者入院后分别给予其不同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其中给予3TC+AZT+EFV治疗方案的患者共11例,给予3TC+AZT+NVP治疗方案的患者共12例,给予3TC+D4T+EFV治疗方案的患者共10例,给予3TC+D4T+NVP治疗方案的患者共12例。

1.3 观察指标

对45例患者治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艾滋病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示,给予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如表1所示,45例患者中分别出现皮疹6例,发生率为13.33%,骨髓抑制8例,发生率为17.78%,肝功能损害14例,发生率为31.11%,消化系统症状12例,发生率为26.67%,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5例,发生率为11.11%。

表1 80例患者治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n(%)]

3 讨 论

目前,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该治疗方式可以使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药物本身存在的副作用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3]。在3TC、AZT、NVP、EFV等抗病毒药物中,患者服用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相关研究表明[4],3TC药物具有较好的药物耐受性,因此其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概率也较低,而EFV药物则会使患者出现皮疹、精神抑郁等不良反应,而NVP药物则会导致患者的肠胃功能出现异常,部分患者则会出现骨髓抑制等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45例患者中分别出现皮疹6例,发生率为13.33%,骨髓抑制8例,发生率为17.78%,肝功能损害14例,发生率为31.11%,消化系统症状12例,发生率为26.67%,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5例,发生率为11.11%,其中消化系统症状、皮疹不良反应常在患者接受治疗一个月内出现,而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一般在患者接受治疗三个月内出现。曹立颖[5]指出,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时,其不良反应多出现在患者的早期治疗阶段,该结果与本文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治疗艾滋病患者时,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在患者接受早期的治疗阶段中出现,此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皮疹骨髓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赞美骨髓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