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深度学习
——以《云雀的心愿》一课教学为例

2020-06-24 03:26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云雀深度笔者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 朱 玲

一、深度学习

“趋势、挑战、进展”,是《2015 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词,它从国际视野诠释了教育科技会如何驱动教育变革。“向深度学习方式转变”就是其中的一大趋势。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深度学习”,它是指用创新的方式将丰富的核心内容传授给学习者,使得学习者可以使用所学到的内容去深入思考、自发学习。学习者能够带着自己通过对学习的理解,对原有认知的重构,批判地学习更多新的思想和事实。横向联系,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把深度学习理解为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例如: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询问为基础的学习都属于深度学习方式。

如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设计好小的问题,更要设计好大的问题,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关注时时生成的新的问题。再如,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生活情境出发,与任务情境相勾连,这样既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保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深度学习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相关学习活动。但不管是何种设计,课堂生成资源的捕捉与合理利用,能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的开展。

二、生成性资源

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是生成所具有的特点。从认知发展角度看,生成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能力发展角度讲,生成是由“不会”向“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思维发展角度讲,生成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个性发展角度讲,生成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从情感发展角度讲,生成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产生的共鸣。“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着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即重“生成客体”,轻“学生的状况”,即轻“生成主体”现象。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也就是以知识逻辑结构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在“走”教案的教学中,“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遏制了学生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而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情境感受、情感感染、心灵感动的语文学习中,内化知识、建构意义、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文本为教学资源,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因此,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而只有在生成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深度学习才有可能实现,学习能力的发展才能全面提高。

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课例《云雀的心愿》来分享真实课堂环境中,如何巧用生成资源,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生成资源促深度学习

1.巧用生成资源,引导理解和批判

一个人在学习新知识以前,不是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一无所知的,他都有或多或少的基础或者经验。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只有当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旧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而又高于旧知识的时候,才是人类最感兴趣、最有求知欲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调查或提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领域,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工作,这样对于开展深度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云雀的心愿》一课,笔者借助“麦学习”微信作业本这一公众号,通过一份学习大闯关设计前置第一课时的教学。教学设计很多部分都需要根据学生闯关的反馈情况来定。其中在“晒一晒故事的思维导图”环节,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思维导图。从中,笔者选取了两幅比较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张同学的思维图图文并茂,介绍的时候三个场景讲述得非常完整。其他同学评价的时候都能发现她这样的图文方式很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当然,也有同学提出自己的想法,觉得“空调”在图中的位置与前面的“沙漠”“大河”有点格格不入。

陶同学的思维图采用线条勾连,十分简洁,却在班级里引起了争议。

汪同学提出:“思维图中如果加入小云雀心情的变化,会更加完整。”陶同学接受他的建议,觉得确实可以调整。

但是当有同学提出连用三个“飞呀飞”过于重复啰唆,只需要一个就行时,课堂上出现了分歧,陶同学本人也十分坚持自己的观点。

常同学说:“我支持陶同学的做法,因为课文中就出现了三次飞呀飞。”

李同学立刻反驳:“我们是要看课文内容,但是思维图肯定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呈现,不用和书本内容一模一样。”

王同学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飞呀飞读的时候声音拉长,都能感受到小云雀和妈妈飞了好久,连用三个飞呀飞,不是也能体现出旅行路途的遥远和劳累吗?而且文中每出现一次‘飞呀飞’,就是换了一个场景呢!”

顾同学却说:“我们读书可不能盲从书本知识。”

最后,陶同学也按捺不住了:“可这是童话,童话有自己的语言特点。”

当教室里辩论得差不多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笔者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学习的引导:“老师非常欣赏大家,会思考、敢质疑、能辩论,也同意你们部分观点,如不能盲从课本,‘飞呀飞’可以有更深的解读。同样的,我也很欣赏陶同学,面对这么多质疑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从她的话中我们也能有所启发。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确实具有重复叙事的特点,会让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因为每个学生都针对这个故事参与了设计,所以他们在聆听别人设计思路的同时,与自身已有的认知进行了对接理解,有的能接受,有的存在反对意见。在这里,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是难能可贵的生成性资源,辩论过程中,每个学生其实已经在进行理解和批判,这一环节的学习没有对错之分,激烈的辩论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收获都超出预期,教师设计的教学知识点也能无声渗透,这就是深度学习。

2.巧用生成资源,学会联系与构建

积极的主动性是深度学习最基本的保障。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设计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注意教学策略的选择。在编制学案或者提出问题的时候,进行有效提问,既要设计好相关的小问题,更要设计好大问题,并且随时注意生成的新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

这一课的第十自然段是文章理解的重点段落,很多学生在课前“晒一晒自己的朗读录音”环节都不敢挑战,怕出错。只有少数学生大胆尝试。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理解第十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就明白了什么叫有条理的叙述。

笔者在为数不多的挑战者中,选择了读得最有节奏感的一个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朗读和发现。她在上台展示的过程中边圈画边朗读,不仅读得很有节奏感,还发现云雀妈妈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森林的蓄水功能的。应该说,这个学生是学习中的高手,已经在文本内容与自己已掌握知识之间进行了联系与构建,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解读。受她启发,趁机引导学生们说一说自己还有什么发现,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有条理叙述的几个要点就出来了:

(1)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

(2)总分总结构,最后还用了反问句。

(3)用上的“有的……还有的……”这样一组关联词。

当学生分享自己发现了“总分总结构”时,有同学立马补充:“最后还用上了反问句呢!”这时,笔者根据他的回答抛出一个小问题:“反问句用在这儿有什么好处吗?”反应快的学生立刻说道:“反问句是为了强调森林是一座大水库。”“还有没有补充?”“避免和第一句使用一样的句式和内容,那样就重复了!”

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提问过程中,学生思维一直围绕着笔者课前预设的“教学点”转,当然,在此过程中又会有许多其他的生成与发现,学习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断和已有的认知产生联系与构建。

3.巧用生成资源,尝试迁移与应用

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我们,要有一定的高度和眼界,要有整合教材和知识点的能力,要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点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云雀的心愿》文本内容并不是很难,但如何让四年级的学生全身心融入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中去,同时也达成笔者的教学目标——有条理地说一说森林的重要性或者复述故事内容,值得好好琢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朗读并没有问题,对文本的内容也是非常熟悉了,于是就设计开展一次“心愿讲坛”活动,有两个话题可以供学生们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其中一个进行8分钟左右的挑战准备。在此活动开始前,笔者特意提醒学生们:“打开书,再好好读一读这个故事,认真准备。”因为复述不是漫无边际地信口雌黄,而是对文本的加工创造。学生在选好话题后,对照文本在iPad上操作,在视频、图片、文字、表情拖一拖的过程中,练习复述。小组推选代表作为主讲的小云雀上场,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或者发现的森林重要性。期间,上场主讲的小云雀还加入了与台下小云雀的互动:“看到这样黄沙漫天飞舞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对于我的介绍,大家还有补充吗?”在此过程中,其实学生完成了两次迁移与应用:一次是准备过程中文本内容与学生复述语言之间的迁移与应用,另一次就是展示环节中生生互动对语言、画面、理解感悟的迁移与应用。

当学生对自己的思考有一种成就感时,能进一步促进他的思和辨,深度学习的课堂,应该更多地给学生这样独立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关注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是在开展深度学习。

作为基于建构主义科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自然形成深度学习的能力,而是需要持续不断的练习。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进行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课堂教学带来的必然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而这种学习力能让每个学生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云雀深度笔者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云雀叫了一整天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灵感的云雀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云雀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