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价值:小学思政课的魅力和使命
——以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衣食的来源》为例

2020-06-24 03:26江苏无锡市五河新村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老农锄头思政课

江苏无锡市五河新村小学 徐 诞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意义深远。细细领会,笔者认为:一是要举上下之力,打造具有人格魅力的思政教师,造就具有独特魅力的思政课堂,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从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写的“人”。二是要理直气壮地讲好小学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跟着党和国家的新思想讲,迎着学生的思想困惑讲,贴着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正是每位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

下面就以本人执教的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衣食的来源》为例,谈谈笔者对小学思政课的理解与思考。

一、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真实

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一面镜子!但有一个人却不动声色地回了这么一句:这是生活。思政课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无限贴近真实的生活,就是思政课的源头活水。本课中教师把握一个原则: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追忆、再现,了解农产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比较、讨论、体验,养成积极的探究意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教学第一环节认识农产品时,学生发现,生活中有些农作物总是分不清。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辨认。

(一)分一分

1.出示:大蒜、韭菜、小葱,请组长取出实物盒(一),给他们贴上标签。

2.分一分:对“大蒜、韭菜、小葱”看一看、闻一闻,区分不同。

区别叶片形状场地大蒜微折<小葱中空O韭菜扁平-田地里、菜场上、餐桌上……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

A.从叶片形状看,大蒜(微折)、韭菜(扁平)、小葱(中空)。

B.田地里,韭菜根相对集中(一簇簇);大蒜根根独立(一根根)。菜场上,韭菜没有根(割了一茬又一茬);大蒜有长长的根须。饭桌上,有的炒着吃,有的做香料(“闻一闻”)。

共同的特点是,都有杀菌养生的作用。

C.再次集中归纳。

D.小结:小小的农作物,有大学问。

(二)辨一辨

1.出示小麦和水稻的照片,猜一猜,为什么?请组长取出实物盒(二),给他们贴上标签。

2.辨一辨:对“小麦、水稻”看一看、掂一掂、摸一摸、剥一剥,说说不同。

?

3.师生交流:

A.顾名思义,水稻种植在水田中,小麦种植在陆地上。

B.形状:水稻向下(有稻穗),“掂一掂”(沉甸甸);小麦向上(有麦芒),“摸一摸”(针尖对麦芒)。

C.“剥一剥”,水稻剥开是大米;小麦剥开是麦仁。

D.加工:水稻加工成米饭,小麦加工成面粉。

4.师点评:小麦,有麦芒,剥开是麦子,磨成粉是面粉;水稻,是稻穗,剥开是大米,磨成粉是米粉。

5.再次集中梳理。

6.师小结:只有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才能真正了解农作物。

在教学第二环节追溯食之来源时,教师让学生一边品尝小圆子、小馒头,一边猜猜:它们是由什么农产品加工成的?学生慢慢明白,圆子由糯米做成,是水稻加工成的;馒头由麦子磨成的面粉制成。此时让学生取出课前超市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由小麦加工成的?哪些食品是由水稻加工成的?在师生交流中梳理小结:小麦和水稻是我们“主食”的来源。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城市生活的学生对农作物很陌生,即使了解也是一知半解,课堂上教师把农作物引入课堂,学生既新鲜又好奇,通过多感官的调动与投入全方位认识它们,为突破课堂难点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思政课的魅力和使命在于:引生活之源,解生活之困,入生活之门。

二、媒介:参与再现体验的互动

小学思政课要让学生感受生活,但又不仅仅停留在生活本身,而是要在生活的历练中,形成自己处世的态度与价值取向。这个过程就是从实践走向理论的过程,是从知识迈向智慧的过程。教师就是要为学生在这两者之间搭建成功的“梯子”,提供合适的“桥梁”,这就是媒介。笔者认为,要在课堂上创建学生积极体验的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形成价值提升。即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在具体体验中感悟、认识、适应社会。

在教学第三环节体味食之不易时,首先出示视频:一粒米的由来。接着梳理所需的工序:选种—播种—拔秧—插秧—收割—脱粒—晒谷—碾米—扬米—大米。让学生思考:现在你有什么感受?从而体会:小小的一粒米要经过这么多人的辛苦劳作,经过这么多工序才能完成,它真是来之不易!一般的课堂教学就会戛然而止。在此,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推进学生思维从客观生活向主观价值的提升与建构,笔者设计了如下体验活动:

看到一粒米,不由想起一首诗,齐读《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看看这张图,想一下,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

2.老农这么辛苦,从哪可看出来?

3.锄地可是体力活。见过锄头吗?有没有谁使用过锄头?

4.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锄头,你们看,它可是农民下地的好帮手。但要用好它,可是一门技术活。

5.教师示范:弯下腰,高高举起锄头,用力插入泥土,使劲刨开、翻土。(出示关键词)

6.看明白了吗?(板书:弯、抡、刨)

7.请一个学生来体验一下,其他学生注意认真看,和图中的老农仔细做比较。

(一)互动体验

情境设置一:现在你就是老农(锄头、帽子、毛巾),烈日当空,老人在田间用力地锄地(三个动作),此时已经汗流浃背,老农不停地擦汗。

1.对照图想象一下,点评刚才的同学,他有没有让你感受到老农的辛苦?

2.再请另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情境设置二:老农你好,天气这么热,下地干活苦不苦?加油干吧!

3.累不累啊?赶紧擦擦汗。

4.这位同学的表演,让你感受到老农的辛苦了吗?

5.我们一起来帮帮这位老人吧!

情境设置三:站在田间顶着烈日,抡着锄头,老农不停地刨啊刨啊,用力地锄啊锄啊,一干就是大半天。(同学集体模拟)

6.感受如何?(板书:勤劳)

7.刚才我们只是模拟,真实的田间生活远远比这辛苦。

8.老农这么辛苦,但心中期盼好收成,也是有苦有甜。

(二)拓展延伸

1.说起锄头,它有一段这样的历史和渊源:

(1)新中国成立之前,老一辈革命者用锄头开垦荒地、开辟天下。

你们看,这是1941 年开荒南泥湾,一把把锄头,让这里从荒无人烟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出示图片)

(2)有人说,这就是锄头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锄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这种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血脉中,血脉相传!

2.总结感悟:锄头精神,正是中国精神!

高德胜提出:“体验的核心要点有二,一是亲身做,一是意义获得与情感升华。从体验的核心要点来看,是经验的跃升。这一跃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将见闻性的(间接性)、自在性的经验用亲身做的方式验证,完成了从间接到直接、由自在到自为的跃升;一个是从经验中见出意义、体会出情感,完成了从一般意义上的感受到意义获得、情感升华的跃升。”体验作为生活价值的媒介,成功地将生活“脱胎换骨”,并跃升为学生自身人格的一部分。

三、价值:品悟核心品质的力量

小学思政课的核心是价值引领,这是课堂的焦点,也是课堂的难点:若未达而不及,则少了思政课的学科魅力;若过之而犹不及,则多了思政课的说教负担。这种价值观不是生硬地植入,而是细微地渗透,要贯穿于每个教学细节中,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在教学第四环节走近粮食之父时,教师基于学生已知,关注学生新知,通向学生未知,将知识转化并内化为品质,笔者这样设计:

说到一粒米,必想到一个人。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学生说说他们熟悉的袁爷爷

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资料包,让我们走近袁爷爷。

3.补充:

A.“我一生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农田度过。”(89岁高龄,自称“黑刚果”,吃苦耐劳)

B.“做一百次科学实验,能成功一次就不错了。”(顽强毅力)

C.“我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怀揣梦想)

D.至2018 年底,世界上已有40 多个国家种植水稻。(科技的力量,辛勤的付出)

4.通过以上资料,袁爷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过渡:然而,袁爷爷和他的团队从未停止探索,看,又有了新突破!

6.出示海水稻种植(科技助推农业),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让梦想照亮现实!水稻种植技术造福全人类!

7.学生谈谈感受。

8.总结感悟:这就是一颗稻谷里的中国心!值得自豪,这正是——民族自信!

如教学第五环节畅想农业科技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或了解哪些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如商品上的二维码、感知生长——校园数字农植园等。播放现代科技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科技农业。接着让学生畅想:你心目中未来的农业是什么样的?教师点拨:5G+农业已经来到,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最后教师总结全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正是——人民向往!

课堂上,教师由一粒有生命的“米”说起,引导学生了解一件“物”(锄头),明确中国精神;走近一个“人”(袁隆平),培养民族自信;领悟一种“魂”(科技农业),感受人民向往,由此层层深入,从而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

小学思政课以生活为基础,以体验为途径,以价值为追求,构成了这门课独特的魅力和使命所在。

猜你喜欢
老农锄头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老龙和老农
小猪
绕转小舌头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老农答记者
老农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