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丹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道德与法治课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妨借助多彩的活动让课堂充盈各种滋味,让人身处其中如沐春风、怡然自得,在细细品味中助力学生的生命成长。
【关键词】课例;文明有礼;反思
【课例回放】
一、视频激趣,初识礼
播放视频《礼》,学生观看后思考:从视频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生1:中国自古以來就是礼仪之邦。
生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生3:我们江苏省推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提出“八礼四仪”,我们要积极践行。
……
师:是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践行八礼四仪,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新课,该视频既讲述了中国古礼,又有江苏省在新时代下提倡的“八礼四仪”,同学们领略到“礼”的与时俱进。谈古论今,言简意赅,自然引出课题。
二、互动探究,尊崇礼
议题一:文明有礼“立”个人
播放自制家庭情景剧《小科的待客之道》。
师:家庭情景剧中的小科哪些方面做得不太合适?
生1:不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客人主动打招呼也不理睬,不尊重客人。
生2:不等客人入席,自己就先吃了,缺乏待客之道。
生3:把自己喜欢的菜端在自己面前,不让别人吃。不谦让,缺少餐饮之礼。
生4:妈妈好意提醒他,他却很生气。对妈妈没礼貌,对人不友善。
……
师:同学们能否从视频中总结出:一个人要想有“礼”,需要具备哪些优秀品质?“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1:需要善良、尊重他人、懂得谦让。
生2:表现在语言文明、举止文雅。
教师补充:如果小科对待客人用语很文明,举止也很文雅,但是他是头发凌乱、衣冠不整地会客,你觉得小科就变成一个很有礼的人了吗?
生3:文明有礼还需要仪表端庄。
师生提炼: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师:如果你也是被宴请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你愿意和小科做朋友吗?
生4:我会远离小科,我觉得小科太没有礼貌了,我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
追问:礼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礼对一个人还有什么影响?
多媒体出示材料:一名刚毕业博士生到一家外企应聘,恰巧那天他感冒了,就顺手拿出纸巾擦了下鼻子,随手就把纸巾扔向了垃圾桶,偏偏纸巾掉在了桶外,因为赶时间,博士生没有捡起来直接走了。结果这一幕被公司经理看到,最终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博士生,被拒绝了。
师:博士生为什么被拒绝?
生5:案例中的博士生缺乏礼貌,缺乏教养。
生6:带这样的人出去谈生意很可能会谈不成生意,影响公司发展。
……
师生提炼: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设计意图:教师自主拍摄家庭情景剧,让学生剖析,符合“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课程性质。贴近学生的生活片段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教学目标也在分析探讨中悄然达成。之后通过追问激趣引思、自主探究,助力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批判思维的形成,让学生逐渐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
议题二:文明有礼促和谐
出示两组图片:插队、高空抛物。
结合图片辨析观点:文明礼仪只是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
生1:文明有礼不仅事关自己,还关系到他人和社会,比如插队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排队规则,甚至会引发打架等事件发生。如果任由它发生,会形成不良风气。
生2:高空抛物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会砸伤其他人。
师:是啊,文明有礼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接下来,请同学们合作探究:调查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进一步思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期望。
社会生活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影响我们的期望学校小区/村里旅游景点其他公共场所
(学生小组合作,组内分享,代表汇报)
师补充:要创建和谐友善的社会要靠你、靠我、靠大家共同努力。如果在生活中,看到上述不文明现象,我们要善意地提醒,及时纠正。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安定有序、文明和谐。
师生提炼: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设计意图:着眼于学生的认知经验,运用图片、辨析等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到文明有礼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他人、社会。从调查、反思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入手,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反例正用、理性思辨,教师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明有礼对社会的重要性,引领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议题三:文明有礼扬国威
出示图片:泰国皇宫洗手间、巴黎圣母院、马来西亚景点等处的中文告示。
师补充:据说,这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设问:看完图片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1:我感觉非常羞愧。
生2: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素质,做到文明旅游。
出示习近平主席图片和视频。
教师点拨:习近平与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的会晤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以礼待人,对一国领导人、一位长者的尊重、礼遇。
教生提炼: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两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们明白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中国的形象。而后习近平主席的视频更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撒下至善的种子,让学生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做到润物无声、育德无痕。
三、扬我风采,践行礼
情境判断——明礼守礼(教师抓拍校园生活细节)
镜头1:弯腰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
镜头2: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
镜头3:课堂上坐姿慵懒、嚼口香糖。
镜头4:升旗仪式时,穿戴整齐、肃立、高唱国歌。
镜头5:课间在教室里追逐打闹。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炼语言、仪表、举止方面的修炼秘籍,完成任务。
①语言组②仪表组③举止组
(学生小组合作,组内分享,代表汇报,教师适当补充。)
师生提炼: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设计意图:从抓拍的校园生活入手,让学生进行情境判断,学生习以为常的画面竟成了课堂讨论的内容,学生倍感亲切,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小组合作,提炼文明礼仪修炼秘籍,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合作探究等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过渡:今年我们祖国迎来了70华诞,同学们也度过了十一黄金周,在放假期间,小亮跟随他的父母到北京游玩。以下是小亮途中遇到的几幕情景:
①坐高铁时,几位大妈在座位上边吃东西边高声谈论着,还把食品包装袋丢到车厢。
②景区游玩时,有位阿姨把孩子抱到雕像上进行拍照留念。
③餐馆就餐时,小亮和爸爸妈妈排队点餐,一位叔叔带着年迈的父亲来到小亮前面堂而皇之地插队。
情景再现:学生6-8人为一组进行交流探讨,之后进行情景模拟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模拟,将小课堂置于祖国70周年大背景下,凸显学科时政性,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在互动开放的活动中锤炼思维的火花,激发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和德育导行功能。
四、心灵寄语,升华礼
师:文明有礼就在我们心中,近到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也许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也许就是一个关爱的动作、也许就是一次耐心的等候。同学们,让我们践行礼,传递礼,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
【教学反思】
本框教学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抓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在学生的探究、体验、分享中,将理论的学习与活动的开展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添加了“生活味”、“探究味”“实践味”,以期烹制一顿“三味一体”的道德与法治大餐。
1、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味
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经验入手,教师不是随意选取网络视频片段而是自制家庭情景剧《小科的待客之道》,让课堂洋溢生活味;合作探究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从身边事例入手,让课堂洋溢生活味;教师抓拍校园生活细节,将学生习以为常的校园画面引入课堂,让课堂洋溢生活味。教师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萌动,教学目标也在学生的高度参与中达成。
2、培育学生思维的探究味
思维被恩格斯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课堂中教师帮助学生锤炼思维的火花符合“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的课标。探究家庭情景剧中人物行为,探究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以及造成的影响和期望,探究文明礼仪修炼秘籍等,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与探究活动逐步推进,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培育独立思考、批判反思、交流协作等能力,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锤炼学生行动的实践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并使之服务于生活。课堂结尾设计了角色扮演,将课堂置于祖国70周年这一社会大背景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情景进行现场表演,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场景,既让课堂充满时政味,更考验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正面引导,促进知、情、意、行协调发展,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務。
参考文献:
[1]吴又存.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04).
[2]郑铃华.政治课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J].名师在线,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