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0-06-23 09:31赵成阳
文理导航 2020年20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赵成阳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讲解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积累与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能够从阅读中提取有用信息,通过联系所学,正确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长时间以来,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错误地认为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事情,因此,授课中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解答数学问题时容易受无用信息的干扰,不能提取有效信息,给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带来较大影响。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忽略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弊端,并结合教学实际,认真落实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

一、立足教材,做好阅读引导

小学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依据,教材中不仅介绍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指出了在学习中应注意的细节,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阅读好小学数学教材,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与掌握所学知识,搞清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做好教材阅读引导,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好铺垫。一方面,课堂上给学生专门留下阅读教材内容的时间,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汇总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积极讨论,总结相关的数学结论,搞清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所学知识。

在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积极思考教材中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着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给以后解答类似的数学问题提供依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能够明确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步骤,即先搞清题意,找到已知条件及求解的问题。而后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计算顺序。另外,計算出结果后,要进行检验与反思,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另外,通过反思,学生还能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即通过列表、画线段等方式,能快速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迅速解题。

实践表明,课堂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使其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能在加深其对数学知识印象的同时,使其掌握分析问题的相关技巧,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可为其自学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教法,激发阅读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注重对教学方法的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更加愿意阅读,主动阅读。一方面,可借助多媒体开展阅读活动。小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兴趣浓厚,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做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大屏幕展示相关的数学情境,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分析情境中涉及的数学知识,搞清楚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正确地加以理解、作答。另一方面,可组织小组间的阅读比赛活动。为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开展小组间的阅读比赛活动,看哪个小组通过阅读能及时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并给予表扬与鼓励,不断提高其阅读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讲解分数知识后,教师可围绕以下习题开展小组间的阅读比赛活动,看哪个小组能够快速得出正确答案:有一群小蜜蜂,有1/5落在牡丹花上,1/ 3落在栀子花上,这两者的差的三倍飞向月季花。最后剩下一只小蜜蜂在茉莉花和玉兰花之间飞来飞去,问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要想准确地解答该问题需要认真阅读,搞清楚题意,找到已知条件与要求解的问题之间的关系。通过阅读以及回顾所学的分数知识,只要找到最后一只小蜜蜂所占的份数,便不难求解有多少只蜜蜂。根据题意可知,应先求解飞向月季花蜜蜂所占的份数,即:3×(1/3-1/5)=2/5。而后不难求解总的蜜蜂数量,即:1÷(1-1/5-1/3-2/5)=15,即,共有15只小蜜蜂。通过在小组间开展阅读比赛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进而获得满意的授课效果。

三、结合情境,传授阅读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教师应注重结合一定的情境传授相关的阅读方法,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阅读,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更加高效地完成培养目标。一方面,教师可围绕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讲解相关数学例题时,为学生分析阅读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细节,使学生能够正确分辨有用和无用信息,准确把握与理解关键词,真正吃透题目。另一方面,阅读时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提取有效信息,如可考虑先阅读设置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能大大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另外,还可灵活应用粗略阅读、精细阅读等方法,尽快找到解题思路。

课堂上为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可讲解以下情境: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种,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刚好栽10棵。问参加栽树有多少名同学?原有树苗多少棵?

该题目字数较多,阅读时应平心静气,充分理解题意,找到并标出有用信息,其中“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刚好栽10棵”是解题的关键。其言外之意是,再加上8棵树苗,刚好够每人分1棵,而原来剩下12棵,因此共有学生12+8=20名。如果每人分10棵树苗,则原有树苗少8棵,则原有树苗20×10-8=192棵。通过该例子的讲解,能使学生认识到不管题目有多长,通过认真阅读筛选有用的关键词或描述,继续回顾所学,便能尽快找到解题突破口。

四、围绕所学,重视阅读训练

在数学课堂上,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应围绕学生所学,积极开展相关的阅读训练活动,使学生在训练中不断积累与总结阅读经验,提升自身阅读水平。一方面,教师可合理安排课时,将所学数学知识与阅读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专门开展阅读训练活动,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灵活运用所学阅读方法,冷静分析阅读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好阅读训练的总结与交流。总结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在以后的阅读中加以避免。同时,通过与其他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借鉴他人高效的阅读方法,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讲解负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结合以下试题开展阅读训练活动:一名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球门线出发向前计作正数,返回计作负数,记录的数据(单位:米)有+5、-3、+10、-8、-6、+12、-10。(1)守门员最后是否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2)练习过程中守门员离开球门线最远距离是多少米?(3)训练结束后,守门员共跑了多少米?

该训练情景涉及的问题较多,因此,训练中可先阅读问题,带着问题阅读题干,结合所学加以针对性地解答。第(1)问可根据题意绘出相关的草图,可知守门员最后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第(2)问结合绘制的草图可知,守门员离开球门线的最远距离是12米。第(3)问中守门员跑的距离是所有数字之和,即:5+3+10+8+6+12+10=54米。通过该题目的训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而且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认识,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数学教学工作中,既要立足数学教材做好阅读引导,又要优化相关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结合具体的情境,为学生讲解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少走弯路。另外,教师还应围绕所学内容,积极开展阅读训练活动,使学生在训练中认识不足,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平.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0):149

[2]邱少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亚太教育,2019(11):114

(江苏省启东市圩角小学,江苏南通226200)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