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敏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大气”与“小气”的关系。即:课堂提问应“大气”,课堂上学生读书时间的安排应“大气”,老师讲授的时间分配应“小气”。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课堂
课程改革至今,课堂教学中的“三为主”策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已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多老师只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至于出现课堂教学的“霸权现象”和“题海战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则更应关注人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构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好“大气”与“小气”的关系。
一、 课堂提问应“大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苏格拉底也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我们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一定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一步步接近答案,从而掌握知识。但如果问题提得太多太碎,往往会形成师生对话式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毫无主动性,更谈不上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了。因此,老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大气”,即在课堂提问中,老师应抓住课文的重点或全局性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解读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质疑解疑达成教学目标。
如,我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首先问学生:课文为我们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文,初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在精读课文时,我问学生:关于金字塔,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 课堂上学生读书时间的安排应“大气”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我们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让学生去阅读文本,加强生本对话和生生对话。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就读三遍,直到读懂为止。
比如,我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让学生找出描写琴声的段落读一读,悟一悟:阿炳从二泉的泉声中听到了什么?起初,学生只能说出琴声如何变化,说不出琴声与泉声的联系,后来,我再次提示学生;琴声为什么会这样变化,这与泉声有联系吗?请再读课文,想想阿炳从泉声中听到了什么?这样让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真正走进文本,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如果老师越俎代庖,不让学生充分阅读,在阅读中感悟,即使课堂上知道了答案,印象也不可能深刻,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三、 老师讲授的时间分配应“小气”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铭记: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就像是一个舞台,观众看到最多的应是主要演员,并不是导演。老师在课堂上充其量只相当于是导演,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如,我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上台汇报自己的收获,其余同学向其质疑。当然,在台上汇报的同学在汇报结束后,也可以向台下的学生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我只需在学生实在回答不出时,才略加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在学生讨论有遗漏之处,老师以台下学生的身份,适时向台上学生“请教”,起进行探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完成知識意义的建构。
课堂上,只有老师惜时如金,少开金口,学生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与文本对话,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自己发现、探究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建构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