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欣
一个周三的中午,和往常一样,我走进教室维持午餐秩序。我坐在讲台上,余光瞧见一个扫把倒在了地上。“扫把不应该在卫生角吗?难道没有一个人看到这个倒在地上的扫把?”我心里想。
回想起这学期学生的种种不太“绿色”的行为:讲台边的碎纸屑无人问津,班级包干区的垃圾视而不见,歪斜的课桌置之不理……我觉得是时候进行责任感教育了。
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日常教育中,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
那天中午,所有的同学都回到教室里了,我没像往常一样让他们自习写作业,而是示意所有人停下手中的笔。“今天中午我们不讲课了,来聊聊天吧。” 班上55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你们都知道2018年10月发生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吧,乘客和公交车司机互殴,导致车辆失控坠江,整辆车15个人全部丧生。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班上一个活泼好动的男生说:“这个乘客因为坐过了一站而殴打司机,司机也很不理智,导致整车的乘客都跟着陪葬。”
“我觉得很冤,坐过了站下一站坐回去就好了。你错过了一站,别人却错过了一生。”另一个女生举手说。
这时,班上一个沉默寡言的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很生气,这个乘客骂了一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呢?如果有一个人出面说一句,也許大家都不会死。”
“是啊,其实这辆车就是我们现实社会中的一个缩影。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殊不知,自己已身在其中,如果大家都没有一点责任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麻烦就会找到自己。正如重庆公交车事件,互殴的乘客和司机固然要承担大部分责任,但车上的其他人也为自己的冷漠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补充道。
“我们班就是一个大集体,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你们有集体的责任感吗?你们看这个扫把应该这样倒在地上吗?我不相信今天只有老师一个人看到了这个扫把。看到地上有垃圾,你是否想到这会影响我们班级的荣誉?还是认为这不是我的垃圾,不该我来捡?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班级的一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这个班级变得更好。”我语重心长地说。
责任心不能强迫养成,所以,我并不是一味地向孩子们强调要有责任感,然后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强迫孩子们达到,而是让孩子们自由表达意见,通过讨论生活中的热点新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自己感受集体责任感的重要。社会是一个好老师,让孩子们关注时事,也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努力成为一名有担当的少年。事实也证明,主动靠近比被动地接受效果更佳。
在这样一个简短又深刻的小型班会后,孩子们明白了要有集体意识,做一个有集体责任感的人。在班上,面对看不过眼的事情,大家再也不会无动于衷。我擦黑板时,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上前帮忙;当需要完成劳动日记时,他们会主动承担任务;周五大扫除时,孩子们会主动留下来帮忙。大家不再“事不关己,默不作声”,而是“事事关心,时时在意”。
当然,育人的道路很漫长,我们还在路上。让每一个孩子都努力成为“一滴在大海里永不干涸的水”,才能让这个集体更温暖、更有力量。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