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实施路径

2020-06-22 13:05孟铁鑫
商业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施路径现代学徒制

[摘 要] 当前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内外部的制约因素,如何顺应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课题。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对于提高酒店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酒店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酒店管理教育在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上有较好的基础,可以通过建立多方面的激励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利用校企两种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加大学徒制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建立动态考核评价机制等途径实现对现代学徒的培养。

[关键词] 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6-0189-02

随着我国酒店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酒店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量上,对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非常大;质量上,高素质、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面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院校必须及时做出调整,顺应这些变化趋势。短时期内,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将继续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育人理念,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1],不失为酒店管理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践。

一、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型专业,尤其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很多院校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摸索出了相对有效的发展道路。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一些制约专业发展的问题:

(一)招生制度改革滞后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订单班、定向班是比较普遍的选择。学生在入学后经过双向选择,与企业、学校签订三方协议,进入合作企业订单班或者定向班,在毕业实习阶段开展定向实习,毕业后实现定向就业。这种模式较好地将学生的培养与实习、就业对接,既保证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实现了对学生的前置培养。但是,“订单班”或“定向班”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招生和招工一体化,招生招工方案也并不是由校企双方共同研制、共同实施,学校的教学工作和企业的用人标准依然是脱节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素质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校企双导师互聘共培机制尚未形成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十分强调引入企业师资力量,发挥企业教师团队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与学校专业教师团队的理论优势形成互补。当前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师资的互聘共培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对于企业兼职教师的利用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有待深入挖掘。传统的进校园开设讲座、进行专业咨询或者讲授若干门课程,对于提升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意义比较有限。来自企业一线的业务能手、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有着多年的从业经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如何发挥这些优势,真正为专业所用、为学生所用,還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三)合作企业动力不足,稳定性不强

强化校企合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共育机制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础,也是其立足的基本点。然而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着合作企业动力不足、稳定性不强等问题,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这种情况虽不严重,但也同样存在。很多企业出于解决用工荒的初衷,与院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但这些合作不可避免地出现深度不够、流于形式的现象。比如在给学校派出兼职教师上,一些企业在待遇、考核等方面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措施,导致兼职教师的质量难以保证;在资金投入方面,很多企业也担心学生毕业后的稳定性问题,而不愿意进行过多投入。所以,如何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也是今后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针对前文论述的问题,作为校企合作相对成熟的酒店管理专业,在国家大力倡导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背景下,必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校企一体化培养之路,为现代学徒制在其他服务类专业中的落地、推广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提高酒店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面向住宿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对酒店对客服务技能及其在服务过程中的仪表仪态、谈吐举止、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素质相较于其它专业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全球酒店管理行业已经成为热门行业之一,人才供需失衡现象十分突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和岗位需要为引领,通过招生招工一体、专兼师资团队建设、深化工学结合改革等途径,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提升酒店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学徒制体系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对接企业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尤其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时,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解和序化,整合成项目式、模块化课程,形成以职业为导向、岗课证对接的课程体系,并融入对服务技能、职业素养的渗透。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开展更加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标准,从而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并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三)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路径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坚持以校企双导师为主体组织教学,通过动力机制创新,一定程度上解决双导师机制缺失的矛盾。同时,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人才培养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形成更加开放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存在的部分企业合作动力不足、稳定性不够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极大地拓宽校企合作路径,深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内涵,这对于优化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机制、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基础相对扎实

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与专业办学的企业基础、专业的职业标准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条件息息相关。学徒的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專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否和课程内容相融合,这些都以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为基础和保障。与其他专业相比,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基础更加扎实,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学生就业情况供不应求,企业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同时,很多知名的酒店企业(集团)还拥有自己的人才学院,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建立起一系列培训、晋升、考核的完整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校企开展良好合作打下了基础,使得酒店管理专业能够相对容易地与行业知名企业建立起紧密合作的关系,进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发展。

(二)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标准相对完备

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依据是相应职业的从业标准,这就要求从学徒招录、学徒培训到职业认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框架和标准,学校和企业均在这一框架内实施联合培养和共同管理。相较于其他行业,酒店行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职业标准和规范也相对比较完善和清晰,尤其是行业内的知名品牌酒店,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酒店企业文化和质量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了科学而完备的工作体系和执业标准,这为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三)酒店管理的实践属性相对较强

酒店管理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无论是娴熟的服务技能,还是精湛的操作技艺,都非常适合师傅带徒弟式的传授方式。职业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时,往往囿于教学实训场所的局限性,很难形成完全仿真的工作环境,也不具备让学生反复练习、实践的条件,而现代学徒制能较好地发挥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优势资源,将学校的职业教育和企业的专业培训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发展。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多方面的激励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涉及到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学徒等多个主体,在明确各自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起多方面的激励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主体的优势资源,在政策层面上,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切实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职业院校在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同时,也应优先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为合作企业提供人员培训、技能鉴定、管理咨询等技术技能服务;企业应发挥社会责任感,向院校和学徒共享场地、设备、信息等资源,同时为学徒提供一定的实习、实践劳动报酬,增强学徒的积极性。总之,要努力达到各方利益的契合点,构建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的激励机制和多方长效合作机制。

(二)利用校企两种资源创新教学模式

很多职业院校都建立有自己的校内经营性酒店,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开展“校中店”与“店中校”相衔接的教学模式,为学徒培养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相关专业课程都可以在“校中店”的真实环境中开展实习和实训;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选择合作基础好、具备开展教学条件的企业,建立“店中校”,建设专业在酒店企业内的教学区域,以企业师傅为主导,专业教师配合开展现场教学。“校中店”和“店中校”教学各有侧重,极大地挖掘了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两者的互补衔接,让学徒在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中,不断深化对酒店各岗位的认识,提升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做到酒店即学校、现场即课堂,真正体现了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元育人、交替训教、岗位培养;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在岗成才”的内涵[2]。

(三)加大学徒制课程教学改革力度

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该与具备条件的合作企业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组建现代学徒制班,通过学生自愿报名、企业择优录取的方式,实现深度合作、互利多赢。对试点班级,要基于学徒制教学的需求,在遵循酒店职业人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工作。要以打造优质课程为目标,实施项目化和模块化教学改革。同时,加大教学组织与管理改革力度,将以往的以学校为主体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转向以学校和企业为双主体的组织与方式,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分工与合作,使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真正落到实处。

(四)建立师徒带教的动态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动态考核评价机制是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理念,推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使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的有效手段。在内容上,除了原有的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考核外,加入了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等内容的考核;在形式上,克服传统的终结性考核的弊端,灵活运用和实施过程性考核评价。每位学徒在入学后,即被指定一位企业的带教师傅和一位校内的专业指导教师,以双导师的形式实施全程“二对一”培养、考核、评价,特别是在实践类课程学习期间,要引入师傅带教、晋升评估等机制开展实训和企业培训,并为每位学徒建立完整的过程性培养档案,由校企双导师共同记录学徒的培养考核情况,提升学徒的培养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孟铁鑫.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元教学模式构建[J].福建茶叶,2019(12).

[2]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责任编辑:史朴]

[作者简介]  孟铁鑫(1982-),浙江绍兴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交替、分段进阶”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g20180662)。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实施路径现代学徒制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