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与路径重构

2020-06-22 03:48刘海兵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范式科技企业

陈 劲,刘海兵,杨 磊

(1.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2.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3. 兰州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4. 浙江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一、引言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凭借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产业整体“大而不优”、核心竞争力差等一系列严峻问题。近年来,资源过度开发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给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敲响了“警钟”:以规模扩张、投资驱动的要素驱动式发展已经难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以创新驱动的新模式带领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到行动的完整体系[1]。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成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在于:首先,创新驱动是中国特定发展环境下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其次,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目前,中国“资源要素”驱动的边际效应递减,科技创新突破生产力提升与“资源限制”间的矛盾、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再次,创新驱动是提升中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途径。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蓄势待发,创新驱动成为企业提升产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最后,创新驱动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与使命。工业革命以来,技术更替推动了技术演化,技术演化成就了科技革命,造福人类的使命驱动型创新逐渐成为备受推崇的创新范式。因此,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982 年,许庆瑞教授率先提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之后这一观点得到广泛认可并写入国家经贸委文件。徐玉婷(2014)[3]指出企业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深入论证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微观层创新实体,因此,企业更能高效、精准地把握技术创新需求,也更有动力实施技术创新,从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中国经验依赖型发展模式根深蒂固,相应的制度条件、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等流程亟待重塑。近年来,中国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之在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失语”,不被“代言”,并深入落实“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创新理念,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知识共享意识,重塑社会创新氛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对于中国扭转固有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支撑作用和推动作用。

二、理论背景

“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Schumpeter(1912)[4]提出,他将创新界定为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新原料、新组织五种方式。在此概念基础上,后续学者大多基于经济学视角探索技术变革与产业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之后创新的外延不断拓展,综合性的科技创新理念成为创新的新趋势。洪银兴(2011)[5]注意到创新内涵由技术创新到科技创新的演化历程,并将其归纳为:由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经验积累性技术创新,逐渐发展到以企业为主体,包含产学研各主体协同创新、原创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理念。科技创新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竞争优势的正向影响已被众多学者证实,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也随之不断丰富。现有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献,主要从动力视角、战略视角、变革视角挖掘并证实科技创新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1)将科技创新界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机制变革中的重要环节。李静静(2019)[6]阐述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涵,归纳了动力转换中生产力各要素、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三方面的具体特征,提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必要性。任保平、李禹墨(2019)[7]从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对于传统产业升级优化、新兴产业萌生孵化的重要驱动作用。

(2)基于战略视角强调科技创新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目标的实现。钱平凡(2004)[8]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战略视角,强调了科技创新是各个战略主体增加产品、服务价值的关键战略举措,是提升产业长效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丁涛、胡汉辉(2019)[9]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揭示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要性。

(3)基于变革逻辑探讨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卫兴华、侯为民(2007)[10]界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指出科技创新所要求的要素重新组合是促进发展方式变革的重要路径,并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是国内由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变革过程的基本途径。之后,任保平、郭晗(2013)[11]在深入剖析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具体变革措施。整体来看,变革视角的文献侧重落实,更聚焦于对政府政策的研究和发展路径的探索。

以往研究十分丰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但是,仍存在以下缺口:首先,当前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仍未形成体系,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及其内在相互作用的机理挖掘不够;其次,现有研究很少总结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挑战或停留在对挑战表象的描述,缺乏深入思考并提炼应对措施;最后,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鲜有文献提及。因此,本文聚焦以上研究缺口,试图讨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科技创新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重大挑战的关键路径。

三、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拓宽价值活动的边界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逻辑在于通过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使企业保持长久竞争力,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现有文献大多将生产效率作为衡量要素使用效率的直接指标。生产效率通常被定义为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长期绩效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增加路径,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对经济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科技创新会创造新的流程、模式,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和整体效率的提升。其次,科学范式的改变,会对整个产业的技术标准产生显著影响,传统产业基于创新链、创新要素集聚推进升级[12],从而影响产业内创新生态。最后,科技创新改变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传统模式和范畴,提升了企业非技术创新效率,深刻改善了发展质量。吴晓波等对华为公司的管理变革研究中,就体现了非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对于华为技术突破、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活动的边界影响着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和持续。本文沿用何盛(2008)[13]的观点,依据企业价值活动的范围将企业价值活动边界分为纵向价值活动边界和横向价值活动边界。科技创新孕育了新兴技术范式和新型商业模式,新兴技术范式与新兴商业模式均能显著作用于企业价值活动边界。新兴技术范式产生初期,企业出于风险分散、成本分摊、效率至上等考虑,优先拓展横向价值活动边界,通过并购同类企业、横向合作等形式,抢占技术范式转移的先机,跃迁到新的技术轨道;而在产业技术范式产生的完善期,为统一行业标准,企业趋向于纵向合作,更加细化分工,延伸纵向价值活动边界。新型商业模式的产生,是企业在洞察消费者需求,深谙行业发展“痛点”后,结合最新技术范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新型商业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新兴商业模式产生于增加或减少产业链中的某一或某些环节,加入或删减产业伙伴,彻底颠覆原有体系和价值创造逻辑,重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业态,侧重于对企业纵向价值边界的扩散;另一种是将自身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于其他行业,重塑其他行业的发展逻辑,对其余产业的影响程度较高,侧重于对企业横向价值边界的扩散,此时企业的价值边界呈现较为松散的价值网络,企业作为一种平台型载体,连接着价值活动周边企业,整个企业的价值活动创造成为闭环,企业的价值活动边界不显著。

以阿里巴巴为例,成立于1999 年的阿里巴巴集团,从一家只有18 人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拥有淘宝、天猫、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多家关联业务公司,港股总市值超4 万亿的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其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拓宽经济活动边界。以“支付宝”为前身的蚂蚁金服的发展便是阿里巴巴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蚂蚁金服一直以来围绕金融科技面临的“痛点”和难点,积累了丰富的自研技术,提出了面向未来的BASIC 战略,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蚂蚁金服聚焦的方向,B:区块链(Blockchain),A:人工智能(Aritificial intelligence),S:安全(Security),I:物联网(IoT),C:金融计算(Computing)。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蚂蚁金服一方面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形式,创造了新的业态,拓展了企业的纵向价值边界;另一方面,蚂蚁金服延续阿里巴巴的开放特色,从一家以toC 业务为主的公司转向同时有toC+toB 业务,为合作伙伴提供核心技术的公司。如为交通卡服务提供“风险大脑”技术,通过金融科技身份核实技术助力小猪短租的智能门锁等。此时的蚂蚁金服已成为一个连接交通服务、小猪短租等多个合作伙伴的平台和载体,是一家成熟的生态型企业。作为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的领导者,蚂蚁金服继续加大开放,为其生态中的企业提供涉及数据、技术、产品、运营等多个维度的开放赋能,形成金融产业发展的闭环。

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拓展企业经济活动边界,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加强企业自研技术储备、引领民营企业开放边界,共创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内涵是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通过科技创新、知识资本、机制体制的“赋能”,使产业链本身的资源呈现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替代性、难以模仿性,使得产业链能够持续产生高附加值;合理化是指产业不断升级的目的是寻找一个最优点,在这个点上的产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都能达到最优。

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主要功能聚焦于以下两点:首先,通过技术创新的累积,知识资本的嫁接、裂变,嵌入效应,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加上变革性、颠覆性的技术抢占市场,赢取“超额利润”,产业中的企业资源呈现VRIN 的特性,提升产业结构整体竞争力及其对环境突变的抵抗性;其次,通过非技术创新的经验积累和试错匹配,产业对于资源的宏观把控能力增强,以价值可持续递增为核心的资源分配理念指导下,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稳定提升。因此,在科技创新的催化作用下,产业结构迅速升级,且升级优化效果显著。

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环境生态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绿色创新是这一语境下的又一重要话题。绿色创新通常被定义为通过对制造工艺、生产技术、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等环节或整个制造生产系统的优化改善来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创新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现阶段中国整体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仍然较低,低于研发投入的4.6%[14]。绿色技术创新集中体现在工艺和产品两个渠道,绿色技术创新强调对现有工艺的绿色化改造,实现能耗效率的提高,同时绿色技术创新的产品融合了绿色特征(green attribute)和功能特征(functional attribute),追求环保带来的品牌优势和发展质量的提升。

绿色创新对于中国企业发展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绿色创新是大多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考量,企业可通过推动行业标准的升级,抢占市场先机,增加绿色消费,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其次,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形成“隔离机制”,产生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占领细分市场,保护企业的边际利润[15];最后,童健等(2016)[16]得出工业转型升级的“J”形曲线的拐点取决于清洁行业和污染密集行业技术效应的相对大小,因此,绿色创新对产业升级也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以上绿色技术创新的三种效应,带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海尔空调“高效能生态”的升级转型为例。作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全球家电领域的领军企业,海尔集团斩获了多个重量级创新奖项,主导了多项行业国际标准,致力于绿色、节约型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引领产业升级。例如,在“人单合一”模式指导下,海尔针对市场痛点,突破技术难关,推出了“不会得空调病”的天樽空调,颠覆传统空调送风模式,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同时,绿色创新也是海尔迅速发展的关键动力。2020 年1 月4 日,海尔空调以空气生态平台为支撑,提前于国标的推行,率先一步启动了空调新能效标准,推出空调行业高能效生态场景解决方案,从单一产品的高能效升级到场景方案的高能效。“空调新能效标准”提高了能耗效率,统一了定频与变频的评价方法,只按照季节能效定级,绿色环保。同时,海尔空调于2019 年8 月已经提前升级高于新国标的企业能效标准,并在全球升级高能效技术,抢占市场先机,提高市场份额。另外,新能效标准的实施意味着目前定变频市场的淘汰率达到45%,绿色创新形成的“隔离机制”,为海尔空调带来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海尔为代表的领先型企业,针对解决市场痛点,颠覆产业技术,带动产业升级优化;同时,绿色创新的“市场先机”和“隔离机制”为领先型企业开创了新的利基市场,有利于企业提升其产业地位及国际影响力,从而带动全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Mazzucato(2013)[17]对美国企业超前研发的数据资料分析后得出美国政府主导着企业的战略性领域研发,由此进一步证实企业技术力量对于国家产业发展的显著作用,技术预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企业技术导向性判断的依据为以下三种:首先,基于行业技术系统混沌阶段的密集型技术研发。在当前行业主流技术范式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正是技术系统中新技术范式的萌芽期,只有在这一阶段敏锐地识别出更有前景的新技术,才能尽早实现技术轨道的跃迁,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其次,机会窗口产生于主导范式与主导范畴之间的区域,基于原有技术范式的主导设计变化是渐进性创新范式的主要逻辑,渐进性创新同样能够占领细分市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最后,科技创新的累积性效应十分显著,基础性共性技术为各类跨领域技术的研发提供了保障。不断加大对前沿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才能掌握技术轨道演化的内在规律,突破前瞻性技术,更准确地把握研发方向。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类美好生活的需求又是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科技求善”“以人为本”的创新观揭示了科技创新服务人类,满足社会需求,创建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属性。因此,充分挖掘、拓展甚至创造人类经济社会需求,对推动科技创新从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洞察人类需求,推动科技研发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挖掘市场需求,改善现有产品。主要针对现有市场中的客户需求“痛点”,寻求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提升客户满意度。(2)拓展市场需求,完善产品体系。围绕现有市场,挖掘潜在的服务和新兴周边产品,构建企业产品生态,提升产品、服务附加值。(3)创造客户需求,构建新的利基市场。建立良性互动的客户连接机制,变客户为用户,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客户黏性;将领先用户、各类利益相关者引入技术研发过程中;建立创新社群,探索、创造超前需求,创造新的利基市场,为企业获取创新“租金”。新一代信息革命背景下,人类社会经济需求推动的科技创新,显著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更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进入无人区”和“通信行业领先企业”的后发企业华为为例。通信技术的研发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华为成立初期,国内通信技术十分落后,加上国外通信巨头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缓慢。华为意识到基础研发的重要性,通过与国外先进企业建立合资公司、产业联盟、联合创新实验室等方式,提高创新能力。华为重视技术预研,率先掌握LTE 技术并于2008 年建立了业界第一个LTE/SAE 商用网络。早在2008 年,LTE 技术成熟时,华为就敏锐认识到5G 技术的引领性,开始部署5G 研发工作,掌握了研发的最佳时期。作为欧盟5G 项目主要推动者,发布5G白皮书,在全球9 个国家建立5G 创新研究中心。截至2019 年2 月底,华为已经与全球领先运营商签订了30 多个5G 商用合同,40 000 多个5G 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华为年报,2018)。华为提出的5G 解决方案受到广泛认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华为还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数字鸿沟,通过ICT 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领域的持续创新,让技术变得更简单、更便捷、更实惠,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红利,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例如华为推出了RuralStar 农网解决方案,使上百万农村人口成功接入网络;与欧盟聋哑人协会等组织合作,联合推出“StorySign”的AI 应用,让人们能体验到专业级的拍摄水平。华为在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保证了华为的可持续发展。华为5G技术引领了通信产业的技术发展,提升了其在通信产业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塑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的华为已经在新的技术轨道上持续探索,引领行业趋势,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提高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有效地配置全球范围内的要素资源,在此逻辑下,产品原有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分散在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展开,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简称为GVCs)由此形成。全球价值链研究了世界产业组织的纵向维度分布,以业务工序为横轴、附加值为纵轴得到的“微笑曲线”,刻画了全球价值链中的不同环节的价值分布。各国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国家整体的全球价值链层次。Gereffi(1999)[18]总结了价值链升级的四种模式:提升技术能力的流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产品升级;采用新功能的功能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跨环节升级,这四种升级模式都需要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侧面肯定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位置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科技创新促进国家转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内在作用机理为:第一,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可以增加生产链上游研发设计环节的企业数量和产业整体技术含量,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主导价值链治理。第二,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提高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了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第三,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营销与服务模式,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和活力,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由此,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将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举,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的两端迁移,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海康威视为例,成立于2001 年的海康威视,在短短20 年内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世界领先的安防产品制造商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曾于2007—2011 年连续五年以中国安防第一位的身份入选《A&S》“全球安防50 强”。海康威视的发展历程就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向设计端与服务端转移,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过程。海康威视一直重视技术的研发设计,并根据不同用户群体设计不同的产品线,但是,这些举措对于企业的价值链位置的升级作用并不显著。自2010年开始,海康威视开始为客户定制整套安防产品,成为一体化安防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通过对技术的不断攻破,海康威视逐渐掌握该行业的核心技术,提升其在价值链中的控制力。同时,结合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完善“产品+服务”的业务模式,2017 年,海康威视推出“AI Cloud”数据平台,以进一步协调各类产品的功能,确保各类解决方案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海康威视形成“产品+解决方案+数据平台”的模式,成功实现服务转型,提升企业整体附加价值,从而优化整个国家产业质量,提高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五)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科技创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效应。社会效应的类型和强弱取决于科技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颠覆性程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科技创新的社会效应:宏观层面来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突破,缓解了生产关系,提升了科学技术生产力,为中国在大国博弈中摆脱技术牵制,赢取博弈优势发挥着积极的效应;中观层面,原始性创新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优化,同时,“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对于孕育新兴产业,平衡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观层面,对于企业而言,共性核心技术的突破,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掌控力,有利于组织形成创新文化。对于创新个体而言,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能够维持个体的创新热情,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综合来看,科技创新的社会效应主要体现为显著的集约效应、协同效应和引领效应。一是集约效应,集约效应体现在技术更新换代过程中要素资源的节约,通过产生新的技术、方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演进和动态匹配;三是引领效应,龙头企业的创新对于企业自身以至整个产业的技术发展都是引领性的,集中力量支持龙头企业的前瞻性技术研发,对于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以华为为例。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是中国特定情境孕育的100%由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华为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掌握了通信产业核心技术,扩大了全球知名度和市场地位,成为中国通信产业的龙头企业。华为的成功,为中国科技的发展带来众多积极的社会效应:首先,华为打开企业边界,向各行各业提供先进技术,如与国家信息中心成立电子政务联合创新中心等,华为通过与电子政务、交通、保险金融、医疗等领域联合创新,助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其次,华为在2015 年宣布了五年10 亿美金的“沃土计划”,打造面向开发者伙伴的开发使能平台和联合创新,向开发者提供最前沿的技术领域的ICT 开放能力,提供自身的各项解决方案(如决策方案、应急指挥方案等各类方案),促进产业创新。最后,华为的成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创新自信和制度自信,激励了创新型组织和个体,提升了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决心。华为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效应表明,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会对企业和个体的创新产生激励作用,提升其创新文化或创新热情,从而形成全社会良好的创新氛围,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如图1 所示。科技创新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拓展企业经济活动边界,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引领行业趋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从而保证企业长久竞争优势,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引领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图1 科技创新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四、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关期,创新能力中原始创新能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原始性创新(Original Inovation,OIN)是基于中国创新发展背景提出的概念,但关于其内涵的界定学术界仍未有定论。代表性的观点是陈劲等(2004)[19]认为原始性创新体现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的重大发明或突破。整体来看,原始性创新内涵的研究多存在以下共性:首先,认为原始性创新是创新的最高层次,并强调其延展性[20];其次,认可原始性创新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之间的必然联系,提出原始性创新是实现长久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21]。原始性创新多为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RI),更强调从“0”到“1”的突破及其带来的颠覆性意义与价值实现,是其他创新的基础。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原始创新能力更体现为创新主体对根本性主导技术的控制力及其获取突破性附加价值的能力。要突破科技发展的瓶颈,实现“超越追赶”,就应重视原始性创新能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22]。因此,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是中国当前创新发展中面临的最基本、最严峻的挑战。

当前,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产业链安全性不高。据数据显示,在中国工程院2019 年展开的26 类代表性制造业产业的产业链安全性评估结果中①数据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2019 年10 月16 日。工程院:中国8 类产业对外依赖度极高 部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https://tech.ifeng.com/c/7qp0oL5yeXI.,仅有6 类产业的安全性显示自主可控,占比达23%;依赖度极高、依赖度高的产业分别占比30.8%、0.77%。总体上看,虽60%的产业安全性可控,但仍有40%的产业依赖国外,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产业链安全性不高。(2)中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且与世界领先产业差距显著。2019 年中国工程院对代表性制造业进行的国际对比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飞机、机器人、节能汽车、新材料等产业与世界差距大,而在集成电路、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航空发动机等产业,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已经达到巨大的程度。(3)产业链存在严重的“卡脖子”短板。周济指出②数据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2019 年10 月16 日。工程院:中国8 类产业对外依赖度极高 部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https://tech.ifeng.com/c/7qp0oL5yeXI.,中国在高端芯片、核心软件、关键材料等领域产业基础能力弱,“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环节仍严重依赖进口,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被卡脖子”的隐患。(4)高水平科技奖项、国际量级大科学家缺失。数据显示,中国至今为止只有一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国际量级大科学家数量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综上所述,亟需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国家整体原始创新能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协同度不高

目前,中国产业整体的创新协同度不高,是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又一大挑战,主要体现在:首先,创新主体要素间的沟通程度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作为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和提供者,与其他主体的沟通差,信任程度低,使得产生的知识商业化程度低,没有实现知识增值。何录菊、马李(2017)[23]以浙江省台州市173 家制造类企业及9 所高校院所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影响双方产学研合作的因素,其中选择“合作伙伴缺乏诚信”“合作研发结果不佳”的企业占比高达63%、65%。其次,创新主体要素间的协调程度低,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间存在断层。孙锦礼(2019)[24]对近5 年河南省20 余所应用型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情况研究发现,大量科研成果缺乏市场适应性,无法满足企业的真实需要。再次,创新主体间的合作积极性不高,由于各主体的利益不同,往往难以保障其合作密切程度。正如糜志雄、张斌(2019)[25]分析产学研协同现状时指出,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不同主体之间由于在创新成果、创新理念以及利益诉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创新主体间合作的积极性程度低。最后,协同整体呈现的匹配度较低。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与实际经济运行实践之间、高校研究成果与企业的技术需求之间的匹配度,系统内部知识、资源、行为的匹配度都偏低。因此,优化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模式,提升创新主体要素的知识增值能力,提高创新协同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近年来,中国科技成果总量不断跃升,居世界前列。但整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却较低,首先,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公开数据显示,2014 年,科技部开展的国家主体科技计划成果统计测算结果显示,在其收集到的9 302 个样本数据中,仅有47.3%的课题成果得到了转化应用;2015 年,清华大学陈劲教授团队收集了全国682 所高校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专项问卷调查数据,经测算,“高校近5 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估值为17.6%”;2016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展开的专利利用率测算中,以截至2014 年底905 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全部有效专利数据为研究样本,测算出“高校专利许可率2.1%、转让率1.5%,科研单位专利许可率5.9%、转让率3.5%”;基于patsnap数据库2008—2017 的专利相关数据,可以推算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6%,而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50%。其次,国家成果转化机制不合理。中国专利实行一次性售卖机制,即一项专利只能属于1 个合同、1 个受让方,可能几个专利包含在一个技术转让合同,而无法将专利重复出售给不同企业。美国的技术转移则采取非独家许可制,一个专利可以同时许可给不同的企业,大大增加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

(四)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强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产业种类最齐全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整体规模大,但如飞机、舰船、汽车的发动机和芯片等方面的生产水平不足,是中国制造业在整体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中国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显著表现在:第一,产业整体技术含量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比重也较低。中国只有少数行业的极少数企业能够深入掌握核心技术,参与到行业核心技术的创新演进中。产业整体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以简单的合成组装等OEM 生产模式的企业占比仍然较大。2016 年,中国诸多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40%,这一指标远远高于日美等发达国家。第二,中国产业整体投入产出效率、资源配置效率低。2015 年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为0.864,2016 年为0.942,与发达国家数据仍有较大差距。整体来看,中国产业链治理模式较差,治理水平偏低,产业集群之间的协同程度低,资源共享、创新协作程度低,资源要素在产业间的循环利用程度低。第三,产业结构整体亟需调整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低,发展程度不足,品牌方阵尚未形成规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化,决定了产业链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性和持续盈利能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起步较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难以实现高效协同发展;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创新网络的覆盖能力有限等问题仍然十分显著。

在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交汇的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产业链水平之间的竞争。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实现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迫在眉睫。

五、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重构

(一)推动创新范式演进

从工业时代聚焦理性与规范的古典管理到聚焦动机与需求的行为科学,再到聚焦知识与创新的后现代管理,时代转型与科学范式交叉推动了管理学范式的跃迁。当前,全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蓄势待发,即将迈进工业4.0 时代,技术创新的双重性及创新对社会价值导向的嵌入问题再度引起思考,亟需推动新一代创新管理范式的产生,以适应新的科学范式与时代特性。欧洲研究委员会2011年5 月提出责任式创新(Responsible Innovation),并从政策制定者出发,构建了责任式创新的治理框架。责任式创新拓展了创新的主体,提出创新应该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受益,并归纳出责任式创新的集体性、响应性、前瞻性、自省性、过程交互性(AIRR)(Stilgoe,2013)[26]。梅亮、陈劲(2014)[27]基于大量文献梳理,构建了以行为主体、活动、规范为主的责任式创新理论框架。2017 年,陈劲等聚焦创新范式发展滞后、缺乏中国创新实践的范式反馈等理论缺口,提出整合式创新(Holistic Innovation,HI)范式。整合式创新范式综合了全局性发展的战略创新观,全员、全要素、全时空协同创新的全面创新观,利用内外创新资源的开放创新观,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用户协同的协同创新观。强调了全局观、统筹观以及和平观对于创新范式的重要性,完善了东方文化与中国情境的作用[28]。

然而上述创新范式仍然侧重于具体的创新行为、创新环节,缺乏以组织目标、愿景等顶层设计视角挖掘企业创新范式的内涵。为了弥补这一缺口,陈劲等(2019)[29]以行为主体、发生场域、研究视角三个维度,将创新的意义划分为市场识别的经济意义、社会识别的社会意义、国家识别的战略意义、创新者识别的未来意义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创新包含之前层次的意义种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MI)这一概念的缘起、内涵辨析与启示。与此同时,刘海兵、许庆瑞等(2020)[30]提出“引领性创新”(Leading Innovation)的概念,就创新是战略手段还是企业目标的问题,厘清了创新驱动之于创新引领的区别,从价值导向、对创新的态度、效应、驱动力4 个维度界定了创新引领的概念,并探索性地提炼出创新引领过程的ISAC 模型,即创新意愿、创新战略、创新行为和核心能力四部分,初步构建出创新引领的概念框架,丰富了基于顶层设计分析创新范式的逻辑视角。

从“责任式创新”,历经“整合式创新”,到“有意义的创新”“引领性创新”,创新范式的迭代是创新情境不断演进,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以创新的目标、驱动力、利益群体、理念四个维度剖析创新范式演进的深层逻辑可以发现,创新的目标经历了社会目标向公共目标演进;驱动力经历了责任驱动向使命驱动演进;利益群体经历了利益相关者向全人类演进;创新理念经历了由西方科学向东西方管理理念融合的转变。不难得出,创新范式的演变是随着科学创新范式的特征变化而变化,当前科学创新的范式呈现高度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的特点,与之相对应的企业创新范式也呈现出对应性特征。因此,结合中国目前原始创新能力较低的创新现状来看,以创新引领作为整体创新生态体系的顶层设计,以所有利益相关者为协同创新主体,以协同、开放、全面、战略性创新为主要创新逻辑,以挖掘创新的战略价值及未来价值为主要途径,以责任、意义为主导依据下的创新决策向以创新为企业行为旨归的深层逻辑,推动创新范式的演进。

(二)构建“竞合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

构建“竞合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当前发展情境下,解决中国发展中创新协同度偏低、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的必要性举措。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用户等创新群落为核心,以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等组织机构为支撑,创新环境与创新主体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联结传导,形成的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类生态系统[31]。具有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的运行机理,主要包括共生演化理论、复杂系统理论、协同论等。“竞合有序”是指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运行机制,即系统中的每个创新主体,不再是独立进行创新,而是依托于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合理有序的创新连接机制,横跨多个产业进行创新:它们既相互制约又彼此依存,形成对接与互补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动态平衡。

竞合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主要经历以下三个路径:首先,引入种类丰富的创新主体形成系统中的创新群落,最为普遍的创新主体构成是相关产业和支撑机构(大学、科研机构、技术中介等)。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种群的多样性越大,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抵抗外在环境变化的能力也越强。其次,合理把控生态位的纵向长度、生态位整体结构以及各级生态位上的创新种群数量,寻找实现系统平衡的最佳比例,保持适当竞争的系统活力。最后,确保创新系统中的信息流、知识流、要素循环等功能正常,通过不断的动态演化和反馈调节,形成以适度竞争、价值共创、互利共生为主要“种间关系”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的研究有利于从系统观、全局观的视角,高效协调系统内的创新资源与创新要素,保证创新体系的持续竞争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群落结构更加复杂,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能力也越来越强。因此,构建竞合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当前多主体创新模式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竞合有序的内在运行机制,对于调控创新群落间的互动关系,协同创新主体与环境的适应性匹配,形成有强健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

20 世纪末,国外企业中出现了一种淡化组织边界的创新模式,与之前封闭式创新的模式大相径庭。2003 年,Chesbrough 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研究中,将这一创新模式归纳为“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同时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和商业化资源的一种创新模式。由此,诸如宝洁公司的“联发创新”等开放式创新实践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之后,开放式创新以其打破组织边界、整合外部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等众多优点得到学术界和实践者的认可和推崇。开放创新模式,拓展了企业间信息交流的渠道,技术创新迭代加快,科技创新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率显著。

但是,开放式创新同样存在消极影响。对于技术基础薄弱的企业而言,开放式创新模式可能会削弱其创新能力,使得企业难以维持长久创新绩效;对于技术基础强大的企业,如果其开放程度超过其自身情境需要,同样会造成核心能力丧失等恶劣后果,损害企业发展质量。因此,应该实施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以避免因开放度不当而带来的负面效应。自主可控是指开放式创新的实施者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控制力,能够抵抗开放式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

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的形成有以下四种路径:首先,控制引入的外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企业在开放过程中,应根据自身面临的特定市场情境和技术情境、能力属性等特征,确定吸收外部创新资源的类型和频率。其次,创新链开放节点的把控。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创意产生、研究开发、实验、生产和商业化等阶段,企业开放的任何阶段,其技术引进的范围和深度要收缩在非核心技术层面,同时技术向外输出的方式和程度也要严格把控,防止内部创新资源过度分散。再次,自主研发能力的持续增长和核心技术的控制能力。在开放创新过程中,企业仍应做好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开发,对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要有绝对的控制力,才能保证企业的长久竞争优势及行业地位。同时,企业应该专注基础研发与外部创新资源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掌握行业核心技术,提升自身对核心技术的掌控程度。最后,企业在开放过程中为防止信息泄露,必须设置一系列保障措施。例如进行技术拆解、技术包装等,防止核心项目信息的泄露。通过以上路径,基于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调控适当的开放度,融合开放式创新带来的资源优势和创新效率,达到科技创新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推动全国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形成与政府科技政策互动的协同机制

20 世纪70 年代,赫尔曼·哈肯在耗散理论的相关基础上提出了协同理论,这是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系统内部无序到有序的耗散平衡。《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指出,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及高校为依托、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其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配置全国范围创新资源,把控科技创新方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直接决定研发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高校及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是知识创造、传播的重要渠道;技术中介通过技术评估、转移等功能,在知识与科技创成果转化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体系内部各主体间的协同,是科技创新体系健康和活力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

为了实现科技创新推动下的高质量发展,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科技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应该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系统内各主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科技创新任务从政府部门出发到企业及研发机构协同研发,到技术中介平台的技术应用和商业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只有各主体明确自身角色,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高效执行。其次,要素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体系内创新资源的流动程度决定了科技创新的效率。各主体应灵活创新其资源应用模式(如建立在线员工制度),保证资源的充分流动和价值最大化。再次,各主体之间存在利益连接,形成价值共创的利益共同体。如陈劲等(2019)[32]提出的使命驱动的第四代组织管理模式——共益企业,这类企业能够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保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实现体系内的和谐共存。最后,完善的技术转移服务。技术转移机构作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重要支撑,能切实解决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问题,提高技术应用率,激发创新热情,维持科技创新体系的良性发展。

对科技创新体系内各主体互动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系统内资源的高效配置、科技政策的贯彻落实、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及成果转化率的提升,从而实现科技创新系统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升,维持系统平衡,协同机制对整体体系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协同机制,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才能健康成长,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构建长效竞争优势,培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基于当前科技驱动发展中面临的原始创新能力较差、创新协同度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业链竞争力不高等问题,本研究引入不同理论视角,提出推动创新范式演进、构建竞合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实施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形成与政府政策互动的协同机制等,全面梳理了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重构框架(如图2)。

图2 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重构框架

猜你喜欢
范式科技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