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期间构建“大阅读观”的实践探索

2020-06-22 02:41刘勇黄学强许放箭李雄张天涯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未来教育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教师学生

刘勇 黄学强 许放箭 李雄 张天涯/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本文配图为疫情期间本校学生创作的书画作品

“停课不停学”提出至今,教育探索已进入深水区,教师面对诸多挑战,比如教学素材的挑选与使用,在线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学习效果的抽查与检测,学生用眼的保护与调节等。教师、学生与家长都处在调整与变革的时期,各种问题也都开始浮出水面:学生的自我管理问题、教学的质量保障问题,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系统思考和辩证处理,不能再用以前的既定课程、教材、教法来进行教学,我们需要使用“全融合、全育人、全个性”的思维,当我们转换一种思维时,也许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达成这个教育目标?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

让教育回归本真,或许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如何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阅读,是学生介入社会,成为公民的必备素养。有人认为有了文字才有阅读,其实在远古文字未生之时,人类已经开始对世界的“阅读”,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其著作《阅读史》中便列举了阅读的诸多情况和状态: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双亲阅读婴孩的表情,以觉察喜悦、惊骇或好奇的讯息;精神科医生帮助病人阅读令他们饱受困扰的梦;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农民阅读天空的天气……这些使人类文明得以深刻,得以鲜活,并得以传承。

人类对世界的这种现场性阅读,其实质在于把现场的种种痕迹与观察者过往经验链接起来,从而获得意义。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语文能力,也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习惯,从教育的本质来说,阅读更具有内在的生命价值,它可以实现精神的成长。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言:“一个人的精神发源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们强调“大阅读观”,是基于现实的内容调整和教学转型。

阅读准备:改变观念,自主规划

防疫期间,用什么方法保持教育的美好姿态?阅读,以教师的阅读带领学生的阅读,师生共读,从而增加“停课不停学”期间课堂的宽度和学习的厚度。宋代叶采《暮春即事》中有诗句为证:“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为两类:一是文本阅读,以书籍为主体;一是社会阅读,以疫情为主线。“世界即教材”“学习在窗外”,在阅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与书本对话,但我们更应当与社会对话,关注疫情、关注生命、关注时代。阅读的过程也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系列对话中,人才能实现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启迪、灵魂的觉悟和精神的成长。“通过阅读,不仅把读物从一系列的符号变为一种充满意义的作品,而且改造阅读者本身。”

“停课不停学”期间,我们“以学习为中心”,不仅明确师生为学习者和对话者,更强调“学习”才是教学的核心事件,以“学习”整合教师、学生、教材、家庭、社区、媒体等多种资源,从而构建起如美国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所说的“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如何构建?其实,“战疫是当前最大的、最好的一本‘无字之书’,需要每个公民去阅读、去学习。防控就是现今最好的课堂,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参与;也是最有意义的一道题,需要我们去破解。”

毋庸置疑,在线学习和今天的“疫情”,教师也需要学习,教师要以自己的先行学习引领学生的个体学习,但这种引领不是强加、灌输和机械训练。这个过程中,教师何为?在“哈蒂排名”中,“教师可信性”和“形成性评价”排名第一,哈蒂反复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教师更多的应当是评价者、变革者和适应性学习专家,不仅要“从学生的视角看学习”,还要“帮助学生成为他们自己的教师”。首先,教师要明确以下四点:一是为何要学即学习的意义;二是学什么即学习的内容;三是怎样学即学习的策略;四是何为学会即深度学习。其次,教师要做好三段规划:阅读前,明确阅读计划,细化阅读指导;阅读中,培养阅读意志力,建立阅读共同体;阅读后,坚持有效、多元、灵活的评价机制。

我们组织教师按照一班一案来组织学习,在具体的实践中,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适当的调整。在规划前,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对学生的触动特别大。1665年,伦敦大瘟疫期间,在剑桥三一学院就读的牛顿回到家乡进行自我隔离。在整整18个月的瘟疫期,他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学术研究: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力学三定律、光的分解等基础性论文的研究,还构思完成了物理学奠基之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我告诉学生,在一定的学术基础上,如果学会了时间管理和开展自主阅读,每个人都会迸发出强大的能量,这或许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奥秘。我还告诉学生,要建构起自己的“大阅读观”,也许“停课不停学”就是一道分水岭,会阅读的人进步神速,不会阅读的人原地踏步。

阅读实施:寻找路径,诠释理解

在防疫期间,阅读不只是学习的工具和工作的手段,还可以读书、读事、读人。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强调阅读名著经典,以整本书的阅读为主体。当阅读成为我们与高尚的人对话、与经典对话、与真善美对话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将永远是充实的。巴金曾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引导中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我们可以感受尼摩船长是如何在狭小的“鹦鹉螺号”里生活与战斗,还可以在科幻的空间里腾挪体验,再用阅读科幻小说的方法读出本书的科幻性、人文性和逻辑自洽性,并通过“用想象延展人生”,以此为窗口去了解人类社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而更好地阅读其他科幻作品,如《流浪地球》《三体》等;引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感受保尔在艰苦岁月里是如何保持自己的一颗初心,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我告诉学生,小说就是“让我们去体验一种我们未经体验的生活”。与今天的时代联系,与当下的“疫情”结合,学生还能够读出以前未曾读出的意义与价值。

进行“读家书、悟家风、传家训”的主题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傅雷家书》,可结合教材篇目《诫子书》和课外书目《曾国藩家书》,勾连央视经典栏目《见字如面》等。在形式上,强调教师促读、亲子阅读;在成果上,可以上传“温馨一刻”的家庭共读照片和“角色朗读”的家庭共读音频。有同学创意地选择了从小到大的家庭合照制作“相册点评”,即每一张照片后配上书中的经典名句;还有同学制作成视频,配以家庭共读的音乐与场景……促进了学生有趣地、有情地、有味地阅读。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在于家风的潜移默化,在于家庭的人格熏染。疫情期间,在许多家庭亲子关系倍感紧张的时刻,通过该阅读的实施,可以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阅读社会时,我们强调以疫情为主线,将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相结合。陶行知强调,“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学习的源头就是生活,孩子们宅在家里,与精彩的世界隔离开来,但是,网络是一根无形的纽带,它连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看新闻、听时事、读报纸、观世态、聊人生……这恰恰为学生找到了广泛的学习空间,只要组织得当,学生在此间往往乐此不疲。让学生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资料、视频与数据,进行说明的训练;结合生物和地理知识,以“新冠病毒”为第一人称解说其形成原因;结合人们逆风而行携手战疫的情况创作诗歌和散文,不少学生诞生了很多佳作;还创作人物漫画、演讲,等等。现实与生活,才是学生最宝贵而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实践“大阅读观”时,可以提倡“亲子阅读”,一是通过亲子阅读改善关系,实现“陪护”与“看护”;二是通过亲子阅读提高质量,实现“指导”和“疏导”。在构建“大阅读观”时,教师是关键,要敢于整合教材,让学习“灵”起来;善于联系实际,让学习“活”起来;精于分析学情,让学习“实”起来。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育人为主,学科为辅,健康第一,阅读养成”的原则,通过指导学生在家学习、运动锻炼、主题研读、审美活动、参加家务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习惯,落实“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要求,从而达成“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的育人理念。

阅读品质:有效建构,高阶思维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此语虽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嫌疑,却能够揭示没有进入读者视野的一切“文本”,于读者而言都没有意义和价值,只有让读者阅读、理解、体验、参与的文本,才是学生学习的素材。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相互对话、进入和生成,最为重要的目的在于构建思维方式。我们提倡教师要改变“前见”,重视与学生、与现实的多重视域融合,达成高阶思维的培养和深度学习的实现。借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知道”与“理解”是低阶思维,“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才是高阶思维,据此,前两者属于浅层学习,后四项可以视为深度学习。所以,在阅读中要大力提倡“三个结合”:首先,要带着问题阅读,让读与思结合;其次,要做标记做笔记,让读与写结合;最后,还要学会反思和运用,让读与创结合。

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在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春天,让书香和花香一起飞扬。一杯清茶、一本好书,我们就能聆听窗外的声音,洞悉卓越的思想。学生阅读名著之后,他们的批注、读后感、思维导图丰富多彩、颇有见地,且名著推荐活动也获得了师生的好评。

在“生活阅读”中,学习问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提出,作好标记和笔记是“大阅读”的关键,评价和运用是“大阅读”的成果。在制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视频时,学生用下定义、列数据、画图表、做比较等说明方法对其进行解说,有的配以图片、辅以音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新冠病毒”为第一人称解说其形成原因时,学生不仅结合了生物和地理知识,还变换人称、语言诙谐,得到了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点赞;在创作诗歌时,不少学生给人惊喜,如周愢毅同学的《无题》:“二零二零初来到,市民皆以福来报。神州大地灾祸降,白衣天使克难笑。劝君嘴下多留情,莫食野味乐逍遥。”再如唐艺铭同学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己亥年终滋疫生,波浪滔天华夏封。主席挂帅三军动,总理亲躬万里征。钟会长冲锋上阵,白天使洒爱拋情。武汉自古有天佑,神州大地万物新。”这些作品,虽有些稚嫩,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仍可圈可点。在创作人物漫画时,有学生以钟南山为原型进行创作,并构思出钟南山携火神山、雷神山镇压“新冠病毒”的创意。让学生观看东航运送志愿者到武汉进行支援时空乘的演讲,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对象进行演讲,有不少学生的演讲让家长动容,让教师感叹。在“阅读”网络朗读视频《大自然在说话》之后,让学生自选角度、图片、音频进行创作和朗读,然后再将它们挂在班级网上,让学生相互点评、互相交流,加之教师的点赞与家长的表扬,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种特殊时期,大家对玩手机不必太过敏感,只要不沉迷,能够在有意义的阅读与快乐的闲暇之间自由穿行即可。游戏对大脑的锻炼与体育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有异曲同工之处,已经有研究表明,计算机游戏能够提高诸如时空推理能力,系统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认知技能,并能够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返观成人,也有很多人在学习、工作之余玩游戏,但学生还不够成熟和理性,还需要监管和控制。所以,要指导学生选择游戏的种类和控制玩游戏的时间,诸如俄罗斯方块这样的游戏,通过不断提高难度来使玩家接受更大的挑战,往往更具锻炼效果,因为此类游戏可以让玩家时刻挑战其“阅读能力”极限。当然,如果家长缺少监管,孩子无法自控,这个方法最好别用。

我们强调,阅读不要太功利,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力,构建“大阅读观”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最佳路径。我们也不支持一阅读就只能读书,一读书就只读教材的尴尬现状。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老师们的尴尬:想方设法地进行课堂组织、手机管理、音频点到、视频监督、提交作业……这些意义与价值有多大?我们应当从学习内部出发,根据教学目标、结合疫情现状,巧妙地引领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或许,就不必过多地担心组织与管理上的尴尬局面。当然,这无疑对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但作为教师亦要以最快的速度审视现状,不断改进,适应当下,适应未来。或许,疫情期间的改变,为未来课堂开辟了一扇窗户,为教师适应未来加快了速度。

构建“大阅读观”,需落实“三要”:要持续坚持,要广泛阅读,要读懂读好,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教师、学生与生活要高度融合与巧妙重构,教师要真正地站在儿童的立场,才能达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所强调的“图式改变”,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多重视域融合,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的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经验改造”,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和认知提升,从而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关键的阅读能力和培养纯正的阅读品位。

在防疫期间,也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主学习品质的极佳时空。教育是辩证的,有的时候我们抛开了功利心,让学生面对社会和现实,更广泛地阅读,更投入地阅读,更深刻地阅读,反而能够获得更好的素养。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