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2020-06-21 11:58费家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1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自主学习高中

费家媛

【摘 要】本世纪可谓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让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对于高中生而言类似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与知识的灌输已经无法满足其对知识的需求,同时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也日益受到国内众多教育人士的抨击和批评。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使生物课堂学习更主动,课堂活跃性大大增强、学生可以更加合理安排时间,提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改善学生自我学习策略,提高课后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其自我监控能力,有效评价自身状况,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独立思考能力与探究精神。最后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为以后的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物教学;自主学习;高中

第1章 引言

生物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相对于语数外而言的“副课”,由于其无论是在高考中所占到的分数比例亦或是对学生未来的大学的发展以及就业选择而言都远远不及目前的语数外课程,因此从学校、家长一直到社会以及学生本人都对生物学习其中是程度不够,家长与学校希望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课”的学习上,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在高考中获得分数上的优势而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要想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可是目前学科的不被重视到职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够,进一步降低了教学的效果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2章 相关概念阐述

2.1自主学习必要性

2.1.1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与国际接轨程度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公司他们对于人才的需求也相对于过于有巨大变化。在市场环境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不仅希望员工能够迅速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同时也希望员工能够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即人力资本在经过企业常年的工作积累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也就要求人们在工作与学习中更加主动,可以将自我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不断地更新与提升。因此,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应当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方式上,教师也应该转变其固有的角色从指导者逐步转变为引导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也是大势所趋,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70年代时就提出自主学习。

2.1.2学生未来成长重要因素

正如之前所述,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只会对单一问题的解决,很难通过分析不同问题之间的共通性,举一反三,以发散性的方式思考与解决问题。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发展以及踏入社会后对新知识的认知、学习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改善。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主体探究能力,已成为当前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

2.2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并有效地使用施教者提供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学习、环境要素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协作,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潜能,追求自我实现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4方面的含义,即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选择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其宗旨: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以学习、发展的最大空间;三是把自主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第3章 高中学生生物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策略

3.1 创设情境,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探索创新和自主质疑。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造提问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兴趣。此外,教师还须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变成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当学生学会质疑后,就定能形成勇于探究和实践的个性品质以及独立探究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案例教学:基因性状

观察: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塑料小桶放

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并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雌配子)。向乙桶里分别放人另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雄配子)。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学生活动: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D,从乙桶中取出d,结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第二次抓取组合为dd,第三次组合为Dd,第四次……,第10次为Dd。

教师:随机抓取10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出现三种基因组合,且基因组合比是否为1∶2∶1?

学生:不是。

教师:如果连续抓取100次或更多次,情况又会怎样呢?

学生:会越来越接近孟德尔的假设推论。

教师:由这一模拟试验我们知道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所以孟德尔在统计豌豆杂交分离比时是统计了上千株的豌豆。如果只统计l0株是得不出这一结论的。同时,通过这一试验,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成立的。

3.2 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先前的以教师为中心,树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思想,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条件和机会,教师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师,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主性发展。

自主——合作模式:

自主學习过程:明确目的——自学教材——回答导学案问题——归纳总结。这一过程中,其相应地思维训练的程序可分为:激发思维——展开思维——活化思维——深化思维——整合思维——拓展思维。

教学策略:合作学习首先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由2-6名学习程度相当的学生组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和“导”,尤其对差生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在引导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凡是学生能独立感悟得到的答案,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教师不要提示;凡是小组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求证,教师尽量不要插手;只有班级集体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才可以必要的讲授或点拨去帮助学生解决。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的优点。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学习成绩、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发展)。

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时强调人才自主学习、自我更新的时代,对于学生的自我要求以及自我评价也有了新的改变。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操作与实际动手能力的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自我学习发展、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结合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从生物教学的实际状况出发,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希望以此改变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整个实施的一个月中发现其最终的效果较好,很好的改善了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学生的积极性与探索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值得未来在我校其他学科中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周续莲.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8):19-20

[2]陈林华.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M] .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18-55

[3]王铁军 方健华.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70-78.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7):46-67

[5]周新桂,费利益.探究教学操作全手册[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6:15-58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第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自主学习高中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