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宝
(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重症疾病,一般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患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心力衰竭、休克等临床症状,且症状会继续加重,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生命威胁。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该尽快确诊,再根据确诊结果针对性治疗,继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进行心肌梗塞的检验方法很多,包括影像检验、实验室检验、心电图检验等[1],本次研究分析血清肌红蛋白的检验价值,现报道如下。
将2017年7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士46例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6例,20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6.74±2.34)岁;研究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8例,18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45±3.08)岁。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P≤0.05的统计学差异值,即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两组人员均在入院次日清晨空腹进行静脉抽血,剂量为5 mL,之后使用离心机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再使用自动化学分析仪(贝克曼ACCESSII)检验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和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
研究组患者在完成以上检验后,进行抗凝、溶栓、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并于治疗后4 h、24 h、72 h后再进行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复检,方法同上[2]。
对比两组人员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及研究组4 h、24 h、72 h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和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x2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s)、(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对比(±s)
注:相比参照组,*P<0.05。
组别 n 血清肌红蛋白水平 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研究组 46 (190.04±40.12)* (0.074±0.005)*参照组 46 (57.31±15.37) (0.002±0.001)
研究组治疗4 h时,血清肌红蛋白水平(1 9 3.0 4±4 4.2 5)和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0.074±0.009)升高,治疗24 h时,两者指标(172.12±40.21)、(0.056±0.010)接近正常,治疗72 h时,恢复正常,(101.05±20.14)、(0.030±0.009)。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检查多以心电图检查和LDH/LDH2、CK-MB等生化指标为主,但这两种方式都因为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检查结果不甚理想,诊断效果不佳。而随着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越来越深入,相关专家们发现可利用血清肌红蛋白进行检验,血清肌红蛋白是一种亚铁血红蛋白,主要用来储存或转移氧气,人体在剧烈运动或骨骼肌受伤后,血清肌红蛋白水平明显上升,若排除剧烈运动,可明显判断出急性心肌梗塞病症。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4 h时,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和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升高,治疗24 h时,两者指标接近正常,治疗72 h时,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用血清肌红蛋白检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能够提高诊断效率,并能判断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