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宝祥,刘春华,邓有彩,刘立新*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800)
胃间质瘤属于一种固有肌层肿瘤,其生物学表现较为复杂,通常被认为是偏恶性的肿瘤,常发生于胃部,可转移至肝部、腹膜、浆网膜等处[1]。在胃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中,常规放化疗疗效较为不理想,手术治疗应用较为普遍。本文主要分析消化内镜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诊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患者男女比例29:21,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为(65.18±12.12)岁,病灶平均直径(2.23±0.14)cm。两组病灶位置均包括胃底部、胃窦、胃体以及贲门。经检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参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取仰卧位,维持其15 mmHg气腹压,采取4孔或者5孔法,于脐部下边缘开一1.2 cm切口,将腹腔镜镜头置入,于合适部位作切口置入套管针,行剥离切除术将间质瘤切除。
(2)研究组:行消化内镜治疗,利用日本Olympus CV-290 电子肠胃镜系统,探头频率12 MHz。患者取左卧位,行全麻,进行气管插管,于胃腔中精确定位肿瘤病灶,利用Hook手术刀将其顶端显露,并在病灶四周边缘做标记;充分混合10 mg肾上腺素、10 ml 0.2%靛胭脂、200ml生理盐水,制成注射液,在标记位置,进行多点位粘膜层下注射;利用Hook沿标记边缘切开黏膜,暴露黏膜下层,同时进行剥离与注射;待病灶完全切除,行电凝止血,利用钛夹夹闭肌层破损以及较薄部位。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情况。
利用SPSS 20.0版本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组间数据分析,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s)对应表示,当P<0.05,则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对比(±s)
注:相比参照组,*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排便时间(h) 住院时间(d)参照组(n=25) 75.36±15.24 25.13±5.47 29.68±10.08 5.69±1.98研究组(n=25) 51.24±10.35* 10.24±3.15* 18.54±8.54* 3.01±1.77*
胃间质瘤是黏膜下肿瘤,具有免疫组化特征性[2],于肌层Cajal间质细胞或者细胞前体组织中形成。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不断深入认识胃间质瘤并提升疾病诊断率。胃间质瘤属于偏恶性肿瘤,其恶化过程是逐渐发生的,恶性程度与肿瘤生长成正比关系。因而,早期诊断以及手术治疗对于阻止肿瘤恶化具有重要作用。胃间质瘤大多经由血液转移至肝脏,很少转移至淋巴结,因而手术不需要对淋巴结进行清扫,这为微创手术奠定了基础[3]。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但是需要在患者腹部作4个或者5个微小切口,容易干扰胃肠道,同时缺少内镜辅助,不易对肿瘤病灶位置做精确定位,导致过大的切除范围,而且该手术方法会破坏胃部完整性。
在胃间质瘤的治疗中,消化内镜治疗不会破坏患者胃部结构,不需要在腹部作切口以及建立气腹,且能够提高肿瘤病灶定位精确度。超声内镜能够对肿瘤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分布、侵犯等情况进行较为清晰地显示,有助于判断病灶基本情况及良恶性程度,对实现安全、完整切除瘤体具有关键的指导意义[4]。该手术方法通过标记肿瘤以确保切除边缘阴性,降低对胃壁的损害程度,为患者保留更多的正常胃部组织。消化内镜治疗还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利于恢复等优势。同时应当注意,消化内镜手术在治疗胃间质瘤直径>3 cm方面仍旧存在局限,需要临床学者继续加大研究力度。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可见,消化内镜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康复,手术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