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2020-06-19 22:14范淑峰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初中体育学生

范淑峰

摘 要:通过数次教学改革,初中体育教学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参差不齐。在素质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心理素质,磨炼学生的心智,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训练策略

尽管初中体育教学在不断地优化与完善,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依然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能,而忽略了学生身上潜藏的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体能得到提升,心理素质却很难得到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积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意志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体育学科的偏见也有所减少。在过去,人们对体育学科的定位一直是“副科”,也從未真正重视过体育这门学科。但是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体育课程的重要性随之提升。针对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优化教学设计,增添一些锻炼学生心智的内容。经过这番调整,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意志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能够长期进行的体育任务,比方说在4分钟内完成800米长跑,教师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抽查。有了教师的督促,学生参与训练就会更加积极、踊跃。对于班级中一些体能落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也需要格外留意,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所喜欢或者擅长的运动项目,鼓励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的体育素养会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以外,由于体育教学只在天晴进行,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教师就会取消室外教学,转为室内讲解。但是,这样调整以后,反而让教师失去了对学生训练的最佳机会。众所周知,在恶劣的环境中,最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遇到此类天气,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一些一次性雨衣,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训练,就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增添锻炼学生心智的训练内容。只有教师耐心坚持,就能成功磨炼学生的意志力。

二、开展体育竞赛,锻炼竞争意识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是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但是,从现实情况分析,由于中考带来的压力,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语、数、外等课程的学习中,并不重视体育学科。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本身对体育课程充满偏见,认为体育教学毫无必要,甚至浪费了太多的时间。鉴于这一教学现状,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一些体育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锻炼心智、完善自我,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

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竞赛内容,通过竞赛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这样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男女生身体素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针对男女生分别设计竞赛。针对男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足球比赛、篮球比赛;针对女生,则开展羽毛球比赛、排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合作意识还是竞争意识,学生都会通过竞赛得到增强。无论竞赛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学生都能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心理素质能得到有效强化。对于失败的队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策略、战术还是人员安排方面出了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吸取失败的教训;针对胜利的队伍,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正视成功,不能为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学会不断精进自我的体育技能、不断挑战自我。如此一来,学生也会逐步形成不屈不挠、勇于拼搏、战胜困难的体育品质。

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竞争性内容。通过竞争,学生会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还会懂得该以怎样的心态投入竞赛。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得到有效锻炼,更会形成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

三、注重评价方式,增强学生自信

心理素质的高低常常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相关。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心理素质通常优于他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我认为这种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锻炼提升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需要注意自我的评价方式。良好的评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批评与激励相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自信,也让学生明确自身不足,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潜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一碗水端平”,不能只关注优等生,对其他的后进生视而不见。其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自我的定位,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以跑步为例,1000米长跑的训练任务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而言根本不在话下,但是班级中并非只存在身体机能好的学生,还有一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对这部分学生群体,1000米长跑的训练任务就存在较大的难度。基于这一现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因为批评不但毫无作用,而且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信心。因此,教师需要降低训练目标,将1000米下调至300~500米,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学生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如果还有学生无法达标,教师可以适当批评学生,然后激励学生,在激励与批评的力量作用下,学生会迸发出自身潜能,最终完成跑步训练。通过“i+1”式目标,不但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在潜移默化间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还需要注重评价的作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教师不能一味表扬学生更不能一味批评学生,而是需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最终才会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心理素质对学生的一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针对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体育技能的教学,而是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有助于学生面对困境迎难而上,最终促使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柱元.课程资源多样化体育课堂高效化[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126.

[2]张永福.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07.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初中体育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的策略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