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洪宇
随着各地学校陆续开学复课,几个月以来异常火热的在线教育慢慢冷了下来。这次大规模的实践,展现了在线教育的优势,也暴露了我国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反思。
教学恢复常态之后,在线教育将充当什么角色?将如何继续发展?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
周洪宇认为,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深刻考验,必将引导疫后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建设,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带来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排课表、线下内容搬到线上……这些都是上网课最常见的方式。
在周洪宇看來,疫情下的在线教育并不是常态的在线教育,而是非常态的。很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都是第一次应对这样的局面,没有做好准备。
这种非常态的在线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线教育对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要求高,但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之间“苦乐不均”,很多学校设施设备不能支持或适用网络平台,并且东中西部差异非常大,西部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大部分学校的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很难适应在线教学的现实需要。
即便在城市,优势阶层子女拥有上千兆的网速,还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家庭影院等一流的设备,而有些城市低收入阶层子女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最基本的网络环境和上网设备都难以保证。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于一些家庭而言在线教育可能拉大差距,形成一种马太效应。”周洪宇说。
另外,学校和教师面对海量的在线教育资源和五花八门的在线平台,显得“不知所措”;同时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和好用管用的平台又很少,一些学校和教师处于“无米下锅”的尴尬处境。
此外,在线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周洪宇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在线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对网络平台中的资源利用较少,运用各类软件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能力不足,并且,部分教师应变能力不足,一遇到在线教学的技术故障等突发问题时就显得手足无措,严重影响在线教学正常开展。
居家在线学习要求家校步调一致,但家校合作显然“各吹各调”。在周洪宇看来,家长的信息化素养以及与学校教师协调沟通能力成为居家在线学习的现实难题,数字化时代的家校合作成为今后在线教育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挑战。“越是年龄小的学生,越需要家长配合上课,对孩子进行引导。”
随着线下教学的逐步恢复,线上教育的发展也将进入常态。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关系将会怎样?
周洪宇希望线上线下教育能相互取长补短,在常态化发展下,在线教育在教学方式、内容、形式等方面都要不断改善和发展,它将与线下教育形成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未来的发展毫无疑问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周洪宇表示,要优化学校在线教育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信息资源,整合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和管理平台,确保在线教育系统性、适切性和规范性。重点支持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线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的完善,缩小城乡不同学校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
同时,实施投入倾斜和上网优惠等政策,确保城市低阶层子女和农村偏远学校学生能享受优质在线教育。对城市低阶层子女和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信息化投入倾斜,帮助城乡弱势群体顺利跨越数字鸿沟,实行上网折扣或免费计划,并对其网络运营商给予减税等优惠政策。将城市低阶层子女和农村偏远学校学生的上网设备纳入脱贫攻坚计划,保证更多的相对贫困学生的切身利益。
他提倡实施新一轮的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计划,将教师网上指导、师生互动、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答疑辅导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将网上互动、网上自主学习和网上合作作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核心。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将家长如何督促孩子居家在线学习以及如何促进小孩网上自律等作为交流的重点。
疫情期间,线上培训机构也在“野蛮生长”,原来的线上培训机构不断扩张,线下培训机构也大量转战线上。“要规范线上培训行为,对超标超前、应试导向、虚假宣传、制造焦虑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周洪宇表示,要建立在线教育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负面清单制度,对于列入负面清单的在线教育机构和从业人员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他建议健全在线教育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确保在线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制定在线教育机构从业人员资质标准及专业评价体系,给予权威的指导;完善在线教育行业认证和准入制度,适当提高在线教育认证和准入标准;建立在线教育预付费管理制度和风险金准备金制度,切实保证学习者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