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的构建
——以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为例

2020-06-17 15:09赵丽玲张宏伟胡改英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西安市学分

赵丽玲 张宏伟 胡改英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陕西西安 710002)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到“终身教育”。两年后,“终身教育”被正式列入我国第一部教育法中。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做了整体的规划。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理念不断地普及和发展,正规的学校学历教育已无法满足学习者对于知识技能与精神教养提升的需要,各类学习成果亟待得到其他学习制度体系的认可,各类学习者也希望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等,为此,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彼此衔接、相互融通的“立交桥”——学分银行便成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学分银行建设概况

国际上,北美最先确立学分银行制度,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的大学和社区学院的学分互认机制。目前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南非等许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学分银行制度。美国在19世纪末创立社区学院,其作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以及转学教育,为保障转学教育的质量,实现学生课程衔接和学分的顺利转换,美国的许多州的大学和社区学院以“转学课程协议”或“合作协议”的协议方式确立了学分互认机制,这个学分互认机制也成为了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在我国,2009年11月全国首家市民学分银行——浙江省慈溪市市民学分银行成立;2011年北京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中心正式启动认证制度实施工作。2012年7月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作为我国首个省市级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此后各省市的区域学分银行相继成立并开始试点运行。目前我国已有浙江、广东、江苏、云南、重庆、北京市、慈溪市、宁波市、青岛市、成都市、东莞市等30多个省市正在进行学分银行建设工作。我国从2010年提出“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开始,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支持学分银行建设,特别是近两年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支持弹性学习,建立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制度,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沟通衔接。”;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正式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多项政策使学分银行建设不断推进。

二、文献综述

2019年9月在中国知网中文文献数据库以“学分银行”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出文献2049篇,其中中文期刊文献1167篇,统计显示(如图1),我国2010年之前涉及“学分银行”领域的学术研究数量非常有限,自2010年起文献数量有了大幅提升,2010年至2014年增幅尤为显著,2015年至今仍在不断增长。我国在2010年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可见2010年起学分银行研究逐渐增热与国家支持学分银行建设的政策密不可分。我国学分银行的研究阶段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步萌芽阶段(2010年之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学分银行,有了少量的研究成果;二是迅速发展阶段(2010-2014),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学者们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学分银行的研究上,研究成果数量激增;三是研究深入阶段(2015-今),随着学分银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不断推进,学分银行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内容更趋于应用与实践。

图1:2019年9月“学分银行”中文文献发表年度趋势(来源于中国知网)

学分银行的文献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两大领域。理论研究涉及基础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制度研究等;实践研究包括建构研究、应用研究等。一些学者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对其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江颖、宛小燕(2017)通过对学习成果认证及转换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将其分为:宏观层面研究、比较研究、沟通研究以及建构研究四大类。骆琼(2017)通过对学分银行论文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将其分为基础理论研究、运行机制研究和应用研究。曾宁、张宝辉、李鹏飞(2019)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将其分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际研究及本土化、基本理论、相关实践、与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构建以及和Mooc相结合的研究六个领域。王斐、张莉玲(2019)认为学分银行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学习型社会与学分银行的研究、学分制度建设研究、学分银行的国际比较研究和应用研究、职业教育中学分制的构建研究以及学分银行建设路径研究。

实践研究方面,国内学分银行建设可分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市民学分银行、联盟学分银行、成人高校学分银行、职校学分银行、企业学分银行以及“学分银行”项目和计划七类。我国的学分银行研究和建设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理论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随着各省市学分银行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实践研究已成为推进学分银行研究的重中之重。

三、西安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随着国内学分银行研究和建设地不断深入,学分银行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服务个体学习者的功能愈加凸显。对于西安来说,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亦是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引导和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国家自2010年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西安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于2019年9月正式出台,其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国家非学历学习成果学分认定和转换有关规定,逐步建立社区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积累、转化和互认。”一系列政策是西安市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有力支撑。

2、西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建设学分银行打下坚实的基础。西安院校众多,有普通高校63所,军事院校7所,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有研究生培养单位43个,学科门类最为齐全。还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63所,其中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17所。近些年西安市区域内的干部教育、社区教育、老年大学、远程教育、职业培训、市民讲堂等教育蓬勃发展,参与学习和培训的人数逐年增加。社区教育方面,碑林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和雁塔区等区被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的教育类型为建设学分银行提供了发展的可能。

3、市民终身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呼唤建设学分银行。西安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2017年全年投资教育资金230.91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03.8%。全市居民人均消费在教育上的支出达1380.6,比上年增加了16.3%。据统计,2017年西安市高等教育在校生1224995人,其中成人高等教育113724人,网络本专科生280427人,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占到了高等教育总人数的32%。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到干部教育、社区教育、老年大学教育、市民大讲堂、职业发展培训等各类继续教育的学习之中,市民们需要获得多元评价和多样选择的学习机会,减少重复学习,降低学习成本等,学分银行恰好为个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学习动力,实现个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提供了便利。

4、互联网以及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2018年陕西光纤到户占比超90%,行政村4G覆盖超99%,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63.8%。西安市在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九位。目前西安市民进行在线学习、手机上网的比例逐年攀升。随着5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将不断加快,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支持的学分银行系统平台能够满足市民继续学习以及进行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需求。

5、实际研究调查情况

周晶晶(2018)经过对成人社区进行调研发现:社区学院对学习成果认证有需求,特别是“年龄在30-49岁之间、非退休人员、以求职兴趣和职业发展为主要学习动机,并具有积极学习态度和较高自我效能感的社区学院具有相对较强的认证需求”。曾宁、张宝辉、李鹏飞(2019)建议应充分发挥学分银行的个性化服务功能,着力为社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提供获取高等教育学历和行业资格证书的机会,将教育公平落到实处”。

延安大学研究人员在西安随机抽取了210名辖区居民进行问卷调研,调研涉及参加社区教育学习的原因、参与的形式、学习的内容、参与学习的满意度以及场所选择等等,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愿意参加社区学习的居民占87.14%,通过看书和网络学习的居民分别占23%和40.4%,选择网络学习和参加社区活动进行学习的居民分别占32.4%和46.2%,希望学习医疗保健、职业技能培训、休闲娱乐内容的居民分别占34.76%、29.52和25.34%。关于继续学习的场所,38.2%的居民选择老年大学或社区大学、46.6%的居民选择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选择培训中心的仅占15.2%。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对西安碑林区社区120户老年居民进行入户访谈调查,了解老年人的社区文化需求。调查显示90%的老年居民乐于参加社区活动,70-79岁老年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热情最高,其参与率为45%,文化程度低的、居住时间长老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75.3%的老人每天都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由此可见,市民对社区教育有较高的需求,需要建设学分银汇服务社区居民学习,助力优化社区教育管理。

四、西安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想

借鉴国内外研究和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西安“逐步建立社区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政策,笔者认为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构建。

1、基本定位

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应立足西安,面向全体市民学习者,服务市民终身学习,推进西安市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其功能的发挥主要依托学分银行信息平台进行,通过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为西安市民建立终身学习账户,存储个人所取得的各类学习成果,激励市民学习行为,实现市民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搭起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融通的“立交桥”。

2、建设原则和内容

目前国内进展较好的区域学分银行,均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鉴于此,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依然要遵循“政府主导”的主要原则,进行顶层设计,准确定位、统筹规划,逐步实施。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模式,明确技术路径,运行载体,以及制度运行的保障环境等。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组织架构建设、学习成果框架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平台建设、服务体系建设。

3、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涉及组织架构建设、学习成果框架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服务体系建设等六个方面。

(1)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结合西安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等进行设置,具体架构设置如下:

设置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作为学分银行建设和管理的领导机构,由西安市政府、教育局及相关政府部门、高等学校领导和专家组成,负责学分银行顶层设计,审定学分银行的建设方案、发展规划,制定学分银行相关政策,组建学分银行专家委员会。

设置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负责学分银行的建设、管理、运行及各项业务的开展工作,根据需要建立分中心,并做好分中心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设置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社区教育分部(区县、乡镇、村)和合作学校(机构)分部,主要完成学分银行个人的账户管理、成果初审以及档案建设与管理、网点或机构管理等业务。

(2)学习成果框架建设

在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采用的学习成果的认证模式,建立符合西安市情的学习成果框架体系,明确各类学习成果的等级、关系以及共同参照系,为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提供依据。

(3)标准体系建设

这根长发丝到底是谁的呢?思雨接触的妻子之外的女人,只有欣竹身上算是能发生点联想的人。再没有别的什么女人可以联想了。

学习成果认证标准是实施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准则和依据,是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立交桥”的“交通规则”和实现各级各类成果相互融通最重要环节。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资格标准、认证单元、学分标准、转换规则等基础标准和业务规范、规程和流程等业务标准,其中资格标准、认证单元标准、学分标准和转换规则是其建设的重中之重。纵观各国学分银行建设的成功经验,其核心和关键都在于建立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因此,建立符合西安市情的标准体系尤为重要。

(4)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是学分银行工作顺利、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制定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章程、学分银行管理办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办法、学习成果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维护学分银行的科学性和公信力,保障学分银行的运行效能。

(5)信息系统建设

学分银行信息系统将使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核心业务模型及业务流程以信息化的方式呈现,它是集工作管理、业务交易、对外服务、宣传门户于一体的高效、智能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分别授予市民个人、学分银行办公室、学分银行分部管理员使用或管理的权限,旨在为西安市民终身教育学习及其各类学习成果的学分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提供高效的服务。

学分银行旨在服务大众终身学习,因此其服务体系建设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为西安的市民学习者服务的,而服务的提供和落实则需要依托实体的机构体系,即服务体系。西安市民终身学习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认证分中心的设立及建设等,其功能包含组织开展各项业务、为各类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宣传使用推广等。

学分银行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西安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顶层设计,准确定位、统筹规划,由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专家委员会、专家工作组、学分银行分部、合作高校(机构)等部门负责具体落实、分步实施、协同推进。

4、区域内初步实践情况

西安市区域内的学分银行建设始于2012年,西安市教育局直属高校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立足西安市情、依托自身学历教育与社区教育、老年大学、干部教育、教师培训、职工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多种教育资源,服务参加本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市民学生,在西安区域内进行学分银行的研究和实践。

学分银行建设工作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确立学分银行组织系统架构。组建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成立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加强学分银行分部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二是健全制度。编印了《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学分银行制度汇编》手册,以制度规范管理。三是搭建平台。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于2016年10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并根据需求不断地进行功能完善,目前已为学历教育本专科学生、合作中职院校学生、社区教育学员、职工培训学员、教师培训学员等学员建立了终身学习账户两万余条,并为其存储了学习成果一万余条,转换学习成果五百余个。四是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学历教育课程与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的转换标准建设,2015年-2018年相继进行了七个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与成人教育学前教育专科课程的认证转换标准建设。五是探索服务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学校基于西安社区大学的办学优势,从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莲湖区和雁塔区中,选取莲湖区学习巷社区、雁塔区崇德坊社区进行试点,与两个社区签署了服务协议。从服务的情况来看,服务对象多为老人,其中40-59岁占55%,60-79岁占34.7%;所有年龄阶段中50-59岁最为活跃,占38.7%。社区老年学员多倾向于通过社区教育和社区活动学知识、交朋友、获得乐趣,学习成果认证的需求不高,对这类老年学员,学分银行主要发挥其激励职能,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和鼓励老年市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使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乐。社区教育中20-45岁的市民由于有职业发展需求,对学习成果认证有一定的需求。六是以科研促建设。通过多项科研项目推动学分银行建设不断深入。参与国家开放大学“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实践项目”、“国家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试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参与的“国家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试点项目”于2018年顺利结题并取得良好的等次。《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项目研究报告》荣获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2018年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分银行的两篇研究论文获2018年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与此同时,学校还将学分银行的相关课题列为校内重点课题进行研究。一系列科研项目使学分银行的建设与实践得以不断推进。

5、建设目标

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要建立面向西安市全体市民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管理系统与管理、服务体系。第一阶段组建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完成组织架构的搭建;第二阶段搭建平台,建立社区分部、院校分部以及企事业单位分部等,完善管理与服务体系。第三阶段依托社区大学、西安市全民终身学习网,选择部分社区、培训项目进行先期实践试点。第四阶段根据试点情况,扩大试点范围,加强学分银行与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单位的合作与服务职能,完善分部建设,力求服务西安市每个机构和市民。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西安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西安市政府、西安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使其切实服务西安市民终身学习,助力西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西安市学分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学分美食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职高职的有效衔接探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