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乐事”,需要调动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自觉能动性:一方面,要让作文回到学生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到作文有用,产生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强烈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关键词:作文作文需要作文兴趣情绪生活
本文原载于《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一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略有删改。
培养学生作文的自觉,逐步提高“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的能力,关键是调动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自觉能动性,努力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
如何调动呢?
让作文回到学生生活中去,使学生从作文实践中深切地感到作文不是为了“应差”,而是生活的需要;作文有用,不仅将来要用,而且现在就有用,从而明确的学习目的,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这是调动学生作文自觉能动性的极重要的方面。
另一方面,兴趣与积极的情感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一个人能积极地参加某种活动,努力争取良好的成绩,兴趣与积极的情感是重要的因素。小学生年龄小,兴趣、情感对积极性和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无论他们学什么,做什么,只要兴趣高,乐意干,自觉性就高,效果就好。因此,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他们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一、 调动多种手段,诱发作文需要——从一节写话课说起
为了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作文动机,促进他们作文心理的发展,在作文训练实践中,我总是运用多种手段,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原有的作文心理水平上,不断产生新的需要。
比如,我曾执教过这样一节写话课。课后,不少学生在当日的日记里写下了上课的情况。下面是其中的一篇:
今天下午,我们在小礼堂上公开课,礼堂里坐满了客人老师。
一上课,袁老师先简单地小结了我们参观动物园的情况,然后要求我们告诉大家:对哪几种动物印象最深?
接着,袁老师给我们猜了个谜语:“红屁股、长尾巴,拱拱的嘴巴,毛茸茸的头,站起来像人,趴下去像狗。”这还不好猜?肯定是猴子!我很快举起了手。同学们也都猜出来了。袁老师表扬了我们,问:“为什么你们一猜就猜对了呢?”同学们有的说:“因为我们参观时观察得仔细。”有的说:“因为这个谜语讲出了猴子的特点。”袁老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这节课我们就先练习说说猴子的特点。”说着,他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个猴子,活灵活现的,真像啊!同学们瞪大眼睛望着、笑着。老师又叫我们看着画,想想在动物园看到的情况,说说猴子的模样。礼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争着发言,客人老师也都哈哈笑起来……
后来,袁老师又叫我们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动物,要抓住特点写具体。老师说,如果谁有困难,也可以写刚才大家讨论过的猴子。我写的是孔雀……
从这篇二年级学生的日记中可以看出,这节写话课在小作者的内心激起了情感的波澜。她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同时,老师出谜作画,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堂里的热烈气氛都在她的心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作文心理研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人的兴趣总是建立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也就是一定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或个体自身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于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
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涉及作文心理发展问题,起动力作用的需要形态,主要是动机。
动机驱使个体趋向某个目标。学生的作文动机是直接推动他们作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其强弱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
作文教学的任务就在于创造条件使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并促进作文心理的发展。
在前面所述的这节写话课上,学生兴致勃勃、态度积极、神情专注,这正是种种需要和动机而产生的心理效应。
第一,我把这次写话与参观活动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学生刚参观了动物园,心里有许多新知的、有趣的内容想告诉他人。这次写话指导的安排恰好顺应了这种交往、倾吐的实际需要,因此,一句“你对哪几种动物印象最深”,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第二,我选择了大多数学生喜爱的“猴子”为重点指导内容,采用了富有儿童情趣的“猜谜语”的教学形式,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使他们萌生新奇、好胜、争先恐后、一吐为快的欲望。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当堂板画猴子,静中有动,不仅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强化表象,而且,让学生随着我的作画,边观察边回答问题,形式新颖生动,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抒发、倾吐的需要。
第三,我還十分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水平,面向全体,有的放矢。比如,在学生回忆和观察黑板上猴子的外形后,我又要求他们拿猴子与其他动物比,说说猴子的特点是什么,老虎、河马、金鱼等的特点又是什么。接着,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或参观时印象最深的一种动物,抓住特点说具体、写具体。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则可以写大家讨论过的猴子。对“题目”,我也提出了不同要求:“可以先写题目后写文章;一时想不出,就先写文章,最后写题目;实在想不出,写哪种动物,就用哪种动物的名称做题目。”
这就使个性不同、作文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安全需要、倾吐需要的满足,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促进作文兴趣、动机的形成。如此,合理的要求转化成学生内心的需要,构成学生作文心理发展的动因,使学生的作文心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 运用“迁移”规律,培养作文兴趣——从爱“捉虾”到爱写“捉虾”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十多年来,我坚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记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不失时机地运用“迁移”规律,努力让学生将自己对事物的浓厚兴趣逐步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
比如,一天下午,我正在批阅作业。
“报告!”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闪进几个红扑扑的小脸蛋,风风火火的。一问,原来是“告状”来的:“范强他们放学不回家,到河边抓虾子去啦!”“还有毛坚……”“我们劝他们,他们都不听……”劝都不听,好浓的兴趣!我心里怦然一动,问:“哪条河?”“市委前面的小河。”“哦——”是那条清浅的小溪,没危险。于是,我一挥手,说:“去,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来。”不一会儿,4个小调皮一步一步蹭进了办公室,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看模样,心里一定直嘀咕:“放学不回家,玩,等着挨批吧。”
“你们喜欢虾子,这好啊!”我笑着对他们说:“大生物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抓着的?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有多少只脚,尾巴呢?……”小调皮们傻了眼,光顾着抓了,谁会注意这些?
我拍拍一个学生的肩膀说:“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呢。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讲给我听听,好不好?”小调皮们眼睛一亮,相互望望便撒腿飞奔而去,留下一串笑声。
虾子抓来了,孩子们满身是水草的腥味,“我先讲……”“我先讲……”晶莹透亮的塑料袋高高举着,清凌凌的水中,小虾们惊恐地游着、躲着……
“讲得都不错,”我说,“回去准备一下,明天请你们这几位‘研究虾子的小专家向全班介绍!”
第二天,小调皮们一个个喜滋滋地向全班朗读了自己的《捉虾》日记。下面是其中的一篇:
下午,我和宁立他们一起去抓虾子。我轻轻地在小河边走着,两眼在水面上扫视。“瞧,虾子!”忽然宁立喊了起来。我掉头一看,宁立已伸手扑到水里。可等他松手一看,虾子早跑了。宁立气得直跺脚。
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河中间有只小虾正慢慢地向前游着。好家伙,这次非抓住你不可。我想了想,就把塑料袋张大了口,用右手拿着,悄悄地放进水里,放在虾子身后,左手猛地向虾子头部一抓,虾子吓了一大跳,飞快地向后一缩,我左手抓空了,可是小虾却正好钻进了塑料袋。“哈哈!抓住了!”我高兴地把袋口一捏。
一石激起千层浪,放学后,几十个孩子都去捉虾、写虾了。没几天,《捉虾子》《喂小猫》《放鸽子》《逗母鸡》《养蝌蚪》……一篇篇清新活泼的日记送到了我的案前。
这是一次成绩喜人的作文训练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着力培养了学生观察、表达的浓厚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某种知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个性心理倾向。在作文教学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学作文对社会、对自己的意义,而且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其在作文的整个过程中有着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上述的作文训练活动中,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怎样被培养起来的呢?
“迁移”在这里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指出,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尚未明确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将他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使他满怀兴趣地投入学习活动。4个小调皮放学以后结伴前去抓虾,兴致极高,被同学向老师汇报后,本以为要挨批评,而老师却出乎意料地让他们再去抓一次,并要求他们“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讲给我听听”。这就将他们对“捉虾”活动的浓厚兴趣,逐步迁移到“观察‘捉虾”的活动上,迁移到“思考‘捉虾”的活动上,迁移到“口述‘捉虾”的活动上;进而,又通过启发、诱导、鼓励,“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向全班介绍”,将兴趣迁移到“写‘捉虾”的活动和交流日记的活动上。这4位学生在全班朗读日记,又激起了更多的学生对“捉虾”活动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兴趣,并由此逐步迁移到观察、思考、说写“喂养、逗引其他小动物”的活动上。
在这一系列实践、观察、思考、表達的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兴致勃勃,正是被因迁移而不断产生的自身浓厚的兴趣所推动。
在上述训练过程中,兴趣为什么会逐步迁移,新的兴趣是如何一一产生的呢?
所谓“兴趣迁移”,实质是兴趣的发展转化。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的,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需要。当学生有了某种学习需要时,他们才会相应地产生某种学习兴趣,从而努力去接近它、探究它,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
满足了某种需要,产生了愉快的情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结束。在学习活动中,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常常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于是,原先的兴趣也就会随着需要的发展而发展,新的兴趣就相继产生了。
从上述“捉虾”及观察、思考、说写“捉虾”的一系列活动看,学生原先只是趋向于“捉虾”活动的有趣。当我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再去抓一次”时,我提出的种种问题和要求,使他们对自己喜爱而又不甚了解的事物,从内心产生一种认识的渴求。为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圆满地回答老师的问题,需要演变为观察、思考“捉虾”活动的动机,从而产生浓厚的观察、思考的兴趣。
通过观察、思考,学生对“虾”和“捉虾”的认识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他们的内心逐步萌发了倾吐认识和感受的需要。这样,原先“捉虾”的兴趣,观察、思考“捉虾”的兴趣,就随着需要的发展而发展,逐步转变为口述“捉虾”的兴趣。进而,我的鼓励、引导使学生“鸣发感兴”的需要得以满足,他们又产生了在集体中“表白”、交际的愿望和渴求得到赞扬、肯定的威望的需要,写“捉虾”和宣读日记的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观察、思考、表达“捉虾”逐渐产生了特殊的爱好,有了一次次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们的兴趣也已经不再限于“捉虾”活动本身如何有趣,而是越来越把老师提出的观察、表达的任务要求(学习目标)作为兴致勃勃的追求对象了。
教师的任务就在于顺应学生兴趣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他们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组织作文训练活动,巧妙地运用迁移,着力激起他们观察、思考、表达的兴趣。
为此,我总是要求自己深入到学生中间,深入到学生心灵中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些事在成年人看来是乏味的、枯燥的,可是在学生眼中却是最要紧的,充满无穷的趣味的。要知道,对于刚刚涉足生活浅滩的小学生来说,对生活的汪洋大海和激流险滩,他们还缺乏实践也无法理解。他们能看到和能产生兴趣的,往往是浅滩上活蹦乱跳的小鱼虾和那些外观绚丽多姿的海贝壳。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的作文训练不妨也从这里起步。因此,凡是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的事物,只要是健康的,就可以敏锐地抓住,并顺势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描述,让学生在观察、记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的实践中,逐步对观察、写作产生兴趣。
其次,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着力促使兴趣迁移。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儿童因内容新奇有趣而积极投入观察、说写活动时,他们的兴趣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是由客观刺激而引发的认识倾向。它为时短暂,对观察、说写来说,仅仅是学习活动的始发动力。这时,他们的学习(观察、表达)仍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我们在组织作文训练时,既要设法使学生维持这种初始阶段的兴趣,更要努力促进兴趣的迁移——使学生形成新的兴奋中心,使兴趣逐步向高层次转化。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发展主要是以求知欲和成功为动力的。因此,当他们的作文(观察、思考、表达)欲望产生以后,教师应热情鼓励,使他们在各自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获得相对的成功。成功带来的喜悦能使他们产生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增强学习信心,促进需要的转化发展——由不自觉的好奇心向求知欲转化,由浅层次的感官满足向深层次的精神需要(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威望需要、审美需要等)发展。如前所述,随着需要的发展,较高层次的作文兴趣也就逐步形成了。
实践和研究表明,这种从鼓励引导学生观察、说写最感兴趣的事物、活动入手,想方设法,促使兴趣迁移,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做法,符合儿童兴趣产生发展的心理规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或中高年级的“中下”学生尤其具有实际意义。
三、 激发自求了解,拓宽作文兴趣——参观动物园的启示
动物园是小学生神往的地方。那顽皮的小猴,威武的老虎,凶猛的苍鹰,潇洒的白鹤,美丽的金鱼,呆笨的黑熊,雍容华贵的孔雀,伶俐活泼的黄莺……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形态怪异,有的鸣声奇特……在他们眼中,一个有趣的动物就是一个神奇的童话,寄托着他们幼小心灵的梦幻。他们看不够,听不够,说不够。尤其对那活蹦乱跳、神奇滑稽的猴子,孩子们兴趣最浓,看啊,笑啊,撵他们也不肯走。作文时,引导学生写“参观动物园”,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写,情趣浓烈。
但是,我发现,在一次次参观动物园的活动中,学生感兴趣的总是老虎、孔雀、金鱼、海豹……在全班参观后的日记、作文中,几乎每次都有一小半的学生写神气活现的小猴。至于骆驼、蟒蛇、土獾等一些色彩灰暗、形态一般、怕动爱静的动物,学生大多不感兴趣,日记、作文中也很少写。显然,限于生活实践和认识水平,他们的兴趣范围不广,兴趣层次不高,所感兴趣的往往还只是一些外部特点鲜明、直观刺激强烈的事物。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在学生的生活中,有不少诸如“猴子”之类令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也有许多诸如“骆驼”之类他们不感兴趣的事物。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观察,说、写感兴趣的事物,运用迁移规律,培养作文兴趣。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鼓励学生写“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一味迁就学生原有的兴趣,则不利于促进学生兴趣范围的扩展和层次的发展,也必将影响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作文思路的开拓。
怎样使学生对他们不感兴趣的事物,逐步产生浓烈的观察、说写的兴趣呢?
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这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種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
于是,在又一次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时,我做了如下安排。
参观前,我向学生介绍了骆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功用。我说:“骆驼的本领可大呢!它能在大沙漠里走很长很长的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吃东西,不喝水。它的鼻子还能嗅出一里路以外的水源,人们用它在沙漠里驮运货物。边防军还可以骑着它在沙漠里巡逻打仗……它被称为‘沙漠之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这一讲,学生活跃起来了,强烈的惊奇感激发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骆驼那么重,在沙漠里走不会陷下去吗?”
“沙漠里风沙大,骆驼不怕沙子吹进眼里,塞满鼻孔吗?”
“骆驼长时间不吃不喝,它为什么不怕饿,不怕渴呢?”
“这么大的个儿能听人的话吗?”
……
对于学生的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启发他们在参观动物园时,带着问题仔细看看、想想、问问,自己去了解、发现,寻求答案。
这次参观时,情景一反常态。我没有要求人人看骆驼,但学生个个围挤在骆驼圈前,兴致勃勃地观察着、比画着,读着悬挂在圈前的说明牌,久久不肯离去。
“你看,骆驼的脚多大呀!难怪不容易陷到沙子里呢……”
“看见了吗?它背上的‘小山峰,软塌塌的,那叫驼峰,里面贮藏了许多脂肪。我爸爸说,这就是骆驼的养料仓库。”
“它不但眼睛能闭起来,鼻孔也能关起来呢,它当然不怕风沙啦!”
参观动物园后,20多个学生在日记中写了这位自己原来不感兴趣的“朋友”。下面是其中的一篇:
我们围在栏杆旁看骆驼。骆驼高大的背上驮着两座小山,全身披着棕色的毛。忽然,它向我们走过来了。它瞪着黑褐色的眼珠,四只大脚踩在地上,驼铃直响,真吓人啊!我吓得连忙往后退,它却低头吃草了。
耿熠一点也不怕,他抓了把草递到骆驼嘴边,骆驼和气地吃了。我和几个同学一起跑上去抓草给骆驼吃,它看看我们,也同样吃了起来。我这才知道,这个大个子并不凶,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是的,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听人说,它能在沙漠里行走,能一两个月不吃东西、不喝水,背上的“小山”就是它的养料仓库。人们用它在沙漠里运东西,边防战士还骑着它在沙漠里巡逻作战呢。
“讲骆驼、看骆驼、写骆驼”的实践表明,向学生介绍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讲一些有趣的科普小故事,揭示一些“新”的原理,激起学生的惊奇、思考、发问和自求了解的愿望,对拓宽和发展学生作文的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指出,世间万事万物的联系,它们的运动、发展和变化都是人的兴趣取之不竭的源泉。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阳光下活泼流淌的小溪,就在我们眼前。你只要走近看,它那清澈明丽的容貌,它那潺潺的声响就会吸引你,使你乐而忘返;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则如藏在大山深处的潜流,你得去探索、挖掘,才能发现它。这个探索、挖掘的过程本身就是兴趣最重要的源泉。就像爱因斯坦说的:“促使我从事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要懂得自然奧秘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而不是其他任何感情。”
从心理发展动因看,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这种需求,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尤为强烈。但是,只有当这种内心需求转化为愿望时,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火花,形成浓烈的兴趣、积极的态度。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儿童完成由“需求”到“愿望”的转化。
“讲骆驼、看骆驼、写骆驼”的尝试之所以成功,正是缘于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努力。
小学生原来对观察、说写骆驼不感兴趣,是因为骆驼的外部特征不如猴子引人注意。教师对骆驼习性与功用的介绍,使学生因惊奇而探究。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儿童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其过程可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对观察描述骆驼产生有趣的情绪)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带着热烈的情绪,使观察、表达的需求顺利地转化为内在的愿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描述骆驼的作文活动之中。
从一次次变“无趣”为“有趣”的类乎这次观察、描述骆驼的作文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通过介绍科学常识、讲科学故事,激发求知欲,促进学生兴趣的发展,开拓学生的作文思路,需注意两点:
其一,要从学生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在其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补充新的知识。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说,“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里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时,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面的稳定的兴趣”。太深或太浅的知识,学生都是不会感兴趣的。
其二,要重在启发学生质疑探究。强调质疑探究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地与事物进行生动的接触,在接触中主动去探索、发现,寻求答案。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愉快情感,这乃是唤起他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四、 重视作文课上的情绪生活
这是我执教的一堂作文课。
铃声清脆,老师健步走上讲台,抑制不住喜悦之情,眉梢嘴角漾满笑意,声音也有些变了:“读了同学们的日记,我非常高兴……”小结、称赞,热情灼人,“特别是张××同学,记叙了妈妈是怎样帮助他学英语的,写得很具体,很有感情。我为他有这样一位好妈妈感到高兴……”不同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文静的男孩,羡慕、赞赏、探询、惊讶……他的脸红了,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张××是怎么写这件事的呢?大家想知道吗?”
“想——”50多人喊成一片。
老师笑了,说:“好,让我们先看看究竟是怎样一件事。来,张××,就请你给我们把事情演演吧。”老师又请一位女同学,戴上眼镜,系上围裙,扮“妈妈”。课堂里沸腾了,喧笑、掌声,教室成了小剧院。“演员”和“观众”都分外认真。
“演出”后,老师要求大家仔细想想、分组说说:假如“我就是张××”,这件事怎么记?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一个个神采飞扬,兴致勃勃:有的描述“妈妈”的神态、动作、话语,有的根据张××的表现推测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接着,老师让张××朗读自己的日记,要求大家好好听听、比比、议议:写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同学们顿时静了下来,凝神倾听,继而热烈讨论,手臂举成了一片小树林。
最后,老师说:“我知道,你们都有爱你、疼你、关心你的妈妈、爸爸、奶奶……你们心中也一定珍藏着许多感人的事。听了发言,我觉得,你们也能像张××一样,把这些事写好。今天,我们就写一篇作文——《妈妈()我》。”老师在黑板上写好题目后,接着说:“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括号里填‘帮助、关心、批评……都行,题目中的‘妈妈也可以换成‘爸爸、公公、阿姨……”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乐得连声说:“这好写,这好写!”有的已迫不及待地提笔铺纸了。
第二节课下课时,老师收到了几十篇真挚感人、童心跳跃的好文章。
这堂作文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则是这堂作文课中始终充满着积极的情绪。
我们知道,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伴随着认识过程产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内心体验,实质上是人对周围现实与个体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对教师的教和其他同学的学产生一种“态度的内心体验”,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有时兴奋、愉快,有时沉闷、苦恼。不论谁上课,上什么课,莫不如此。从心理学角度看,情绪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情绪时时发挥着功能,可能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减力的。兴奋、快乐、满意,这些积极的情绪是人们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能点燃儿童智慧的火花,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驱使人积极地行动;厌恶、畏惧、不满,这些消极的情绪能降低人的活动能力,驱使人对学习活动采取消极态度,产生惰性。正如日本心理学家龙泽武文所指出的,“在促进儿童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
在上述作文課中,正是一些积极的情绪,有力地推动着全班学生主动地认真观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兴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十分重视作文课上的情绪,总是要求自己下功夫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情绪”,根据他们情绪的特点,努力激发积极的情绪,抑制消极的情绪,以促进他们作文的心理动因和能力的主动发展。研究和实践表明,在作文课上,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对拨动儿童情感之弦,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写作活动,具有心理学意义:
第一,“以情育情”。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作文课上“情绪生活”的产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特征,所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而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和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正如赞可夫所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而“教师要想得到儿童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如果教师情绪不佳,教学漫无目的,说话有气无力,他对作文课的冷淡态度很快就会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无精打采的消极情绪。这样的作文课,往往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学生不喜欢教师这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在教师的冷漠态度中隐藏着教师本人对作文缺乏认识或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的因素。因此,我要求自己上课时始终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做到春风化雨。比如,在上述作文课中,“抑制不住的喜悦”“漾满眉梢嘴角的笑意”,热情的话语,灼人的目光,因激动而“变了的声音”等都传导着亲切、真挚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产生了积极肯定、愉快振奋的情绪体验,从而诱发了作文的内驱力。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课堂上的热情应出于内心对学生发展的真心实意的关注、对作文教学真心诚意的热爱,而不是煞费心机、装模作样的“表演”。虚情假意是不可能抒发出真情实感的,而“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
第二,“以境激情”。情绪具有情境性的特征。环境是产生情绪的重要信息源之一。环境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师生心理沟通、情感融洽的特定的“和谐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激荡情感,体验情绪轻松、愉快的生活。心理学家指出:“小学生厌恶模式化,喜欢多样化;厌恶呆板、静止,喜欢变化、发展。”
因此,我总是采取多种方式去“以境激情”。比如,在上述作文课中,我运用“表演”再现生活情境,借助观察、感受、描述,以及组织朗读评析交流等方式,使得环境有情趣、多变化,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
平时,我还借助图画、演奏、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渲染情境。有时,我在作文课上现场作画,把事物的特点有意强调、适度夸张,指导学生观察回忆,启发学生想象、说写;有时,引导学生编谜猜谜,帮助学生捕捉、描述事物的特点;有时,辅导学生在作文课上或实验或制作或讲故事或说相声,演示模型、玩具,让他们在活动实践中观察、思考、感受、体验……在这样的课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有时,我还把学生带到室外实地观察,观察教室前的一棵树,观察校门口的一条街,观察草坪上的塑像、围墙上的壁画、平台上的鸽舍、天边的晚霞、操场上的晨雾……在教学需要且条件允许时,我现场就地进行指导。环境的变化往往使学生的情绪更高、更浓。
在实践中,我还体会到,运用“以境激情”应注意两点。内容上,教师应努力把作文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紧地联系起来。只有密切联系生活的情境,才能产生“触景生情”的心理效应。比如,在上述作文课中,张××同学的日记来源于与广大学生相似的生活实践。观察表演及后来的描述、朗读、讨论,都从不同角度调动了学生的“过去经验”。指导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去回忆、记叙自己的爸爸、妈妈……这就使新的作文训练要求很快对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课堂上产生肯定的态度和情绪。
手段上,要十分谨慎,要做到适时适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切鲜明的、非同寻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来看都是很诱人的,但是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都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实践和研究证明,教师讲课如果过分追求激动人心的、鲜明的、形象的东西,会使学生过度兴奋。如果学生大脑中的“情绪区域”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兴趣就会消失;学生的过度兴奋又将使教师不得不提高声调讲课,而教师长时间提高声调的话,会使听者大脑皮层进入某种麻木状态。这时,教师的话就很难进入学生的意识,学生听着这些话的声音外壳,却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驾驭课堂,要根据教学要求控制学生的情绪,使课堂始终充满积极的情绪。比如,在上述作文课中,当学生刚听说“表演”时,“课堂里沸腾了”,是一种兴奋激动的情绪;而后,“认真”地观看,则转化为平静的情绪;演出后,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了描述的热情;接着,教师安排朗读日记时,提出了“好好听听、比比、议议”的具体要求,又使得“同学们顿时静了下来”,“神采飞扬”的激情转为“凝神倾听”的平静情绪。在此过程中,适时产生的“激动”和“平静”的情绪,对学生的作文活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为营造积极的情绪生活,“以需生情”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命题。人的情绪与需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此,我总是努力使每节作文课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比如,在上述课堂教学中,我热情而诚恳的称赞鼓励,表演、朗读的设计安排以及灵活的作文命题,都从不同角度满足了学生的求成需要、求知需要和交往、倾吐的需要,对引起学生肯定态度,产生愉快、肯定的积极情绪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除了采取上述的一些措施外,我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中外作家、艺术家观察、创作的故事;经常创作、编写儿童生活小故事、语文知识故事、历史小故事、科学童话等,并讲给学生听,发表后赠给他们看;我努力给学生开辟发表“作品”的园地,经常让他们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习作,或在墙报上发表,或向大队广播站推荐;有时还编印日记选集,让学生感到作文不但是生活的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