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课程,“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其本身就具有审美性。语文学科的审美育人,既要彰显语文本身的特质之美,又要充分挖掘与“审美的人生态度”相关联的美育内容,并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努力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科审美育人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审美能力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明确指出,学校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将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笔者所在的东桥小学,以“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为抓手,通过主题教育课程、学科特色课程、体艺活动课程、研学旅行课程、舒心服务课程“五大”课程,着力重构小学美育。作为非艺术类学科——语文学科的审美育人,既要彰显语文本身的特质之美,又要充分挖掘与“审美的人生态度”相关联的美育内容,并在教学中有机渗透。
一、 语文学科的审美育人具有自生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其实,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课程,“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其本身就具有审美性。也就是说,审美育人本就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使命之一。一直以来,语文教材编写采用的是“文选为主”的方式,特别是现在的统编语文教材,所选文章绝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无论是写景状物类的,还是写人叙事类的,都体现了“文质兼美”这一特点,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具有很高的美学与美育价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
二、 语文学科审美育人的主要目标
(一) 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育即喚醒,“教育如同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学也是唤醒,唤醒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主动学习的态度,这就是审美。席勒认为,“美育即情感教育”。文学作品之美,美在语言所承载的丰富情感,美在文本所包含的深厚意蕴,美在读者所产生的个性化体验。语文教学应更多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视角去发现文本背后潜藏的美,激活学生的无限潜能,让阅读真正成为美的历程,让语文教学在真正指向儿童精神成长需要的同时,充分彰显审美育人的价值。
(二)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对客观事物表明具有倾向性的态度。它受个体已有经验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审美情趣关系到人的发展走向,关系到人是走向高雅不凡,还是走向低级庸俗。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理应发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一是要让学生形成审美自律,能够明辨作品的优劣高下,能够选择积极健康的读物,自觉抵制内容粗俗不堪的作品。二是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能够形成热爱自然、崇尚英雄、敬畏生命、感恩社会等美好品质,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三)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学科要着力培养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表达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四个方面。审美感受能力,侧重整体把握文本,形成基于审美直觉的阅读初感,包括对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审美鉴赏能力,侧重对文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进行分析辨识和综合评价,其实质是对文本内涵的深层次领悟,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审美表达能力,侧重将阅读领悟到的美,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呈现出来。审美创造能力,侧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审美创造,让学习走向智慧生成。需要指出的是,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割裂,它们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式关系。当然,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满足学生个体的审美需要,不断地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
三、 语文学科审美育人的教学渗透
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审美育人这一目标落地?笔者以为,教师首先要有审美的视角,要认识到审美育人这一目标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凭借教材中一篇篇文章的教学来实现。
(一) 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美育元素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延展性,决定了文本的理解需因人而异,是丰富且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文本有着不同的阅读策略和审美价值,为语文学科的审美育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教师要善于从审美的角度去解读文本,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体,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下面以常见的三种文体的解读为例。
1. 故事类文本的解读。
故事类文本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是学生最喜爱阅读的作品。解读时,应致力于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烘托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比如,解读《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要认识到神话故事想象之神奇,认识到它是通过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一壮举表达了人物个性的鲜明,有着崇高之美。要将普罗米修斯与众神之神宙斯、火神赫淮斯托斯进行对比,从而感受宙斯的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火神的委曲求全、胆小怕事。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在衬托、补白中,理解普罗米修斯的英勇无畏、甘于奉献。
2. 写景状物类文本的解读。
“一切景语皆情语。”解读写景状物类文本时,除了关注作品中描写的景物本身之外,还应该重点关注作者潜藏于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比如,《海上日出》作为一篇精读课文,安排在习作单元,解读时除了落实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之外,还要体悟作者内心意脉的流淌——对大自然神奇的赞叹和对美好光明的向往,而这种感情恰恰也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也是作者写就这篇经典的动力源。
3. 古诗词类文本的解读。
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解读古诗词类文本时,不仅要认识它在阅读积累方面的作用,还应该具有审美的眼光,感受其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以及在塑造心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不可替代性。比如,解读古诗《江雪》时,可重点聚焦“雪”这一意象,引导学生感悟寒江独钓的意境和诗人无比孤独的情感。通过想象、对比“千山鸟飞”“万径人踪”,洞悉一“绝”一“灭”的“藏雪”之妙,体会独钓的渔翁置身于“千山”“万径”这样广阔的背景之下,任寒风凛冽,孤舟渺小却岿然不动的经典形象。再细细吟诵,领略这首短短20个字的古诗的构思之精巧、诗情之浓烈、韵律之和谐。
(二)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实施教学
王一川教授认为,“审美体验是美感心理的积极建构和动态展开,是通往有意义的生命运动”。研究表明,阅读中个体的情感决定了审美对象的美丑定位和美学价值。文质兼美的教材文本,凝结着作者的丰富情感和人生感悟,因而,文本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审美体验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美感效应场,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审美直觉,激发基于自我认识的审美期待,逐步走向思维和情感的“最近发展区”,最终到达“畅神”的境界。比如,教学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中理解诸小儿“竞走”与王戎“不动”形成的鲜明对比。然后通过采访,引导学生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王戎“不动”背后的聪慧。最后,抓住文本中的一个“唯”字展开讨论,王戎的形象就愈加鲜活起来。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学生就能读出或坚定或淡定或惊叹的语气,并且体验到文言文的美感。
(三)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夯实美育成效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语文实践,除设置“综合性学习”单元外,也要求在具体课文的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进而爱上语文、爱上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比如,教学《芦花鞋》一课,笔者除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内容如下:(1)你准备从哪个角度推荐阅读《青铜葵花》?可以从印象深刻的一次苦難经历说起,可以聚焦其中一个人物的形象,可以从人物关系说起;(2)你准备制作一份什么样的海报?提示:可以选择书中的一个故事或者为情节配上插图,可以选择一个角度写颁奖词;(3)选择一个片段,将其变为剧本的形式,对人物的服饰、语言标注建议;(4)根据剧本,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在班级组织评奖,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
四、 结语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学校美育,任重而道远。语文学科审美育人,我们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王一川.美学与美育(第二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王蓉,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凤凰园校区语文教师。泰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