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1,2]。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主要包括直肠和乙状结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年龄跨度较大,20~30岁年龄段患者最为常见[3]。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4,5]。美沙拉嗪、地塞米松是两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但是关于二者联合应用的研究笔者所见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中使用地塞米松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美沙拉嗪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美沙拉嗪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3.6±10.6)岁。联合治疗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4.1±10.3)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并经病理学、结肠镜检查确诊。
1.2.2 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全患者;对本文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衰竭或功能不全患者;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2组均使用维持电解质、液体平衡等常规治疗。美沙拉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饭后用温水吞服,3次/d,1 g/次;联合治疗组在美沙拉嗪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地塞米松5 mg混合1 00 ml 0.9%氯化钠溶液,加热至37℃,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20号肛管,将其插入患者肛门内20 cm,对患者进行灌肠处理,1次/d,睡前进行,灌肠液需在患者体内保留4 h左右,连续灌肠3周停止1周,美沙拉嗪肠溶片用法用量与美沙拉嗪组保持一致。2组患者均治疗8周。
1.3.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6、IL-8、TNF-α水平:抽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在抗凝管中保存,之后使用转速为3 000 r/min的离心机,离心处理20 min,放入洁净的EP试管中,分离上层血清,在-80℃环境中保存,待用。采用50 mmol/L碳酸盐包被缓冲液将抗原进行溶解,浓度为10~20 μg/ml,在96孔酶标板中加入100 μl/孔,4℃过夜保存。第2天舍弃包被液,采用PBST洗涤3次,每孔中加入1%的150 μl BSA,在37℃环境中封闭1 h。之后采用PBST洗涤3次,在每孔中加入100 μl不同倍比稀释度的血清,加入对照样品,37℃孵育2 h。采用PBST洗涤5次,加入100 μl,稀释后的HRP标记的二抗,37℃孵育1 h。PBST洗涤5次,之后,使用显色剂显色20 min后,在酶标仪上读取A405吸收值。
1.3.4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疾病活动指数:比较2组患者腹泻、血便消失时间。根据患者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带血情况、以及体重下降率对患者疾病活动指数进行评分,单项最高分为3分,总分越低说明患者疾病活动越弱。见表1。
表1 疾病活动指数评价标准
1.3.5 生活质量评分:使用SF-36量表[6]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SF-36量表共由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8个维度构成,每个项目维度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计算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平均分,并进行组间比较。
1.3.6 疗效评价标准: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成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肠黏膜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发现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肠黏膜炎性反应减轻,静脉血IL-6、IL-8、TNF-α及T淋巴细胞亚群得到调控接近正常水平;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3.7 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胃部不适、头痛、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出现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美沙拉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IL-6治疗前治疗后IL-8治疗前治疗后TNF-α治疗前治疗后美沙拉嗪组169.33±26.57135.74±21.71263.66±29.51213.55±25.4162.39±8.7331.62±5.34联合治疗组170.52±25.6390.66±19.53261.75±28.78162.59±22.3762.55±8.6717.52±4.06t值0.2310.920.3310.640.0214.86P值>0.05<0.05>0.05<0.05>0.05<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水平
组别CD3+治疗前治疗后CD4+治疗前治疗后CD+8治疗前治疗后美沙拉嗪组48.33±4.7855.33±5.2223.47±3.0527.07±3.3138.52±3.6332.11±3.25联合治疗组47.86±4.8262.73±5.5723.51±3.1032.08±3.5438.49±3.6126.14±3.06t值0.496.860.067.310.049.46P值>0.05<0.05>0.05<0.05>0.05<0.05
2.3 2组患者腹泻、血便消失时间、疾病活动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腹泻、血便消失时间均低于美沙拉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及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均出现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出现上升,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低于美沙拉嗪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美沙拉嗪组(P<0.05)。见表4。
组别腹泻消失时间(d)血便消失时间(d)疾病活动指数(分)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治疗前治疗后美沙拉嗪组6.19±1.125.41±0.967.53±1.054.73±0.8655.98±5.3360.22±5.46联合治疗组3.64±0.863.22±0.757.49±1.022.31±0.7755.95±5.3164.85±5.53t值12.7712.710.1914.820.034.21P值<0.05<0.05>0.05<0.05>0.05<0.05
2.4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美沙拉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疗效比较 n=50,例
2.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美沙拉嗪组,但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50,例
目前,药物治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式[7]。美沙拉嗪是一种广谱的水杨酸类药物,临床常应用于节段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8]。王欣等[9]研究表示,使用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患者肠黏膜炎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达到保护肠粘膜的目的。本研究中使用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与上述研究结论保持一致。地塞米松是一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抑制免疫反应以及抗炎的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地塞米松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加快了患者腹泻、血便消失时间,患者疾病活动指数也出现下降,说明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显著。
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性状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1,12]。IL-6、IL-8、TNF-α是较为常见的炎性因子。IL-6在人体中参与多种炎性反应和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还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提高其免疫功能,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体健康程度的提升,IL-6在人体的表达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并逐渐趋近于健康水平,这可能是由于IL-6可激活T淋巴细胞,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最终分泌免疫球蛋白,从而发挥作用[13,14]。IL-8主要的生物学活性是吸引及激活中性粒细胞,并释放一系列的活性产物,最终会导致机体局部的炎性反应,从而到达杀菌和细胞损伤的目的[15]。TNF-α能够介导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刺激这些细胞产生IL-6、IL-8等因子,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凋亡,使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活化,血管内皮合成纤维细胞合成集落刺激因子,从而使机体产生持续存在的炎性反应[1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下降,说明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抑制炎性因子IL-6、IL-8、TNF-α的表达,进而抑制患者肠黏膜炎性反应。
本研究发现,使用地塞米松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各项SF-36评分均出现上升,说明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进一步说明二者联合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使用地塞米松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加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