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情况导致的心肌坏死,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问题,在临床治疗中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通过冠状动脉血管的开通,有效控制心肌梗死的范围,缓解心肌细胞的凋亡速度[1]。而PCI术后容易发生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问题,而针对再灌注还没有完全明确发生机制,也没有理想的预防控制方法[2,3]。有研究发现,对PCI术后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防作用[4]。本次研究选择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治疗中对前列地尔的作用进行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5~67岁,平均(57.92±6.17)岁;病程5~42 h,平均(24.85±4.37)h;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2.71±1.23)kg/m2;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22例,高血脂5例;病变血管数量平均(1.94±0.75)个,其中病变血管为回旋支21例,左前降支10例,右侧冠状动脉9支。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4~69岁,平均(58.01±6.22)岁;病程5~43 h,平均(24.94±4.26)h;平均BMI为(22.66±1.21)kg/m2;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22例,高血脂6例;病变血管数量平均(1.91±0.73)个;其中病变血管为回旋支20例,左前降支10例,右侧冠状动脉10例。2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对急性ST段抬高型AMI的临床诊断标准[5];②年龄20~70岁;③均在入院后使用硝酸甘油缓解症状,之后行PCI手术治疗;④临床资料完整;⑤所有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入院48 h内选择溶栓类药物治疗的患者;②入组前6个月内选择PCI手术治疗的患者;③合并重度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心动过缓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④合并精神系统或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⑤哺乳期或者妊娠期的患者;⑥存在意识功能障碍等无法配合临床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首先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影像学检查,进行桡动脉或者股动脉穿刺,之后进行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选择计算机辅助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方法(QCA)对梗死病变血管(IRA)进行评价,PCI支架植入的标准为腔径>75%。在冠脉开通之后仍然存在管腔内部血流速度减慢或者无复流(TIMI血流分级不足3级)的患者,通过弹丸方式向目标管腔注入200 μg的硝酸甘油。在确定不存在再次血流的情况是非冠状动脉痉挛的问题。以2位以上高年资介入医师进行评价,确定不存在由于栓塞、撕裂、夹层以及其他PCI损伤导致的血流速度减慢或者不再流动等情况。
1.3.1 对照组患者在PCI治疗前口服阿司匹林(生产厂家为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61022718,规格为25 mg/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生产厂家为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J20180029,规格为75 mg/片),剂量均为300 mg。同时静脉注射肝素钠注射液(生产厂家为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2020505,规格为1.25万U/支)。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前列地尔(生产厂家为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84565,规格为5 μg/支)治疗,在梗死冠状动脉的远端注射,剂量为5~10 μg。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14 d进行TIMI血流分级评价与心功能检测。TIMI血流分级标准为:未出现灌流为0级,冠状动脉闭塞血管位置存在灌流而远端未出现灌流为1级,冠状动脉闭塞血管远端出现灌流,而灌流时间相比正常血管明显延长为2级,冠状动脉出现快速的彻底性灌流为3级[6]。心功能检测选择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方法,指标选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在术前以及术后4、12、24 h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对ST段回落、心电图恢复结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1 2组TIMI血流分级结果比较 2组患者术前的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指标比较 n=40,例
2.2 2组术后心电图ST段恢复结果比较 2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心电图ST段恢复幅度均较大,观察组术后4、12、24 h心电图ST段恢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比较 2组患者术前的LVEF、LVEDD、LVE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的LVEF、LVEDD、LVESD均相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LVEF、LVEDD、LVE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3。
组别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观察组59.18±10.4448.57±9.2435.31±6.19对照组45.28±10.5939.23±8.5624.43±6.08t值13.25129.15437.898P值0.0000.0000.000
组别LVEF(%)术前术后t值P值LVEDD(mm)术前术后t值P值LVESD(mm)术前术后t值P值观察组36.51±3.6857.48±3.2310.2930.00060.64±4.3446.15±2.277.9170.00046.98±2.7233.25±2.469.2610.000对照组37.19±3.7448.18±3.177.1260.00061.08±4.2944.23±2.189.9270.00047.26±2.6539.37±2.417.8580.000t值0.9277.4480.7736.1280.2255.116P值0.4180.0000.5360.0250.7930.002
AMI治疗的最有效方式是PCI介入手术,能够快速有效重建心肌的血运循环,恢复心肌血管的正常血液供应。而研究发现PCI术后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较高,部分患者在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后,仍然可能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而超过10%的患者存在无复流的问题[7,8]。所以,在PCI手术中选择有效的方案,改善微循环,避免血流速度较慢以及无复流问题的发生,是当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问题。
脂微球中的前列地尔,能够通过靶向治疗的方式直接针对病变血管进行治疗,减少了传统药物经由肺循环的灭活作用,也避免了全身性血管扩张而导致的血压异常下降问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9]。有临床研究证实,前列地尔可以有效减少整合素以及细胞间黏附因子的释放,有效缓解机体炎性症状,减少微血管的血栓以及无再流情况,还可以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效[10]。很多临床研究也发现,前列地尔可以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再灌注的室性心律不齐情况[11-13]。
TIMI血流分级能够对血流微循环状况进行直接的体现,本次研究中在PCI术前应用前列地尔,患者TIMI血流分级明显改善,表明前列地尔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心肌血液循环,对患者康复有良好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加入前列地尔治疗后,患者PCI术后ST段恢复幅度明显减增加,24 h内都保持了较大的幅度。表明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PCI术后的冠状动脉血流状况,提高血液流动速度,加强循环,与其他临床研究的结果相近[14]。而在术后14 d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中,前列地尔应用后患者LVEF、LVEDD、LVESD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常规治疗,表明前列地尔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负荷,减少心肌的耗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做功的能力[15]。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的血液循环,在PCI术前应用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辅助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心肌局部循环,有效避免心肌缺血以及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但是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在临床指标的选择上也不够全面,缺少其他血清指标的支持,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中不断完善,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