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彩霞
(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陇西 748100)
头位难产是指在分娩过程中,某些因素(胎儿因素、产力因素等)影响已先露出的胎头,进而造成的一种难产现象,以枕横位、枕后位难产较多见,其他胎头位置异常相对较少[1]。头位难产若未及时加以干预处理,极易危及到产妇与围生儿的生命安全[2]。为提高我院对头位难产的处理水平,提高顺产率,本研究尝试在部分头位难产产妇中开展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效果较满意,具体示下。
选择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共90 例,纳入产妇均为单胎,胎儿正常发育,胎心监护(NST)评分≥9 分,且无骨盆狭窄、伴严重妊娠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以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等问题。按照1:1 比例随机归为两组,A 组45 例,年龄20~35 岁,平均(27.52±4.38)岁;孕期37~42 周,平均(39.46±0.73)周;B 组45 例,年龄21~35 岁,平均(28.05±4.51)岁;孕期37~42 周,平均(39.52±0.76)周。将A、B组的基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P>0.05,有可研究性。
A 组接受常规助产护理,包括心理教育、体位指导以及辅助生产等。B 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徒手旋转助产,操作前嘱产妇排空膀胱,常规对外阴部进行消毒与铺单,同时检查产妇的会阴部,以明确宫颈扩张程度、胎儿具体位置和骨盆内径等。在膀胱截石位下,借助产妇宫缩形成的压力,助产士迅速将右手伸入阴道内,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握住胎头,待宫缩发动时将其缓慢旋转为枕前位,完成后静待2次宫缩,再于枕前位下固定胎头,指导产妇往下发力,以加速胎头下降,3 次宫缩后观察胎头衔接是否良好、脐带有无脱垂等现象,确认无误后,通过手部对胎头的下降趋势进行感知,了解到胎头无回转倾向后,抽出右手。片刻后复查胎头位置情况,若出现异常,可再次按上述步骤旋转胎头至枕前位,并继续检查胎头位置情况,若仍出现异常,则需改为阴道助产或剖宫产。
记录两组的分娩方式,包括顺产率、剖宫产率与阴道助产率,记录两组的活跃期时间与第二产程时间,同时统计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与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
将此次研究的计数、计量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 程序中处理,具体通过卡方与t完成检验,卡方检验结果输出显示为(%),t检验结果以()方式显示,P<0.05 说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 组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较A 组均明显占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记录结果[n(%)]
B 组产妇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较A 组缩短均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活跃期与第二产程时间的记录结果(,h)
表2 两组产妇活跃期与第二产程时间的记录结果(,h)
B 组出现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与产后出血的概率较A 组降低均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母婴并发症的记录结果[n(%)]
头位异常会影响胎儿下降,增加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等问题的发生,严重时还可对产妇与围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传统临床针对头位难产产妇的处理一般推荐行剖宫产,以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但研究表明,头位难产经剖宫产手术治疗后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从而使产妇的产后恢复延缓[4-5]。
徒手旋转是采取徒手对胎头位置进行纠正,以促进胎儿娩出的一种助产手段。目前,徒手旋转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产科临床,其通过将枕后位或枕横位的胎头旋转为枕前位的方式促使胎儿下降,能够推动产程进展,使胎头经骨盆最小径线顺利通过,有效避免了剖宫产术对产妇造成的损伤[6]。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对头位难产产妇实施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有可行性,能够保障产妇正常分娩,提高顺产率[7-8]。本研究中,B 组产妇在助产护理中开展徒手旋转后,该组的顺产率较A 组明显增加,而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同时B 组产妇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也有明显的缩短,出现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与产后出血等母婴并发症的概率也有明显的降低,与相关研究论述的观点基本符合[9-10]。
综上所述,对头位难产产妇应用徒手旋转辅助分娩,能够促进产程进展,提高产妇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并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整体助产护理效果更理想,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