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凤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看似简单的教学方式,却需要教师对文章有着充分的把握,也更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教学中启迪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8,A,G623.2,G252.17,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200-01
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小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去博览群书、去翻阅工具书、去探索、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感性认识能力。即对文章表面的理解能力。读过一篇文章,能弄懂词、句所表述的意思,知道文章是什么体裁、写的是什么,能对所写的内容进行复述。这种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满足于此,是读不好书的。内在关系的理解能力,是指精读文章后,能理清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各种关系,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和把握语言的深层含意,善于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隐含的“言外之意”,知道文章为什么这样写。阅读如果不具备这种深层意义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中心,不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没有真正读懂文章。
理解能力,即评判能力。能对文章进行认真的评析,能考察其真实性,能判定其是非曲直。就是说不盲目读书、不迷信书本。阅读时,能在全面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对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不使看书的头脑成为作者思想任意驰聘的跑马场。能品味作者的优劣:看到佳处,能道出其中的高妙;发现缺陷,不为其错误迷惑。即能鉴赏,又能批判,从而真正在阅读中增长学识。
二、培养学生创造力
读过的东西经过思维的过滤,融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并能因此生出新意。从阅读中生出新意,就是能活读书,跳出书本的范围,从书中走出来。对作品的理解能同现实生活相联系,把书本知识同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相沟通,善于触发联想。如读这篇作品能联想到以往读过的其他作品;见到这种技巧能想到另外的方法;学这种知识,能联系到別的知识;由此种文体延及到多种文体;从书本上讲的情景联想到自己感受到的某些情景等等。这样就能将死书本化为活材料,由旧知识生成新思想,不至于成为作者思想任意驰聘的跑马场。
这些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对所读的内容由浅入深的感知过程,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起始阶段,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朗读指导
朗读是阅读的最基本方式,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不仅要根据“实践第一”原则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更要注意因文而异,适时、适度地在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上给予指导。从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重音是体现文句意思的重要手段,一个句子中的重音位置不同,它的意思也不相同。同样一句话,重音处理不一样,就体现出不同的意思。重音应该怎么朗读呢?最常用的方法是气息强些,音量大些,声势足些,但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内涵的丰富性,因此,重音朗读的方法也呈多样性,有的可以加强音量,适当拖长音节,一字一顿,有的也可以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达到目的。
朗读时语调是表达句意和情感的调子,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来决定的。语速和表达思想感情也有密切的关系。它应根据课文的内容来决定,文章不同,语速也不同,即使同一篇文章,因内容不同速度也有快慢之分。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应找准培养语感的着力点,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提高语言感悟的能力。
四、注重词语理解
理解词语技能的训练:“词是句中最小的、能独立使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的理解不仅是识字和句子教学之间的桥梁,而且可以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对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均有重要作用。例如词意、词性等的理解以及它们的用法,在词意理解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变换句式、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语;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词语理解的方法,进行理解词语的练习。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当今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重点,使学生在能够正确分析文章情感基调的基础上积累语言词汇,并能够适当地将其应用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之中。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再创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姚志成.情境创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教育评论,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