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美仙
1李善明的汝瓷作品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玛瑙为釉古相传”,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其釉色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随光变幻,杯体滑腻,温润古朴,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景德镇是一个包容性相当高的多元城市,但是做汝瓷还是有点剑走偏锋。用李善明的话来说,作为一个“景漂”,他是一个湖南人跑到景德镇做河南人的事情的人。
今天的人们对汝窑的地位,大概一句话能够拎清。根据最新统计,汝窑器传世为93件,可以统计的分布于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国外流传约3至4件,另外,马未都观复博物馆私人珍藏一件,可谓稀物为贵。乾隆在其收藏的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的底部题的款识:“火气都无有葆光”,意思是虽年代久远,没有了出炉时的火气,但是瓷器所附载的光泽度却是十分宜人。
2李善明的汝瓷作品
李善明19歲开始接触陶瓷艺术,慕名来到景德镇,从此开始十几年的陶瓷创作生涯。在瓷都阅尽人间“瓷”色后,惊鸿一瞥,他迷上了传奇的汝瓷,心手合一,臻于至善。李善明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出汝瓷釉上珐琅彩,以及薄胎不开片功夫茶杯等高难度作品,这工艺间的完美融合是前所未有的,是陶瓷界的一大创新。
李善明在景德镇新都的一个半山腰上拥有一间工作室,或者说,一幢房子和一个工厂,他打算把旁边的山头也买下来,带领团队共同制作汝窑器皿。练泥、配釉、器型开发、烧窑,他们坚持独立完成。
李善明还大胆尝试,成功创烧了汝瓷四大经典釉色——粉青、幻蓝、天青、月白,将当代汝瓷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月白尤为特别,而最惊艳的莫过于雨过之后的那一抹天青色,“每个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一样,但是天青色是舒适度最高的一类。”李善明以为的最正统的天青色,是青色中泛一点蓝。
3李善明的汝瓷作品
4李善明的汝瓷作品
5李善明在车间里检查素胎作品
和其他颜色釉不同,汝瓷在烧制20多年之后断代,至今已经没有配釉的古老方子可以参考,李善明需要自己研究和调配。天青色的呈现过程并不算顺利。为了靠近最真实的天青色,李善明不知道去了河南多少次,每次一待就是一周,禹州,汝州,平顶山……几乎跑遍了整个河南。他去博物馆看北宋的汝窑器,“它的器型、它的釉色,都代表了当时最极致的美学,是最好的参照物。”
他买了当地农夫在旧窑址挖出来的碎片,买了当地的胎土回来和景德镇的高岭土混合,自己调配釉水,自己打磨、提炼、过筛、沉淀。他的釉水方子里,放了氧化铁、多种木头的燃灰、石灰、草木灰以及玛瑙等共计二三十种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组合方式、用量的变化,都会直接反映在最终呈现的颜色效果上。
釉水因为氧化铁的关系呈现粉红色,随着上釉的次数增加,颜色逐渐加深趋近红色。这些釉料在1300度的高温里发生反应,天青色就会慢慢泛出来;因为玛瑙的加入,瓷在烧制过程中的玻化程度逐渐降低,润度和玉质感不断增加,瓷的口缘及棱角处,也会有暗暗的淡粉色隐现,柔美而神秘。这是一段美妙的过程,可是并不容易。在天青色第一次成功以前,李善明用了三五年,“那时候吃饭的钱都没了,就为了这么一件想做的事情。”李善明几乎花了他所有的积蓄,他所有的寄托,都聚焦在开窑成功的那一刻。
1李善明正在拉坯。
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拥有识别度,李善明觉得有必要加上一个标识,于是拿了自己名字里的“善”字,“意外地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甚至有人专门为了这个‘善字来买杯子。”
“善,吉也。从誩(jìng),从羊。此与义美同意。”《说文解字》里对“善”的解释即是如此,大吉。
除开不同釉色,李善明还把汝瓷和雕刻以及景德镇传统的青花做了结合。葵口和祥云纹是他用得较多的题材,相对其他雕刻,依据宋代美学的葵口显得秀逸而灵气。而他结合青花的目的,则是为了碰撞出新的景德镇印象。
李善明首创的天青釉薄胎,由于薄釉薄胎,容易烫杯,因此极为适合岩茶、生普,热气和香气一并窜入身体里。
天青色汝瓷之美,配上开片的裂纹,就会被时间记录,也会记录时间。开片是一段无法人为控制的过程,它的方向、长度、细密程度,都受到之前调配的胎土和釉水的膨胀系数以及烧制冷却过程中的收缩率的影响。制作者能够执行的,只有不断尝试,试胎土、试釉水,试图找出两者最佳的契合点,从而引导裂纹开合得更加漂亮。
2天青釉薄胎是李善明经过数年研磨而成,是行業首创。
李善明自用的茶杯,内壁的裂纹经过茶水的浸润,形成深色的印记;另一个刚用了一个月的杯子,也已经能够看到养过的痕迹。
李善明用自己的方式,把宋徽宗梦里捕捉到的朦胧惊喜延续到了近一千年后的窑炉里,让今天的人们感味道“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绝色来。不说沉重和沧桑,接受着所有的时间和光亮,或许,时代的辉煌和湮灭,在一抹天青色里,显得都很平常。
3天青釉薄胎是李善明经过数年研磨而成,是行业首创。
地址:江西景德镇新都陶瓷园二期靠椅山
4天青釉薄胎是李善明经过数年研磨而成,是行业首创。
5王金凯大漆首饰作品。
6王金凯漆画作品《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