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力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

2020-06-10 17:57郝翠李雯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郝翠 李雯

【内容摘要】地理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因素以及自然现象,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书本上的地理知识活起来。引入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让他们用地理知识看待生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知识的强大力量,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兴趣。这也是陶行知生活力教育理论对地理学科教育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生活力教育  初中地理  教学研究

引言

生活即我们熟悉的自然和社会,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是围绕着生活展开的,教学的本质来源于生活。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也应当注重生活对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指导同学们学习地理知识,体会生活本质,将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促进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一、陶行知生活力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组成部分。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就是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生活需要、生活实际为中心而展开。生活是教学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要在生活中体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社会,处处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当然也包括地理科学知识。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学习和体会各种自然现象,掌握技能和本领。因此可以说,社会就是一个大学校。而教学做合一,则说明这三件事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教导,离不开自身积极努力的学习,也离不开生活实践。朝着这三个因素共同努力,才能够成长进步。而生活力就是指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以及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朝这个方向努力,培养学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和成长。

二、生活力教育指导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用生活现象,构建启发式课堂

陶行知认为,学生能发问才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构建高效优质的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之中,用生活现象、生活内容去启发学生,逐渐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用创新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是比教授知识更重要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多去引导学生发问,而不是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一股脑将知识抛给学生,那样的教学毫无意义。只有激起同学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六年级的同学时,为了帮助他们养成用地理的观点去看待世界,应当不断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给同学们以启发,让他们对熟悉的世界充满好奇,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例如: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一年四季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我们生活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过夏天的时候,新西兰的学生却穿着大棉襖?用这些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和现象,勾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讨论探究。然后教师给学生以引导和启发,进入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学习之中,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

2.发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并融入到教学之中,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可以去调查了解本地著名的山川、河流、工业区、社区、商业区等同学们都能够熟知的地方。把这些本地的资源,与教材中那些遥远抽象的概念相结合,能够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改变地理课堂沉闷枯燥的氛围,作为乡土地理教学的资源。让同学们讨论本地区的时事热点类话题,讨论同学们家庭的选址,最爱去的游乐园,最爱逛的商场,爸爸在哪家工厂工作。这些社区、商场、游乐园、工厂的选址,有什么依据之处?本地的河流和山区有哪些特点?包括但不限于河流的流量、汛期,山川的高度、植被、特色生物群体。用这些同学们都能够接触到、了解到的东西,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反映地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让同学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真正让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回到生活之中。

3.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回归生活和自然

知识最终能够被应用到生活之中,特别是地理知识,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同学们进行社会实践和小组探究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利用能力。例如在教授同学们关于保护自然环境这方面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例如,去调查家乡河流的污染状况,了解垃圾场中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和过程,组织同学们去社区清理垃圾,美化环境。用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真正将生活当做课堂,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

4.实现“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切不可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所有的知识一股脑的抛给学生,那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所谓教学做合一,要求同学们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用生活中的实践案例去理解地理知识,用地理知识去指导生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将地理知识与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让同学们动脑动手。例如在学习自然地理时,可以试着让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地球仪。让他们在课前准备乒乓球、胶带、铁丝等材料,在课上指导同学们用这些材料做成一个地球仪。首先,画出地球的赤道,再将铁丝从南北极穿过作为地轴,然后在乒乓球上简单的画出地球的南北回归线,0度和180度经线,简单地画出地球的经纬网。这样一个简易版的地球仪就制作完成了。用这样动手实践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让他们对这方面的地理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5.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

地理知识考验着学生们的理解能力,需要同学们去认真思考和记忆。因此学习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当注重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用有趣的问题,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和探究地理知识。注重同学们课堂心理的引导,对症下药,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课堂提问环节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性的提问。有的同学对自然地理特别感兴趣,那么就多去提问他与之相关的问题,并不断加深难度,提高他对自然地理的学习程度。而有的同学对人文地理很有研究,对不同的区位选择,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方面,反应非常快,那么就着重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但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同学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切不可产生偏科的现象。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一些知识点薄弱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促使他们认真听课,集中注意力,真正补足自己的短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提问和学习之中。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注重同学们的兴趣激发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时,去引导同学们思考长江地区为什么被称作鱼米之乡?与它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自然地理区位支持?引导同学们去思考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力教育对地理学科教学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广大老师应当注重生活与地理学科的联系,充分开发和应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注重提高同学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毅博.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85.

[2] 吕玥.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探索[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7:42-44.

[3] 谢梅. 基于初中生“家国情怀”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福建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张店建桥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