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良好课堂氛围,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020-06-09 12:02刘雪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课堂氛围

刘雪燕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和关键阶段,如何让孩子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健康成长,是一线教师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将从教师自身素养、教师的引导方式、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机智四方面来论述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课堂氛围;引导方式;课堂管理艺术;教师素养

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对小学生的听讲情绪,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几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相互配合和合作的过程中产生的。良好的师生互动产生健康有序的课堂氛围,使师生置身其中,如沐春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呢?

一、在课堂中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互动,使学生乐于亲近教师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教师的情绪态度。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心理具有很强的暗示作用。 根据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在人类的学习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积极的情绪力量最容易引起共鸣。古语言:“亲其师则信其道。”一位品格端正,教态和蔼亲切,言辞生动幽默的老师总能轻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学生良好沟通互动,使学生乐于亲近我们呢?

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得社会以成绩的高低来给学生定性。学生被分为三种类型:优秀生,中层生和后进生。笔者认为,不管是面对哪种类型的学生,我们都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尽力做到因材施教。我们来拨开成绩的迷彩服,看到在成绩下面涌动着一颗颗感性的心灵。下面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谈谈在课堂中如何与不同类型学生互动,对他们进行塑造人格和品质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对优秀生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这类学生常常觉得“我是父母的骄傲”“我是尖子生”“我是天之骄子”……他们带着“成功人士”的标签,浑身散发出很强的优越感。在学习中,他们严于律己,认真专注,上进心强。同时,他们也天生敏感,自尊心强,经受不住批评和挫折。所以,对待这类学生,不可一味的表扬和歌颂,适当时候也得进行挫折教育,适时提醒,告诉他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告诉他们“生活不只是有远方,还要有诗一样的心境”。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经常提醒这类学生表现低调一些,不要总是光芒毕露,对回答错误或表现不如人意的同学多一些耐心和宽容,培养他们谦虚沉稳的品质。

(二)让中层生多一些“存在感”

中层生在教学中是属于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是教学中的“灰色地带”。这类学生不爱表现,在学习上不求成功,只求居中。他们自我要求低,求知欲不够旺盛,对老师态度不冷不热,甚至个别学生还希望老师不要关注到他(她)的存在。因此,针对这个群体的心理,我们要做的是逆其道而上。在课堂上,我们要有意无意中给他们多一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多让他们要总结发言,并在他们表现良好的时候给予中肯的评价,让他们明确感受到被老师关注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三)对后进生适当的“冷处理”

说到后进生的教育,这是许多老师教学生涯中最具有話题感的一个板块。这类学生通常是问题学生,他们背后站着无数个问题家长。他们的行为看似怪诞荒唐,令人讨厌和反感,但事实上他们之所以做错,原因无非是两个:一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刷存在感;另一个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好评却用错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当他们故意提出一些怪诞的问题或者做出一些荒唐的行为来扰乱课堂氛围时,请记住千万不要火急攻心,不要急于一下子就把他们“镇压”下去。笔者觉得,对待这类学生,不妨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故意忽略他们的言行,并释放一个明确的讯息:你没那么重要或你的方式没那么高明。在众人面前,我们不妨给他们一个台阶下,三言两语就把他们做的事轻描淡写地抹掉了,课后再找他们“秋后算账”,对他们恩威并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二、构建民主型的引导方式 ,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毫无疑问,教师是课堂活动中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课堂活动中的主体。课堂氛围是班级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气氛,通常是指课堂上某些占优势的情感和态度的综合状态。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教师的引导方式。创建合乎学生主体的引导方式,对于教师创设健康有序的课堂气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的主流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之间友好互动,团结协作,为集体争光;同时还能提升师生互动的水平,改变学生被动听,教师一味灌的陈旧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引导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

根据有关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独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在1939年曾研究了组织者的引导方式对其成员行为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当组织者是权威型的,小组气氛是紧张的、沉闷的,组织者在场时,成员服从于集体规则,集体如一盘散沙;当组织者是民主型的,小组成员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主动精神,善于合作,活动效果很好;当组织者是放任型的,小组气氛表现出无组织、无纪律、无目的的特点,成员的活动行为是被动的,缺乏合作,无责任感。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采用民主型的引导方式,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民主型的引导方式,不是指在活动过程中,一切由学生的喜恶来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是指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有的放矢分配教学任务,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认可,而不是教师强硬的要求和冷漠的对待。

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不要急于全盘否认,要仔细倾听,采纳好的意见建议,对不好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指正。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他们容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挫折,牢骚和不满,因此,我们不要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一味打击和批评他们,而应该认可他们的心理感受,给予温暖的鼓励。上述的教师活动均是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放低姿态,换位思考,不动声色的教育学生,在细微处润物细无声。

事实上,我们一旦放低了姿态,不再以独裁者的姿态来指挥学生活动,我们与学生的关系便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学生从我们这里获取到尊重和善意,正面的评价和温暖的鼓励,他们便会发自内心的信任我们,并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就是民主型的引导方式的魅力之处。最新研究发现,使用民主型引导方式的教师,即使离开活动小组,学生仍能积极学习,保持较高的学习主动性。这正是我们说追求的“无师胜有师”的最高境界。

三、善于运用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听讲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到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不再局限于通过阅读书本上的文字来获取知识。由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对于感官上的刺激比较敏锐。鲜艳的颜色,生动的画面,有趣的声音均能第一时间刺激他们的视神经和听觉神经,产生较强的冲击力。接下來,笔者以《山雨》一文的教学实例来讲解经验。

首先,笔者先简单介绍一下《山雨》的教学要求。《山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通过剖析作者如诗般的词句,做到学以致用。围绕这个教学目的,笔者进行思考:虽然雨天非常常见,但由于环境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和大多数家长忙于生计,没有闲情逸致带孩子去山中踏青赏雨,那么,笔者要如何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感官,随着作者的文字来真实的来一此踏青赏雨之旅,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作者说描述的山雨的美和神奇呢?

经过一番思考,笔者借助网络搜索,找来了一段《山雨》的声影视频。课前,笔者播放了这一段视频。当视频中的山雨从远到近播放时,有意识地按了暂停键,并顺势提问:同学们,你见过这样的山雨吗?它美吗?神奇吗?你能不能用一两个形容词来描述它呢?通过直观的感知山雨情景,把学生的心境自然而然的带进了有声有色的实景中去,同时巧设悬念,开启学生的感受之门,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不知不觉,轻松地接受了学习任务。

学生观看完山雨视频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时候,笔者给他们布置了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理解山雨一文的主要内容。笔者布置了三个学习任务:(1)找出雨前、雨中、雨后三个不同时间段山雨的特点;(2)找出文中你认为的最优美的词句,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或者分享你最欣赏的原因;(3)画一幅你心目中最美的山雨图。宋代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学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亲力亲为的学习探究,再加上笔者的适时点拨和总结,学习效率更高。最后,重新播放了一次《山雨》的视频,让学生拿起画笔,融入学习心得体会,绘制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山雨景象图。

四、运用教育机智化解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使学生乐于质疑

课堂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有关教育教学研究认为:“课堂氛围与教师的课堂管控能力密切相关。”由于学生千差万别,面对同一问题,理解不尽相同。当学生有不一样的见解,敢于提出质疑,甚至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时,我们不应该习惯性给于否定和职责,相反,我们应该感到宽慰。这正好说明了这些孩子有一颗纯净的童心,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驱使他们提出质疑,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我们充满善意的理解和正面的鼓励。

在《山雨》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进入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他们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和疑惑。比如,有一个学生学得不耐烦了,他举手提问:“老师,作者是住在山里的吗?为什么偏偏要写山雨?不写海雨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哄堂大笑,许多孩子立刻响应他的质疑,都附和着说:“是啊,雨有什么好写的?我们见过雨天,没觉得雨天多美,就是觉得很烦。”一时激起千层,瞬间课堂秩序马上乱成一团。笔者制止了大家的哄笑,让大家安静下来后,顺势抛出了另一个问题:“这位同学问得好!为什么作者不写海雨,而偏要写山雨呢?为什么我们平时不觉得雨天美,而作者却觉得山雨很美呢?还是山雨真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山雨在作者心中肯定是特别的美,作者才去写它。那么它到底美得有多特别呢,你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些形容词来告诉大家呢?”笔者的反问马上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课本上去了,而不再是嘲笑那位同学。由此可见,教师处理学生提问的艺术,充满智慧的反馈方式不仅能及时的护住孩子的自尊,还能激发学生潜藏的求知欲。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笔者被学生一幅幅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山雨》涂鸦感动。虽然这幅山雨涂鸦不是画得多么高超,但是画面从密到疏,从少到多,从浅到深的山雨生动的展示了每一个孩子丰富的感受力。这些作品的输出,让笔者看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语文教学教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美,还能通过感受语言的美培养出一个个想象力和创造力爆棚的孩子。

大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从侧面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求知欲旺盛,好学乐学且不知疲倦为何物的学生必定是一个身心愉悦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从无数教学细节中去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语文教学策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目,耳,口,心等感官的积极性;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把控课堂,化解尴尬的困境,使学生不怕老师的责难而敢于质疑和乐于质疑。

俗话说:“教学无细事,教无定法。”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己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入手,时常给自己“充电”和“保鲜”,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1]张宝.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氛围[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2).

[2]刘晓梅.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初中生情绪适应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柏凤岐.新时代班主任工作实践与研究[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13.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课堂氛围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兴趣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中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美术教学中的随堂欣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