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伯 韦淑萍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院校经济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贸易进出口的知识点及基本程序。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学生而言较难快速掌握。同时,国际贸易实务课中的专业术语较强,理论知识和方法较多,很多高职学生常因内容复杂单一而出现厌学心理。当前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如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构建符合高职学生学习需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优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混合式 教学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院校经济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越来越活跃。高等教育阶段对涉外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结构,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就业中按照国际规范办事,出色完成进出口方面的业务工作。当前,在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教学中,以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应用相对普遍,将传统教学实践和数字化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了扩充,学习资源得到了丰富,教学活动得到了开发,学习效果得到了优化。对比,本文就针对信息化教学背景的特点,以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探析信息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
一、混合式教学设计概况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就业需求,使人才培养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是现代工业革命的代表。各行各业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工作性质都悄然发生变化。新的职业结构也要求员工的工作任务不再是简单的重复的,而是延续的和整体的。新的工作任务应该项目化,每个项目与项目之间也应该是连续的。混合式教学即为通过采取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起传统教学优势以及智能化教学优势,让互联网平台可以随时的因材施教,不断的延伸课程的内涵,提升教学的效率。学生处于主人翁的地位上,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施展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对于工作场景进行深刻体会,同时融入场景角色。教师是引导者的角色,进行启发、监控以及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信息化教学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混合式教学而言,即为教师进行岗位工作技能、业务技能的有效分析,把岗位工作流程内相应的知识、技能进行分解,分解成混合式教学内容,实施工作项目、任务以及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师对学生展开引导,主要是以线上线下的智能化工具落实混合式的教与学,学生应该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同时整合起各项工作任务中涵盖的知识以及技能,确保形成完善的、系统的项目化工作,讓学生拥有岗位工作中相应方面的职业能力,结束学习整个课程内容以后,满足所从事职业的资质标准,进而达到零对接就业的目标。
二、教学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就是货物贸易进出口基本程序,具有繁杂的知识点,同时实践性较强,掌握的难度较高。同时此门课程内专业性术语较多,对于相关概念的讲解,需要教师花费较大的精力进行讲授,学生也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进行理解,因而课堂授课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因此,为改进该门课程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次的教学设计方案采取实际案例(制单审单模块)的方式落实教学设计,将教学过程、成效优化。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选取《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内项目十制单结汇中的制单审单任务作为实际案例探究。需要学生对于外贸单据的制作程序进行掌握,同时了解到各种要点,可以在独立状态下进行制作以及审核不同国际贸易结算方法中的单据,良好的学习制单审单知识,并且得到训练核查、计算、配单、制单、审单几个环节,课时设置为六课时为宜;其次,在教学目标方面,此模块的知识目标即为帮助学生对外贸单据的用途、种类进行掌握,并且了解到制作外贸单据的方法、原则以及审核的依据等。其中技能目标即为让学生可以在独立的情况下,有效的制作单据以及实施审核,素质目标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团队协作的能力,和较高的工作责任感态度;最后,在学情分析方面,经前导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了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采取层层递进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模式,应用受学生欢迎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工作。
三、教学的策略分析
第一,教学理念。此任务模块实操性较强,所以选取场景预设联合起任务推进的教学方法,采取混合式教学设计策略,即以线下教学情境、线上教学空间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工作。先依托于校企合作企业的国际贸易案例,建立起生动的制单审单的情境。然后应用游戏比赛的辅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度,采取互动游戏的途径将学生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另外,采取任务推进模式,形成翻转课堂,学生作为主体,创造寓教于乐的氛围,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处理问题,学习新知识。
第二,采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化手段完成教学过程。主要涉及到了制作课件、微信公众号发布微课、参考资源等,以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得实e学”混合式教学平台教学,以及应用Quizizz游戏化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仿真模拟采取POCIB 软件平台进行,Xmind思维导图软件对于知识框架展开梳理,落实课程总结,增加记忆知识的程度。另外,教学策略应用了游戏教学法、情境体验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等。
四、教学实施方法和教学反馈探究
(一)教学实施
首先,进行课前导学。正式的讲课之前,于得实e学混合式教学平台建立起相应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课前准备工作就是,课前一周经微信公众号,以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形式,推送此节课相应的参考资源、课件、单据范例等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于制作单据的程序、审核依据等初步了解。课前的五天时,设计校企合作企业的仿真国际贸易案例同时在得实 e 学平台发布,给学生布置任务进行制作单据,之后在平台传达。在课前的三天时,教师进行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同时在线答疑解难,将结果当作课堂实施的参考依据。
其次,课堂实施。此模块涉及到了六学时内容,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包括知识梳理阶段、仿真模拟阶段、讨论总结阶段。其中,在知识梳理阶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推送学习资料的回顾分析,联系起之前进行发布的案例,重点的梳理单据的种类、单据用途和制作规范、原则等内容,同时经Quizizz 游戏化教学平台融入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在仿真模拟阶段,通过POCIB 软件平台落实仿真模拟练习,以任务驱动法,指导学生制作单据以及审核,让学生进行实践,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实施情景模拟期间,联系起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学生采取有关专业知识把新知识内化于心;在讨论总结阶段,教师提出课程总结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第二阶段仿真模拟的演练结果,同时在得实 e 学平台进行发布讨论的结果。每一个小组出代表进行演示,提出本组的讨 论结果。然后教师补充和评论各组表现,总结制单审单环节出现的一些易错点,完成本次授课计划。
最后,课后提升。教师根据课后布置的任务,检查学生的完成的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于课件以及辅助材料展开个性化的推送。最后将资源生成二维码,方便学生进行反复的查看和学习。另外,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实践,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现实企业中的工作流程以及内容,拍摄实践视频,在得实 e 学平台上传,进行知识的建构。
(二)教学反馈
通过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案,明显的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改善课堂气氛,每次上课学生可以做到“有目的来、带任务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另外,也动态性的积累教学资源,更新教学的案例,采取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发展更顺应当今社会用人需求,学生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对接中将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结语:
高等教育阶段对涉外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结构,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就业中按照国际规范办事,出色完成进出口方面的业务工作。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院校经济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贸易进出口的知识点及基本程序,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学生而言较難快速掌握。同时,国际贸易实务课中的专业术语较强,理论知识和方法较多,很多高职学生常因内容复杂单一而出现厌学心理。近几年来,混合式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尤其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人才的发展需求产生矛盾,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学实效性较差。将传统教学实践和数字化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了扩充,学习资源得到了丰富,教学活动得到了开发,学习效果得到了优化,形成满足高职学生学习需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熊美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
[2]丁雪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时代经贸.2018(09).
[3]景卓.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国贸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02).
[4]王述芬,韩东,刘宁,杜茂宝.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J].科技经济市场.2019(11).
[5]赵芳.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
[6]朱莎莎.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