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新
[摘要]文章从揭秘建塔者的身份入手,学生从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到生成问题,根据线上线下提供的策略支持,通过民主协商,搜集、筛选和运用信息,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埃及金字塔的相关史学知识。
[关键词]问题导学;科学解谜;建塔者;活动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16-0074-02
笔者在教学世界历史的开篇《古代埃及》时,学生李某提出问题:我国的秦长城如今已成残垣断壁,为什么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能数千年不倒?这个问题涉及数学、物理和地理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有把教材“增厚”的需求,教师为其解答,何乐而不为?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上,笔者先用“万物终消逝,金字塔永存”的阿拉伯谚语进行导人,鼓励学生线上线下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课文第4页上的“相关史事”有胡夫金字塔的简介,学生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发现胡夫金字塔的建造运用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数学、天文学等学科知识。一是数字的蹊跷。原塔高约1.465 xl010,约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塔高的两倍除塔四个底边长之和,约为3.14等。二是塔的建筑技艺精湛。胡夫金字塔共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每块石头都按要求磨得很平,石头之间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这些数据是巧合吗?还是另有玄机?建造金字塔的技术从哪里来?金字塔是外星人所建吗?是地球上某个消失的文明所留下的遗迹吗?金字塔的建设者是被迫参加的吗?……
以上有些问题也许很幼稚,却闪耀着学生的思维火花,笔者不得不给学生的智慧点赞。
二、合作探究过程
(一)第一次活动课(学校科技楼一室,9月2日)
课题:寻找科学可靠证据,解“千古之谜”我参与
l.课前细准备,组内忙合作
课前,让学生自主收集材料,自愿组成探究小组。要求组内成员各自亮出观点,集中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筛选,由本组组长组织辩论,形成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是固定的,成员是流动的。
2.辩中明是非,论中活思维
[闯关规则]根据要求,设计情景,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评分标准]主题鲜明3分,语言表达2分,形象风度1分;由3个评委打分,总分累计。
[要求]根据视频或文字材料,由各小组设计修建金字塔的一个劳动场景进行表演。(小组学生表演结束后,由教师或特邀嘉宾点评,评委打分,记分员计分)
学生A组:埃及人建塔(希罗多德的观点)。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写道: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来源于西奈半岛,修饰其表面的石灰石,是从河东的图拉开采运来的。古埃及人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工地,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巨石沿斜坡上运,砌一层石,堆一层坡,逐层加高金字塔。我们认为希罗多德的观点可信。
学生B组:地球失落文明的遗产(柏拉图的说法)。我们不同意A组的观点,首先,希罗多德到埃及时,金字塔早已建成,他没有亲眼见到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勞动场景,因此,他的记述不一定可靠。其次,尼罗河流域树木稀少,该工程所需的大量滚木从何而来?根据柏拉图的“地球失落文明的遗产”说,我们至少能得出大西洲先民留下建塔技术的结论。
学生C组:火星人建塔。我组认为运用A组同学所陈述的建塔方法,今天的我们也难以复原金字塔。B组同学说的大西洲人有成熟的建塔技术,那为什么考古发掘至今对此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既然当时的地球人修建金字塔没有可能性,我们可以大胆推测金字塔是“火星人”所建,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可能存在和人类相当的高智慧生物就是佐证。
学生D组:太阳神的虔诚者建塔。我们倾向于A组同学的观点,但我组对A组同学的观点有较大修正。埃及的纸草文书上记载,古埃及人认为他们的法老是上天的神仙,若能为法老修建一架通往天堂的阶梯,那么在来世,法老就会保护他们。故古埃及所有出色的雕刻家、泥瓦匠、技师和数以万计的平民,他们都情愿倾其所能为法老修建金字塔。
教师:各个小组陈述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A组同学追根求源,B组和C组同学质疑求真,D组同学根据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的事实,大胆推断,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历史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在下节活动课《还原建塔者的真实身份,我们借考古成果来求证》上,我期待同学们有更精彩的表现。
(二)第二次活动课(学校三楼录播室,9月5日)
课题:还原建塔者的真实身份,我们借考古成果来求证
1.眼见为实,科学推断
课堂上,学生观看金字塔考古专题片后,以小组的形式继续讨论。
学生D组:今天,我们观看考古发掘纪录片后,只得出“石门后面还是石门”“石棺内没有木乃伊,没有任何陪葬品”的结论,它也更进一步证实了我组观点的正确性。五千多年前,吉萨高地应该是一个大工场,数以万计的劳工从埃及各地来到这里,他们的工作很辛苦。20世纪90年代,学者专家在吉萨高地上考古发现大小千余座坟墓,每座坟墓埋葬的死者属于同一个金字塔的建造者,这充分证明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古埃及劳工。
2.嘉宾点评,高屋建瓴
嘉宾:我倾向于D组同学的观点,我更期待A、B、C、D小组的同学们开展组际间的交流,发掘更新更有价值的“史料”,让我们的“历史解释”更具说服力。历史学就是在不断地寻求新的证据中得到发展的。
三、课后反思
(一)圈绕“问题”转,学生兴趣浓
笔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以“是谁建塔”作为切人口,以小见大,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对于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笔者用心捕捉、慧眼识别、借题发挥、积极转化。学生自己“捣鼓”出来的东西,可能存在着“瑕疵”,只要教师“沙里淘金”,他们就会倍受鼓舞,更加努力。
(二)既活又动,学研一体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与“研”的有机结合,方可达到准确地加工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和合理地拓展教材的效果。“既活又动”的活动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激情、向上的动力和创造的灵感。随着教学硬件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应随之转变,使历史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本次活动课的“研”仅停留在“格式粘贴”的层面,还应努力达到“意义粘贴”的高度。学生在部编历史教材的学习中,应通过不断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
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诞生。”我们要注重教学案例的问题建模和结论创新,长期坚持对部编教材中的史料进行拓展分析,使学生能通过学习增长历史智慧。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