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朝琪
以前我们认为的教学活动无非就是单纯地实现教材知识的迁移,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几乎占用整节课堂,学生只会拼命听,拼命记,然而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导致课堂高耗低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优化物理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精心准备的问题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可以迅速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于是我收集了一些平时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案例,诠释“问题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联系生活中的物理情境,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我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新内容教学中,准备如下问题设计。问题一:“刚从超市买来的水果罐头,可是瓶盖怎么也拧不开,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问题二:“妈妈从菜场买回来一些黄鳝,可是捉的时候发现很滑,怎么才能把黄鳝抓起来呢?”看似熟悉的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地科学猜想和动手实验,因为求知欲是学生的天性,一旦学生的这种欲望被老师激发出来,将迫不及待地主动走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巧设“问题链”,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模型
复习课是物理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型,也是我认为较难上的一种课型,特别是初三年级的中考复习课,他并不像新授课那样有趣,而更多的是担负着知识整理、查漏补缺的重任。因此复习课上下来,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教学内容容量大,教师疲惫,学生乏味,教学成果不显著。譬如我们在《浮力》复习过程中,如果整节课以简明的问题链串接各环节,可能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问题1:“设计小实验”中:“哪位学生可以将放置在烧杯底部的乒乓球以手不触碰到烧杯为原则拿到乒乓球?”大部分学生会想到利用水施加的浮力帮助实现。因此,可以迅速地完成浮力的定义、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的复习。
问题2:“动手做一做”中:“组织学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思考如何测量浸没在水中的小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快速复习求浮力的两种简单的方法——“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法”,并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积极追问。如学生在表述“称重法”的原理时提出公式F浮=G-F,追问:“你是怎样得到这组公式的?”学生自然会想到结合运动状态的受力分析在称重法中的重要意义;又如学生在表述“称重法”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时提出不但要让小石块静止浸没在水中,还不能碰触到烧杯的底部。再次追问:“为何要静止,为何不能碰触到烧杯底部?”学生思考回答完毕后,可再组织学生对触底的小石块进行受力分析,强化学生在解决浮力类问题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意识,为后面物体浮沉条件的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际上状态分析法就是称重法的特殊表现,拉力为0的应用。
问题三:“同学们在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的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有哪些?”借此强调溢水杯的使用方法、浸没条件的应用等。并自然过渡到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表达式,并追问“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式”,及时依据公式的特点归纳出运用的适用条件。
问题四:“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在不同类型的题目中如何选择?”先开展小组讨论,接着通过不同类型的例题强化训练,让学生学会选择出合适的求浮力的方法。如可提供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像,不设计具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收集信息求出尽可能多的物理量和结论,进一步帮助建构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归纳总结,程序性的提问,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电热器的多档功率》是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它考查了学生电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P=U/R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新课标的精髓。但是每次测试下来发现学生解答此类问题并不是可以做到思路清晰,更多地表现出思维的混乱。因此,针对电热器的多档功率运算我专门上了一节强化训练课,并帮助学生总结出一套自我启动的程序性问题,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1)开关有几种有效的使用方式?会形成几种电路连接方式?”“(2)依据公式——哪种连接对应的是高、中、低温档,你的理由是什么?”“(3)画出等效简图,你要在简图中标出哪些物理量?”“(4)你选择什么公式解决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我该怎么办?”按照这样的程序自我提问,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上形成较统一的思维方法,极大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从最终反馈效果看,确实效果不错。
当然,“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值得更深入的研究,特别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不同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保持适度的新鲜感,我想“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主体,不同的场合,也应有相应的变化,学无止境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