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2020-06-09 12:02张颖
黑河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有效结合初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张颖

[摘 要]教师在德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德育教育活动中,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及时了解青春期的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升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针对当前的德育要求,探讨如何有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

在初中生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德育是重点内容,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规范性与原则性的德育内容,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相对比较少,德育效果也随之变差。因此,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德育教育活动中,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及时了解青春期的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升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必要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一致的教育目标,其开设都是为了让初中生在未来能够对社会充分适应,同时实现全面发展,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康心理的必要前提是先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而进行道德教育也需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教师无论是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工作,都必须将初中生看成教育活动的主体,对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解,使学生能够充分挖掘出自己所拥有的潜能。将两种教育工作进行结合,可以使德育目标更加完整,德育更注重养成学生的三观系统,使其能够在充分了解社会规则的基础上,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质,德育的设置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但是其对于个体存在的问题并未充分关注。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对其进行补充,在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变化规律之间构建联系,通过道德行为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进一步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1.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德育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吸收德育教育内容。两种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1)教学目标相同

初中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基本一致的工作目标,主要对象都是初中生,最终的目的是确保初中生在今后能够全方面发展,无论是从政治规范、思想道德还是心理层面出发,都是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初衷基本统一。

(2)教育途径相同

教育者在落实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都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渗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从教育工作的本质上来看,德育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获取前提保障,实施德育工作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升华,只有将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3)教学内容有交叉性

两种教育在内容层面也存有一定的交叉性,主要是因为教育内容有较强的关联性,心理教师在帮助学生面对与解决一些心理层面的问题时,可以借助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对学生展开必要的引导,进而帮助其处理心理层面的困扰。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时,初中生也需要对思想问题进行梳理与化解,德育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当初中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出现思想困扰时,这种困扰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心理困扰,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与思想也有紧密的关联。

2.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教育范围、方法与内容方面均有差异,德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教会初中生处理各项人际交往关系,使初中生积极乐观地面对当前的学习与人际交往,以便初中生面对未来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过程和规划过程,本质上起到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而德育则是一种要求初中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理念形成一种良好的规范,这种规范可使初中生在思想和政治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多地关注初中生的个人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但忽视了初中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情况,也产生许多弊端。

理论基础的不同导致两种教育工作存有本质上的差异,当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失败或者进行得不够及时时,学生可能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情况严重时可能会精神分裂、抑郁,初中生在这些疾病中容易出现自杀的想法与行为;而德育不到位,学生可能会出现道德层面的错误,同样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虽然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因实践探索尚处于浅层阶段,还存在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具体包括:

1.思想偏差

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传统文化、当前的政策与形势、思想道德与政治理论等,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不多,初中生对于心理健康也不够重视,进而形成了思想偏差。有一部分学生直接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心理咨询,觉得只有心理存在问题的人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混淆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的概念,对心理咨询形成错误认识。因此,在进行教育时,需要教师围绕心理健康与德育课程的关系,引导学生,应对思想偏差。

2.体制欠缺

相比于成熟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广大初中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度和投入度都非常有限,甚至许多学校还没有理顺其管理体系、价值诉求等。尽管部分初中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其更多承担的是心理干预职能,忽视了心理教育职能。另外,许多笃信西方心理教育理论的工作者缺乏对传统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同,缺乏对初中德育工作的接纳和正视,甚至出现自我封闭的趋势,导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动力不够,对双方的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可行途径

1. 融合教育方法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互补性,可以通过结合两种教育系统的主要教育方法,来将其具有的优势呈现出来,德育系统中的常用教育方法有榜样示范、说服教育与集体灌输等,其缺少对学生内心的关注,削弱了教育实际效果,但是德育具有成熟完备的教材与教育系统。在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也各有不同,包括心理辅导与咨询、拓展性心理素质训练等。结合两种教育方法后,教师要注重道德教育的内化,可采取心理健康课程形式来传达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安排实践类活动,将心理健康理念渗透德育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用德育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心理实践与德育理论的结合,来让初中生形成更为强烈的道德认同感,学生可在德育课堂中展示出自己的情感需求与感性经验,优化德育教育的体验感受。

2.融合教育内容

初中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可以提升心理素质,具有更强的抗挫能力。德育教育工作本身存在社会性功能,其传递出道德规范、思想观点與政治观点等,内容上存在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在德育中的积极性较差。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引进到德育活动中,注重考查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增设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答疑与心理卫生教育等内容,使德育能够直接地服务于初中生,在德育中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3. 融合教育理念

教师需要积极地对教育理念进行融合,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可以形成教育效用,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初中生为本,充分尊重与关注初中生的需求,倾听初中生在心理与思想方面的困扰,以此提升心理素质,以更好的状态来应对无法预知的事件,学校应强化对教师的培训,补充心理学教育知识,聘用专业的心理教师,完善师资队伍。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对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更为健全的德育体系之下,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较高的素质,同时,还能对教育对象的潜能进行激发。初中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更新德育教育内容,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这样,德育的实效性可被有效突显,初中生也可获取质量更高的德育课堂。

参考文献:

[1]葛锦飞. 初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J]. 中华少年, 2018,(30).

[2]吴永韶. 试析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 新校园(中旬), 2018,(11).

[3]李月红. 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 教书育人, 2017,(26).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初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