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玉 邰剑青 闫士详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450000)
男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为前列腺癌,有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仅位列肺癌、结肠癌之后[1-2]。手术治疗为前列腺病变主要治疗方式,术前准确鉴定其良恶性,对指导病变合理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磁共振增强(DCE-MR)以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定中得到广泛应用,从生物学角度进行评价。有报道指出,DWI、DCEMR 与MRS 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上有部分重叠,故需多参数MRI 联合应用以增加诊断效能[3-4]。本文以110 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3.0T 多参数MRI 在前列腺病变术前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10 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纳入标准: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ng/mL;②影像学检查显示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具有手术适应证;③术前行3.0T 多参数MRI 检查;④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⑤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相关审批要求。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类疾病或者智力障碍,无法配合MRI 检查;②DCE-MR 扫描中由于直肠蠕动幅度大引起前列腺位置发生明显变化或者由于扫描基线不稳定影响到代谢物峰值观察;③入院前3 个月已经接受相关治疗。按照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n=52)与前列腺增生组(n=58),前列腺癌组年龄48~80 岁,平均(62.75±7.23)岁,体质量指数(BMI)(22.68±2.35)kg/m2;前列腺增生组45~78 岁,平均(63.02±7.28)岁,BMI(22.74±2.38)kg/m2。两组年龄、BMI 等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选择MRI 扫描仪,应用18 通道相控阵线圈,其中扫描序列主要为冠状位与矢状位FSET2WI、轴位FSE-T1WI 以及轴位压脂FS-T2WI、DWI(设置b=0.800 s/mm2)、DCE-MR 以及1HMRS。1H-MRS 扫描需于动态增强扫描前,定位于冠状位、矢状位以及轴位T2WI,对患者整个前列腺进行扫描,并在邻近常规设置8 条饱和带;采取二乙三胺五醋酸钆(Gd-DTPA)作为DCE-MR 造影剂,通过高压注射器从患者手背静脉注射,使用剂量0.1 mmol/kg,控制注射速率为3 mL/s。最后,在Siemens MMWpversion VE40 工作站予以图像后处理,主要包括可疑瘤灶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DCE-MR 所得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Ve)、容量转移常数(Ktrans)与速率常数值(Kep)、初始曲线下面积(iAUC);1H-MRS 获得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波峰谱线(CC/C)值。由两名经验丰富放射科医师共同讨论后确定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3.0TMRI扫描参数(ADC、CC/C、Ve、Ktrans、Kep、iAUC),并分析3.0T 多参数MRI诊断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9.0 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并以Kappa 行一致性分析,Kappa 值>0.4 为具有一致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前3.0T MRI 扫描参数比较:前列腺癌组ADC 明显小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CC/C、Ve、Ktrans、Kep、iAUC 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详见表1。
表1 2 组术前3.0T MR 扫描参数比较 (±s)
表1 2 组术前3.0T MR 扫描参数比较 (±s)
组别 ADC(×10-3mm2/s) CC/C Ve Ktrans(/min) Kep(/min) iAUC[mmol/(L·min)]前列腺癌组(n=52) 0.61±0.10 2.32±0.26 0.45±0.06 0.35±0.06 0.78±0.12 36.95±4.12前列腺增生组(n=58) 0.98±0.15 0.79±0.13 0.25±0.04 0.12±0.02 0.40±0.07 14.31±2.18 t 值 15.038 39.642 20.761 27.549 20.538 36.543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3.0T 多参数MRI 诊断准确性:与手术病理对照发现,3.0T 多参数MRI 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灵敏度94.23%,特异度96.55%,准确性95.45%,Kappa 值0.91,详见表2。
表2 3.0T 多参数MRI 诊断准确性
DWI 对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情况的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可通过ADC 值反映其具体状况。本研究显示,前列腺癌组ADC 明显小于前列腺增生组,与马立岩等[5]研究结论一致。主要由于肿瘤细胞异常增多,并且细胞核与细胞器比较大,胞质少,核浆比提高,对细胞内外水分子所处扩散状态产生影响。MRS 为当前唯一能够无创检测活组织相关代谢产物临床影像学手段,进行前列腺疾病检查时,主要观察枸橼酸盐、胆碱与肌酸,同时计算出CC/C。枸橼酸盐由人体前列腺上皮分泌同时浓缩,因而腺上皮内枸橼酸盐较多[6]。因为前列腺癌组织腺上皮被发育异常细胞替代,降低了其分泌浓缩枸橼酸盐功能,导致癌组织里面枸橼酸盐减少甚至消失[7-8]。胆碱和细胞膜合成以及降解存在紧密联系,癌组织细胞增殖速度快,胆碱含量较正常组织明显增加。DCE-MR 检查所获得的Ve、Ktrans、Kep、iAUC 能够定量反映肿瘤组织微血管生理学特性,其中Ve 表示容积分数;Ktrans 主要描述造影剂由微血管泄漏流至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快慢程度,检测结果取决于毛细血管渗透性与其面积大小、血流量;Kep可反映单位时间之中对比剂从组织间隙到达血管的量;iAUC 则为血流动力学初始曲线下面积的一个综合值[9-10]。本研究显示,前列腺癌组CC/C、Ve、Ktrans、Kep、iAUC 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表明MRS 与DCE-MR 能够作为MRI 检查重要补充手段,为前列腺病变患者术前良恶性鉴别提供重要参考。与手术病理对照显示,3.0T 多参数MRI 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灵敏度高达94.23%,特异度高达96.55%,准确性高达95.45%,Kappa 值0.91,表明3.0T 多参数MRI 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前列腺病变良恶性鉴别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前列腺病变术前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采取3.0T 多参数MRI,诊断准确性高,能够有效指导患者临床治疗,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