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建 马龙飞 李 娟
(焦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二区,河南焦作45400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考虑与遗传、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等有关,以慢性高血糖、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1]。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研究证实[3],细胞因子VEGF、IL-6、IL-18、TNF-α 等与DN 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雷公藤多甙具有抗炎和抑制免疫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多甙对DN 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本研究通过分析雷公藤多甙治疗DN的近期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DN 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DN 的诊断标准[4];②年龄40~70 岁,本次治疗前未接受过治疗;③具备基本沟通、理解能力;④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实质性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②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急性慢性感染、发热者;③合并精神系统疾病,存在认知障碍者;④不愿参与本研究者。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入组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41~69 岁,平均(55.71±5.36)岁;病程3~15 年,平均(7.51±2.90)年。观察组男25 例,女20 例;年龄20~70 岁,平均(56.13±5.35)岁;病程3~16 年,平均(8.06±2.9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及根据病情选用口服降糖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9.0mmol/L,同时给予口服厄贝沙坦片150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甙0.75mg/kg·d,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患者高血糖、蛋白尿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有效:患者高血糖、蛋白尿有所缓解,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免疫功能检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两组患者血样,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细胞所占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③细胞炎症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IL-6、IL-18、TNF-α 及VEGF 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0.0 软件分析和处理,临床疗效采取率(%)表示,行χ2检验,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独立样本和配对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χ2=4.444,P=0.03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 n CD3(%) CD4(%) CD8(%)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54.62±7.18 64.33±9.05 25.71±6.28 35.60±8.11 31.16±4.63 23.68±2.70 0.57±0.13 1.96±0.80对照组 45 55.12±7.17 47.29±5.53 26.02±6.26 23.80±5.75 29.93±4.64 30.42±3.04 0.62±0.12 0.71±0.33 t 值 0.331 10.778 0.235 7.962 1.259 11.120 1.896 9.690 P 值 0.742 0.000 0.815 0.000 0.211 0.000 0.061 0.000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和心电图均正常。
TNF-α 是DN 发病中的重要细胞因子,能够刺激肾小球内皮细胞产生并分泌多种黏附因子,并介导白细胞与肾小球内皮细胞黏附,在炎性因子产生和释放中具有重要作用;IL-6 是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其与TNF-α 均能够促进系膜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作用,导致肾脏系膜增殖,加速肾小球硬化;IL-18 是单核细胞产生的多效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IL-18 呈高表达,从而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IL-6,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炎性反应,导致肾脏损伤加重;VEGF 是促血管生长因子,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增殖,由于DN 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增厚,从而导致血管内外氧交换障碍,刺激细胞增加VEGF 的分泌,当VEGF 呈高表达时可促进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基膜通透性增高,尿蛋白滤过增加,参与DN 的病理过程。
雷公藤多甙是由雷公藤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抑制T 细胞及肿瘤细胞活性,发挥抗炎、抗免疫及抗肿瘤的作用,改善滤过膜的通透性。其作用机制为:减少抗原抗体复合物和细胞因子对肾小球的损伤,维持肾小球基底膜屏障的完整性,诱导系膜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系膜细胞和基质的增殖、VEGF 上调及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表达,达到抑制不可逆性肾小球硬化系膜损伤的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提示雷公藤多甙较常规治疗DN 的临床疗效更佳;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说明雷公藤多甙能够提高DN 患者的免疫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 及VEGF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雷公藤多甙能够降低细胞炎性水平,另外两组均未出现与药物不良反应,提示雷公藤多甙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对DN 患者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能够提高其免疫功能,降低炎性水平,且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