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霞
随着我校大学英语课时数减少(由原来的两年大学英语改为一年),而学生数量没有减少,班容量大,同时再加上我校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同,如文科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明显优于理科专业,而各专业中ISEC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低于非ISEC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虽然表面上教师的课程在顺利进行,但教师对学习者的理解掌握程度不甚了解,大多数学习者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鉴于上述情况,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在15年开始实施了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的实施与统教学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如: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及内在动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英语,也实现我校教务处倡导的1+2教学模式;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得到了15级及16级大学英语学生的认可,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模式调动了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口语表达明显加强,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正如(Simpson,1999)强调,形成性评价倡导一种“成功文化”,它重点放在学生作业或测试中的具体问题上,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提高的途径,学生能够确立努力的方向和方法。但是在将近两年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在教学秩序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参与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本文着重介绍分析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在实施形成性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语言测试的信度,一般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主要说明测试与评价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试者真实的语言行为和能力。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学生的期末成绩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而形成性评价的成绩占期末成绩的60%,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分析形成性评价的信度,即看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分数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如果学生平时课堂的各项学习任务分数较高,同时期末考试学生的分数也很高,说明该生的英语基础好水平高,这就说明形成性评价的各项任务设定及对应的评价标准是有信度的,反之形成性评价的信度不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2017级的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成形成性评价所给成绩的吻合度,判断形成性评价是否可信度高。见表1:学生的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分为三个级别:优秀及良好(80~100分),中等(60~79)和不及格(60分以下)。通过全校2017级一学期大学英语考试成绩分析表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价为良好以上即8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远远大于期末卷面成绩良好以上的同学,具体来说,平时成绩达到良好及优秀学生的比例是期末卷面成绩的1.6倍到5.6倍,如预科学生平时成绩80~100分的占33%,而期末卷面成绩其良好只占21%;教育科学学院平时成绩80分以上占78%,而其期末卷面成绩达到良好及优秀的同学仅占14%,平时成绩良好及优秀的同学是卷面成绩的5.6倍,同时从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可以看出,大多数学院学生的平时成绩为及格以上(除ISEC专业13%)平时成绩的不及格比例为1.6%,而在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中所有院系都有不及格人数,且不及格学生人数的百分比高达28%,同样,中等同学的平时成绩也远远高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从上面的平时成绩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认真完成课上课下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是得到教师认可的、满意的。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考勤、小组成果汇报、课堂讨论、自我反思、与主题相关的作文书写、课堂的参与度等。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期末考试当中,学生期末试卷的成绩不及格人数是平时成绩不及格人数的17.5倍,优秀的人数(90分以上)则为零。在期末的总评成绩中,由于有平时成绩的带动,90%的学生都能最终通过考试,但是可以看到总评60~69分的占到了几乎一半。从分析一学年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得出的结论不能够互相吻合,没有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平时成绩的信度较低。
表1 全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英语考试分析统计表
形成性评价如果运用得当,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教师的反馈语应以信息性、诊断性和鼓励性的评语给出,同时就学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Simpson,1999)。在对2017级学生“关于怎样对待教师对各项作业给出的反馈”问卷调查中,尽管72%的学生认为老师在平时各项教学任务中给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学习有帮助。同时由于班容量太大,例如以我所带的班级为例,老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外,每三周就要判一次学生的课文总结,五个班级大概300份作业。那也就是说每天教师需要判15篇作文,包括星期天,所以好多老师由于工作量太大而坚持不了。同时,教师还需对学生的普遍问题进行反馈,所以一篇总结老师既要看结构、语法基础知识,还要看学生的反思深度、是否有明辨性思维等。首先从作业角度看,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除了抓好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之外,还必须重视课外学习,但如此庞大的班级批改作业是个大问题,保证作业量会降低批阅质量,减少作业量会达不到语言练习的效果,所以有时会出现如下现象: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不能及时反馈,等学生再次受到教师的反馈时,学生已经对所提交的作业忘得差不多,进而对教师的反馈也不再重视。
形成性评价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需完成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学生相互间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及明辨性思维能力等。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课时量减少一半,一周只有一次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师在课堂需要完成形成性评价所设定的各项任务,100分钟的课堂既要有小组间的讨论、展示,同时有教师的反馈,再加上班容量太大,课堂的各项活动如果想要涉及大多数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就没有很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英语的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的应用等。同时虽然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基础练习供学生学习,但是因课堂时间有限,即使学生做了练习,教师也没有足够的课堂时间进行讲解。例如在对17级形成性评价的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反馈如下:我觉得我的情商变高了许多,但是英语方面没有进步很多,我觉得不如高中的做题量多,而且老师也不会系统整套题的讲解。我希望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老师上课多讲解一些四级题的做题技巧,因为就我而言,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过四级、考研。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能大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变得更为自信,并且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有了信心,对英语的兴趣也更高了,但感觉英语语法不如之前了解得清楚,只是懵懂状态,英语单词也记得不是很牢,可能是练习题、套题做得少,用到的语法单词少,整体效果就不太好。同时教师工作量大,且教学班级大,这给教师带来很大困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教师要设计出各种个性化的表格,进行调查,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而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班很大,一个班少则六七十个学生,这些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评价过程,所以为了实施各项评价任务,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堂上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讨论及展示,如小组互评、自评、个人作业展示、小组讨论辩论等等,尤其是现在的大学英语班容量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要想有效地实施形成性评价,就会占用课堂的大量时间,从而导致教师由于课时量的限制及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师很难在深度上处理教学内容。以我的课堂为例,我校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语法不理想,同时学生在写作时结构不了解,所以我在课内不仅要用大量的时间讲解语法知识,同时就学生科下的作文在课上要做详细的作文写作技巧的讲解,所有这些已经占用了大量的课内时间,而对于课文深度的讲解有时做不到。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必须有相应的语言活动和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但由于课上要做各做评价,老师无法对所讲内容进行深刻的剖析。鉴于上述提到的形成性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为了提高形成性评价各项任务的评价信度,首先评价应坚持多元多样的原则,坚持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存评价的原则,在评价内容上要坚持“结合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所以从大一新生开始,大学英语第一节课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等,还应该向学生详细的介绍过程性评价的概念、实施步骤及对学生的影响等等。针对我校各专业之间及本部班与ISEC学生的英语差别太大,在实施这项任务时,教师不能采用一样的教学模式,如英语基础好的班级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选择每单元的任务,但基础不好的学生只能从怎样提高英语基础知识为目的而确定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有自己的目标,对于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学生能够积极完成,并主动分析教师的反馈。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第一,利用专业技术机构或服务单位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便于付诸实施的教育技术评价软件或工具,使教师和学生在评价操作中尽可能减少差别。第二,对教师进行相关评价知识的培训,加强他们对形成性评价这一教育理念的认识,减少评价时的随意性。
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通过将近两年半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的实施,较以前的传统教学相比较,不论在教学秩序还是学生的英语兴趣和动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班容量太大及课时量的限制,使得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重点难点的深入讲解。我校学生由于高中英语基础不理想,大学英语课读写课程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模式时,学生虽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果没有教师大量的课堂讲解,学生很难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如果想要实施过程性评价,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必须实施小班教学,一方面教师能够实施形成性评价,同时能够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难度深度的讲解。实现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小班教学,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模式的教学,在改变课堂不参与不讨论现象的同时,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自主学习,同时通过大学英语读写课程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是统一的,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那么一样的教材难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因此大班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小班教学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减少,教师就会有足够的时间跟踪学生对反馈实施的有效性。
与传统非形成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更容易实施因材施教,更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学生也能及时发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在老师的指导反馈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形成性评价能够从不同的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