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2020-06-08 01:36王亚美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王亚美

【摘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成了推动教学改革的前提;而核心素养就是体现各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小学数学学科建设中,核心素养从学生的知识构成、能力发展以及情感塑造等层面都做出了明确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出发,探究教学实践策略,以期利用数学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5-0018-02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Core Literacy of Pupils in Mathematics

(Sanli Primary School, Shandan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WANG Yame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educating people has become a prerequisite for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core literacy is the basic idea of reflecting the value of educating people in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has made clear requirem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knowledge composition, 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shaping.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t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explores teaching practice strategies, in order to use the advantages of mathematics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Core literacy; Teaching practice;Promotion strategies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与定量分析,通过抽象概括形成理论与方法,进而实现实际应用的过程。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关键品质与必备能力的发展应该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在学科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以结合数学教学实践的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数学抽象强调的是从本质上对数学的抽象、概括。这一核心素养契合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年龄阶段,分析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并通过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例如,“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教师为学生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铅笔,请思考一下测量鉛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测量,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学生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也为接下来抽象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将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抽象探究、理解数学概念的“跳板”,促使学生在直观体验中逐渐形成数学抽象。再如,在“小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设计题目:0.44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其中两个“4”从数值与数位上来讲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在这一题目中,教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数位与数值的概念融合到同一题目中,引导学生在区别中抽象思考,提升思维品质。

二、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是指在问题探究中从一般现象归纳总结特殊现象,或者从特殊现象分析提炼一般现象的思维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直观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推理数学知识过程,进而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的锤炼。例如,教学“认识4”,教师为了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实物相联系,启发学生的逻辑推理,要求学生在课桌上摆出4根小木棒;通过观察,教师发现多数学生都是顺次排开4根小木棒,教师给予了学生肯定后,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小木棒摆出其他的形状;再次观察后,教师发现学生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教师结合学生这一操作,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即从特殊到一般的角度分析4的含义,突破思维理解的难点,促进学生的逻辑思考。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要求学生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侧重于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即通过数学题目测试学生的解答能力,忽视了学生自主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构建,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陷入机械、僵化的困境。对此,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建模过程,帮助学生在建模中学会举一反三,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依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建立计算模型,而旧知识的依托就是之前学过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师结合题目:256÷5=?与256÷50=?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复习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类比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模型,进而在两类除法题目中进一步总结,形成对除法法则这一模型的构建,促进学生建模思维的发展。

四、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中数与形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想象,在体验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等抽象概念的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思考。例如,教学“千克与克”相关知识,教师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借助生鲜超市中常见的价格牌,为学生展示鸡蛋、苹果、香蕉的重量,并利用重量单位加以标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思考作答:如何才能得到1千克的鸡蛋呢?学生纷纷回答“用秤来称重”;基于此,教师为学生展示了用电子秤称1千克鸡蛋的过程,并要求学生走上讲台提一提,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并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发展直观想象能力。

五、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运算可以说贯穿在数学学科的始终,同时是数学学科工具性的重要体现。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更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基于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如“10以内的加减法”“进退位加减法”以及“九九乘法表”等,并通过常规计算提高学生运算的熟练程度,促使学生掌握运算工具;指导学生掌握算理,理解每一个运算法则背后包含的逻辑关系,并感受数学文化,深刻数学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的口算、估算、简便运算等,强调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灵活的运算训练中强化能力;指导学生主动纠错。错题是一种重要资源,教师应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将易错题进行整理、总结,关注学生的纠错过程,促使学生在问题中反思自我,提高警惕;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应从细节入手,从计算方法到结果书写,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同时是大数据时代数學学科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结合大数据时代要求,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设计教学实践策略,促使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提取、分析、推断、得出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经历数据分析过程,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发展探究思考能力,进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七、结语

总之,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加精准而全面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对数学学科内容与形式的构建,分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向,并探索教学实践方法,进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霞.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20(06).

[2]江云.问题导向深度学习——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学习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