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08 10:35仲蕾
兰台内外 2020年5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

仲蕾

摘 要:如今数据密集型科研背景下,不同行业的正常运行都与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息息相关,数据可以作为支撑科研成果验证的重要参考值之一,不仅如此,也可以展现某一项单独的重要研究成果集结地。通过分析研究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现状,总结他们的可取之处,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坚实发展,提供了绝对意义上的分析与参考。本文从数据素养的起源发展出发,结合相关理论,选取国外高校图书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总结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推进数据素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汲取的经验,提出策略与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数据素养教育

当前的大背景是科研的数据密集型研究,数据素养教育的标准化服务,已由国外高校图书馆规模化的推出,目的在于深度发掘各类科研人员潜在数据需求。经过这些开创性服务,系统性的探索,逐步形成了雄厚的研究实力和相当可观的实践成果。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也进行了积极地推进,但国内的数据素养教育还不够成熟。本文的研究初衷在于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可取之处,为国内图书馆事业研究提供可靠的经验,使其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一、数据素养概述

1.数据素养的起源发展。数据素养是由信息素养的概念延伸含义而提出的。信息素养是早在1974年的信息产业协会上,担任主席的保罗泽考斯提出的。简单的定义的提出,出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它包括三方面,即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随着我国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容深入到各个领域,这正是时代更迭和发展的必然产物。经过时间的推移,人们重新归纳了先前的研究意识与研究态度,而后,开始重新针对科研领域下的数据素养,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含义。根据已有文献查阅得出,Schield在《信息素养、统计素养和数据素养》这本书中最早提出了“数据素养”的定义。

孟祥保在《数据素养研究:源起、现状与展望》 中指出,数据素养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其含义,数据素养需求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即行为、数据素养教育、数据素养影响因素、数据素养评价为。目的是完整的勾勒出理论框架的线条,展现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意义所在。缪其浩在《大数据时代:趋势和对策》中指出,同一事物的两面包含了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第一,数据意识是认识层面的问题。要做到了解数据的意义和价值,并且针对数据管理不善,可能出现的危害,做出防护措施。第二,数据素养是能力方面的问题。作为信息素养的重要方面,必须做到能够深度挖掘某一行业的数据问题和意义,并把现有的数据产生的价值利用到最大化 。

个人认为,数据素养包含以下内容。第一,数据意识。即人们对于对于数据的需求,能否有正确的认识和观念,例如人们对数据价值、安全、共享和人才等内容要相当敏感,并具有辩证性的思维,相对于数据方面还要有不同的认知。第二,数据能力。数据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最初的采集和描述,到最后的保存和管理,都应有分析整理能力。第三,数据伦理。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科研人员依法获取数据并发布。

2.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在高校,师生通过图书馆获取各种所需数据,因此,人们高度重视数据素养,提高师生数据使用的素养,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这项工作不仅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且具有极大地挑战性。

通常,我们要求通过科学数据机构的知识存储和科学研究成果共享的数据关联,对科学实验产生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图书馆应该具有为师生提高数据素养,提供各项数据管理能力。在现如今的网络传递时代,图书馆的超级数据管理技术权限,可以为所有的师生用户服务,始终承担着提升数据素养教育的重任。其中馆藏的文献图书资料,是大数据储存、开发、管理的核心内容,国内众多高校也由此,设置了相关职能的数据管理员。

图书馆作为数据素养教育的主战场,同时作为数据管理服务的最佳提供支持者,目的在于缓解前沿的科研工作者,在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等各阶段遇到的困难,具备与学校各部门、各学院沟通的能力,利用其数据管理水平,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数据服务。由此可得出,把图书馆的作用充分发挥到极限,可以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数据教育进行大规模推广,这就对于科研的纵深发展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图书管理员是整个数据素养教育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参与者。数据素养教育是把各学科、各专业、各领域相互深度融合,而后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在整个数据素养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的个人实力相对而言过于薄弱,这时,馆员承担着绝对重要的角色,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进行数据素养教育。

针对这项工作,馆员可以采取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不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的形式,共享数据资源导航,嵌入式数据服务,知识共享空间等形式,通过实时交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二、国外图书馆数据素养的发展现状

早在2004年,国际社会科学信息服务与技术学会就对数据素养教育进行研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很多国外的高校图书馆都主动开展了相关的科研工作。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课,其中主要包含了对师生的数据管理技能培养,不定期地举办讲座和知识培训活动。近年来,全球的科研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对数据管理的需求出现与日俱增的現状。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等知名高校图书馆根据数据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大量开设相关课程,成立专门的图书馆数据管理团队,为科研人员提供创新的数据服务,图书馆员从不同视角、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开展与其相适应的数据服务工作。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外的高校图书馆很早就在数据素养教育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第一,建立数据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完善其理论框架。第二,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数据课程研发、咨询、管理导航等方面,开展大量创新型工作,逐步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的数据素养教育学科体系。

三、我国图书馆数据素养的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在研究和实践数据素养的时间还不长,数据素养教育仍以信息素养教育为主,扩展以及优化原先的培訓内容,主要是针对基础的、零散的技能,例如Excel, TDA, Spass等软件的高级使用方法。这就导致了读者的数据需求无法充分得到满足,分析我国现有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地展现我国的数据素养教育水平,距国外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己经在数据素养教育上展示了自己的特色。国内第一次开设数据素养培训课程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创新推广已知的信息检索科目和内容,例如开设SPSS课程。通过这一课程的深入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数据素养教育方面,这是其他高校应该借鉴实验的风向标。

现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发展,正处在萌芽起步阶段,在极少数的高校,有相关课程的开设。这与国外大学图书馆相比,仍有很多落后欠缺之处。虽然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也会偶尔提供如何搜索数据、如何使用数据软件等培训,但遗憾的是,这些内容只包含了很小一部分内容,缺乏系统全面的内容扩展。

四、国内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策略及分析

1.建立全方位跨学科团队。数据教育素养的提升,必须以团队的方式来进行,单纯依靠馆员的力量,是不可能单独完成这项任务的。首先,图书馆组应该组建一支全新的教学团队,团队内部成员可以利用各自的长处,根据不同领域教学对象的数据需求,形成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系统。

图书馆的教学团队要和各领域专业教师展开深入沟通,把数据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结合到相关专业课程中去,让学生在课堂中,既学到了本专业的知识,也学会了数据搜索与数据处理技巧,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团队参与到科研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供数据存储技能、数据管理技能、数据共享技能服务。

2.建立实用导航和实践指南。数据素养教育的雏形是建立实用的数据管理资源导航和实践指南。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图书馆可以对浏览网站进行升级改造,在官网基础之上,新购进的数据资源等版块重点突出,合理安排,并定期安排专人维护管理,引导师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基础知识和用法,培养数据意识。

3.建立各种服务模式。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研讨会或者专题讨论会的形式,向师生详细介绍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对其需求有全方位的了解。图书馆可以抽调精干力量,专门面向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通过电话预约、邮件预约或者到访的形式,提供多种类型的数据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静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素养教育[J]2013

[2]刘学胜.基于Hadoop的数字图书馆构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
新时代赋能图书馆员专业化成长路径探索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图书馆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去图书馆
浅议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