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国宏
摘要:“问题导学”是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的教学模式,它能够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活跃学生的数学认知,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意义重大。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研究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习惯于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问题是促使学生思考探究的催化剂,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对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好数学。
创设问题,激活兴趣
课堂问题对数学的学习非常关键,它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思维。而且一个好的课堂问题能够充分激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为学生指引了思考探究的方向,让学生思考的更加深入。由此,教师可以适时地设置一些课堂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在课堂中,可以巧妙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大胆探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時,教师在和学生学习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知识内容时,在课堂伊始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小明家在装修时需要配备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使这块玻璃与现有的一块三角形玻璃完全相同。我们该怎样去配制这块三角形玻璃呢?有学生说带着这块玻璃去配制不就好了么。但教师又向学生提出:如果所需要的这块玻璃有些大不易携带该怎么办呢?这时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们思考两个三角形满足怎样的条件就能保证这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这样我们就可以带着一些数据去制三角形的玻璃。随后,学生非常主动的去探究思考,想到是否确定好三条边的长度就可以得出一个确定的三角形。于是,学生很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出发,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成功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巧设问题,促进思考
问题导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而其中的问题最为关键,一个有效的课堂问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好的问题能够有效开发学生学习智力,促使学生有效思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问题的合理设计,充分利用问题的这一效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催动下积极思考,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潜能。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发现如果直接向学生灌输讲解,学生在机械记忆的过程中会错过一些重点,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并不透彻。于是教师选择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它的边、角、对角线仍有一些性质我们还没有挖掘出来,你试着猜想一下它们都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很快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得出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而且根据自己的一些知识经验大胆的猜想它的这两组对边也是分别相等的。但学生很快想到每一个性质都是需要严谨的数学理论来支撑,于是学生主动地去探寻这一猜想的验证过程。
数学课堂中,问题的有效设计,启发学生有序的探究思考,将学生带入到思考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变得非常主动,并对数学知识有了很深的自我思考。
设置问题,提升应用
数学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活元素,生活实际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且很多数学的理解离不开生活实际的渗透,作为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数学与生活这一联系,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适当的依据数学知识点,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进而搭建学以致用的平台,充分发展学生应用能力,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实现素质教育。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实际问题:某宾馆有两层房间,其中第一层比第二层少5个房间。现在有一旅行团共48人,准备在这一宾馆入住。如果只安排第一层的房间,每4人一间,最后房间不够用,如果每5人一间,房间住不满。如果将这些人都安排在宾馆的第二层,那么每3人安排一间,房间是不够用的,但每4人一间,有房间是住不满的。你知道这一宾馆共有多少间房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来解决,无形中帮助学生巩固了新知,锻炼了应用能力。
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为学生们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的发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问题导学,借助数学问题推进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好的自我体验,实现魅力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牟克让.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9(32).
[2]郁建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29).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