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型学习:学校创客教育实践模式新探

2020-06-08 10:21王晓庆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创客教育教学实践

王晓庆

摘 要:学校创客教育是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设计型学习就是学生在设计创造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在创造学习制品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学校创客教育以设计型学习为基础,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可推动我国创客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创客教育;设计型学习;教学实践;应用探索

创客作为一种文化,简单来说,就是将自己想到的东西想办法创造出来。创客是伴随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产物,学校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学校创客教育可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意识,对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型学习背景下开展学校创客教育可极大地推动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以下是本文对设计型学习和学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相关探讨。

一、创客教育亟须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創客一词最先产生于西方,源于西方的“黑客”。创客在西方属于一种DIY文化,这种DIY文化起源于草根,精于制造。目前创客在我国是“爱好者的代名词”,多数的创客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创客,而是“伪创客”。中国的创客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如机器人教育、STEM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都属于创客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同国家的创客教育在教学理念上是不一样的,其原因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教学特点、教学能力有关。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国的创客教育有了明确的定位,并构建了专门性的创客教育平台。在强大资源的支撑下我国的创客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创客教育在图书馆领域、社会服务平台、产业园区以及教育领域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形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创客教育在我国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如空心化教育较为严重。学校创客教育不结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对教学缺少科学性设计的情况下,对技术炫酷性问题较为关注,使得创客教育成了学校的主秀场。针对上述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需要进一步推动创客教育的创新,创新作为创客教育的核心目标,充分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好创客空间,提高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借助极具创意的创客项目,构建科学完善的设计流程,以此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设计型学习与创客之间的关系

(一)设计与设计型学习之间的关系

“设计”是设计型学习的核心,所谓的设计是将现存情形变成所想情形的一种活动。该活动始终以心中所想目标为引导编制设想行动方案。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在设计型教学模式下可以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其中设计型学习主要分为以下流程:挑战性任务——挑战性任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整合思维——学习者进一步整合学习资料,回忆所学知识,设计与主题贴合的制品;进行迭代性设计——构建新知识,再次设计整改。从上述的流程中可以看出,设计型学习本身就属于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此种学习模式下,可以显著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者的实践操作技能[1]。

(二)设计型学习的特征分析

设计型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存在明显的不同,在创客教育中设计型学习可以被纳入日常学科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均可以在设计型学习中体现,正是因为设计型学习整合了研究性学习和项目性学习的不同特点,才得以在创客教育中被积极推广并应用。因此工程性、创新性、劣构性、复杂性、体验性以及探究性是设计型学习的主要特征。设计型学习在创客教育中的工程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给定学生挑战任务,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学生进一步整合工程制造知识,对其进行重新加工和修改。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设计型学习的过程需要构建相应的框架,框架中包含的内容较多,内容的多样性增加了设计型学习的复杂程度。劣构性主要体现在立足现代教学理论的观点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设计型学习的主要过程,该过程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更广的方向发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参与创客实践活动或者研究某个具体案例时,可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分享自身的学习经验,构建起学习者在情感上的联系,由此达到内省的作用。

三、基于设计型学习下的学校创客教育实施流程

(一)提高创客教育与设计型学习之间的整合性

创客教学中积极采取设计型教学模式可促使学校日常教育内容被纳入创客教育中来,能有效推动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建立在设计型学习基础上的创客教育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研究学者纳基说道:“设计综合的因素多种多样,设计型学习可促使学生将多门学科知识整合在课堂中,去设计新的课程作品。”由此可见,设计型学习和创客教育有效整合在一起可提高学科之间的联系性。祝智庭教授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Learing by Doing”的升级版,是对之前创新导向性教育和实践导向性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在祝智庭教授的理念上又衍生出体验式教育、项目教学法、创新教学法以及DIY教学法等。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创客教育与设计型学习存在高度的协同性,两者在理念基础、迭代过程以及目标诉求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学校创客教育中积极引入设计型学习模式,可将创客项目“解决问题”和“设计”的特征明显展示出来。建立在设计型学习基础上的学校创客教育可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设计中来,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设计技能,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此外,建立在设计型学习基础上的创客教育还可以提升学生的STEM技能,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

(二)立足创客教育构建设计型学习流程

目前多数学校的创客教育采用的是剧本式的探究模式,此种探究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并不能称为真正的探究模式,难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剧本式的探究模式不利于学生获取新知识,影响了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我们需要构建设计型学习的双循环探究模型,如图1所示。所谓双循环探究模型主要包含两个基本的循环环节,一是设计/再设计循环;二是调查/探索循环。前者主要涉及完成设计挑战任务的活动,后者主要是学生受到新事物的刺激,为了探索新事物,而主动调查的探究性活动。双循环探究模式下将设计型学习和创客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可提高学校创客教育的有效性[3]。

四、结语

以上就是本文对设计型学习和学校创客教育实践的有关分析,希望对学校创客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能进一步发挥设计型学习的有效性,推动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燕宁,郝书池.能力目标导向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设置[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12):82-85.

[2]雷励华.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创客教育理念视角[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9(20):1-7.

[3]王佑镁,郭静,宛平,等.设计思维:促进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的深度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3):34-41.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创客教育教学实践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