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东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具有难度梯度的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成学生达到下一阶段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分析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最近发展区”进行问题设计和组织活动。[1]
比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的《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设计和教学。
一、教材分析应注重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他们应知道原子的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应能初步根据化学方程式,观察和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和物质质量比。
二、教学目标设计应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
教学难点的突破需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串”来实现。教学重点的突破也需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简单的化学反应(但也需要化学计量系数不都是1)为例,让学生形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朴素经验,再经过改变形式和加大难度梯度、层层递进,以促使学生掌握。
三、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堂上,我设计了3个教学环节。
1.前置问题串
根据以前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1)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比是多少?为什么?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比是多少?
(3)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的质量比是多少?为什么?
(4)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的质量比是多少?
(5)两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的质量比是是多少?
(6)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 H2↑+ O2↑
①在这个反应中,水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多少?
②在这个反应中,水、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整个“问题串”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彻底理解在化学反应中,各种微粒是按照一定的数目比来反应(微观角度)、各种物质也是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来反应(宏观角度)的来龙去脉。
课上,讨论问题(1)时,发现学生多是直接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即使如此,对两种原子的质量比就是这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还是有个别学生不理解。
然后问题(2)至(5)也就依次顺理成章的解决。问题(6)的设计意图,是想让学生在前5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结合具体的电解水的化学反应,突破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结合课堂学生的交流情况,我发现,学生很容易从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得出微粒的个数比为2:2:1,进而得出在这个反应中,水、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6:4:32,即为9:1:8。
2.选择例题规范解题步骤和格式
突破难点后,选择电解水这个例题,除了教材中高锰酸钾分解的例子计算比较繁琐以外,也因为“问题串”已经对这个反应做了初步分析。
3.当堂练习
练习1:2 g氢气完全燃烧,最多生成多少克水?最多消耗多少克氧气?
练习2:16g氧气和1g氢气和混合后,点燃后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水?
第1个练习题并不难,但也有一个小陷阱,就是化学反应由电解水变成了氢气燃烧(有约1/3学生写方程式中招),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模仿例题的解题步骤,学会规范地做化学计算题。在课堂上,通过投影,学生在展示、质疑和补充的交流活动中把解化学计算题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都解决掉了,有几个思路清楚的学生只列了一个比例式,并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到解题过程中,让我感到很欣慰。
第2个练习题增大了难度,两种反应物的用量都给定了,如果放在高中化学里,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应物过量的判断和计算。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按照氧气计算认为生成水的质量是18g,有的学生按照氢气计算认为生成水的质量是9g,但是一经交流,因为16g+1g=17g﹤18g,所以肯定应该生成水9g而不是18g。这时候,有几个学生提出来,在这个反应中,氢气和氧气是按照4:32(1:8)的质量比来反应的,氧气给定的16g用不完,只能有8g的氧气参加反应,还有8g的氧气有剩余,所以生成的水有1g+8g=9g。可见,到這时有的学生才真正理解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是按照一定质量比进行反应”这个核心问题,在这部分学生的带动下,小组里甚至全班同学也恍然大悟,顿时感到柳暗花明。
4.作业升华
我留给学生一道课后作业:请寻找一个你所熟悉的背景(生活、生产、科学研究均可)素材,编制一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习题。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定量计算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
回头反思本课题的教学,“问题串”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了为了学生的好(hǎo)学而设计;例题和练习题的选择,也考虑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意了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过程中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