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在职业岗位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2020-06-08 10:28李敏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李敏

摘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当今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与产业相结合,课程设置紧扣职业岗位需求,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职业化、技能化的教育理念。此外,校企合作在职业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顺利走向社会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岗位   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践行职业教育价值理念的有效途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与产业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融合,有利于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职业化、技能化的教育理念。

一、校企合作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1.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区域经济要求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不同于学术型、研究型的学校,在制订课程体系时,职业院校要多考虑当地区域经济特点,考虑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考虑经济发展的前景,使得人才培养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迁。

企业是区域经济社会的单元,是市场的一分子,也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平台,所以企业对毕业生知识技能的需求,最能反映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课程体系,并按照企业岗位要求,设置专业课程,从而更好地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社会的对接。

2.有利于学生提前转化角色,适应职业岗位

从社会整体来看,由于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脱节、滞后的现象,所以职业教育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加剧了就业难、用工难的矛盾。开展职业岗位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究与实践,可以高效地配置职业教育资源,使之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还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平台,更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职责。

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快,企业竞争压力大,很多企业不愿意录用刚毕业的学生,因为在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下,教师所讲的知识与企业所需的技能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岗位培训,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还有可能存在培训完就跳槽的现象,不但给企业造成了损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

笔者认为,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由企业参与课程设置,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制订并实施,学生便能较早地接触企业的岗位需求,知晓实际业务运作中的操作实例。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同培养职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学校授课等,提前了解学生,发现人才。

3.学生能够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所谓:“职场是专业的语境,专业是课程的语境。”脱离专业和职场语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是没有意义的。杜威提出了“课程即经验”与“做中学”等教育理论;结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课程观强调学科知识系统性的重要意义;多尔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价值观的过程,提出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与独特性,重视学习经验和实践,课程应具有建构性、非线性和不断展开的动态性;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元制”也在探究如何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有效关联。

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一定要符合区域经济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符合职场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建设职业导向为主的课程体系,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关键。构建课程体系,就是将学生的知识体系建设与学科的课程系统性相结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想实现职业岗位需要与学科课程知识逻辑相协调,学校应依据社会需求、职业岗位工作需求,建设职业岗位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在调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应注重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确定专业核心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更新课程内容。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职业岗位需要与学科课程知识逻辑相协调,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使学生能够胜任特定职业与岗位,并在工作中通过创造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合作在职业岗位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1.根据职业岗位建立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教师与校企合作企业的一线骨干员工应基于“三大模块、四大岗位”,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并根据就业岗位的需要设置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素养、职业岗位技能、职业岗位发展这三大模块进行课程构建,并且在职业岗位技能模块中依据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员这四大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以适应外贸企业对员工的岗位需求。

2.授课方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职业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后,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一线骨干员工教授实践部分的课程,授课方式遵循以职业技能养成为本位,突出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此外,教師的授课方式应灵活多样,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交叉运用发现式、问题式教学等不同的授课方式,开展实验、实践、实训的课程。

3.互联网平台校企共建课堂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大多数学校只注重创办实体企业、引企入校、承接企业项目等方面,忽视了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其实,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上,学校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通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与企业共建,实行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实现专任教师着重线下,企业教师致力于线上资源的开发、共享。

总而言之,学校应建立开放式一体化平台,包括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即时沟通平台、校企评价平台、产学研发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等,创造一个开放性无障碍的教学环境,全方位地建设专业课程平台。

4.校企合作共建顶岗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环节是每个专业课程后期的重要内容,前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都将在本阶段进行验证。这时,企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校企合作关联不紧密的企业往往不会将精力放在培育学生上,致使岗位实际训练也会流于形式。

只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才会针对学生的前期课程学习,为学生打造更加适合的职业实习岗位,内容、过程和考核才会更具有针对性,专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能较好地解决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从学校学习走向工作岗位实践的对接。

5.校企合作改革核心课程考核方式

校企合作积极推行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形成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专业技能考核与证书、大赛考核并重的教学方式。同时,由企业一线业务骨干设计社会调研、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作为实践技能考核部分。不仅如此,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也应纳入毕业考核环节,以便教师对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

总而言之,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同建立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下培育学生,以便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利润,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在招聘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更加倾向选择有良好校企合作平台的学校。

(作者单位: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