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凡亮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促进了各个阶段教学的发展进步,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其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经常出现对课本重点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的问题。因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合理开展游戏化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本知识学习。本文主要分析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特征,并阐述了实际应用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及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242-02
游戏化教学法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时将课本知识与游戏有效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數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教师应该选择趣味性知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效发挥游戏化教学法的作用,促使小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课本重点知识。
1 小学数学运用游戏化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全程集中注意力,这使教师的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也阻碍了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游戏化教学的重视,适当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不断优化各个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而且游戏化教学的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高效理解知识,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问题解答中。游戏化教学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促使学生热爱数学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高效完成重点知识的学习,弥补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为小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1]。
2 游戏化教学法的特征
2.1 教育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具有教育性,其实际应用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游戏化教学中突出课本知识重点,解决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做到相对全面地优化数学教学,促使学生高效完成课本重点知识的学习。只有确保学生消化并吸收课本重点知识,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提供更多帮助,发挥游戏化教学的教育性。
2.2 娱乐性
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确保课程教学具备一定的娱乐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娱乐性的游戏化数学课堂教学,可以避免课堂过于枯燥的现象,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活跃小学生的
思维[2]。
2.3 竞争性
在游戏化教学中,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游戏化课堂教学的竞争性,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在竞争中释放学习压力,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高效完成课堂重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3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3.1 合理地安排游戏化教学时间
应用游戏化教学法时,教师应该事先对学情、教材、教学重难点等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合理安排游戏化教学实践,确保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不影响教学进度,并且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必须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优质课堂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知识时,教师应该事先带领学生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游戏,在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绘制不同图形的卡片,让学生认出卡片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此外,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游戏时间,尽可能将时长控制在15分钟之内,具体的游戏时长要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决定,以确保游戏化教学效果的有效发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帮助。
3.2 优化课程教学
小学生具有爱玩的特性,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难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甚至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在课堂上全程集中注意力听讲,从而难以有效掌握数学知识。但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一定的好奇心,而且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特征,为了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教师应不断优化课程教学,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帮助,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分类”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对学情的全面分析,适当优化教学模式,科学整合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在为学生讲解课本案例后,将游戏教学法合理应用到教学中。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选择三个喜欢的玩具,并让学生根据玩具的功能将玩具分类,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动脑思考,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要点,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单一游戏形式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并优化游戏教学形式,在课堂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并高效完成重点知识的学习[3]。
3.3 利用多媒体开展游戏化教学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听讲,更加深刻理解课本重点内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时,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做演示游戏,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游戏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教师既可以运用动画展示立体模型,直观地将立体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图形,让学生对几何图形有更为深入的理解。随后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间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
3.4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
受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提问方式过于枯燥,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掌握学习要点,甚至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提取课本重点及难点,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如在“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课本基础知识后,可以合理开展游戏化教学,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即便每个学生都参与游戏,但仍然可能有部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所以教师应更加重视游戏设计,在课堂教学前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掌握学生学情,围绕学生学习情况优化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督促学生高效完成知识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适当鼓励与表扬学生,提高游戏化教学效率,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多帮助[4-6]。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前应该分析课程教学情况,并适当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而且,教师应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游戏化教学实践,避免为激发学生兴趣而忽视课本知识的讲解。只有全面落实好各个环节教学,并从多角度分析,才能够优化数学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使得小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重点知识,为小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莉欣,李冠珏.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8).
[2]唐德松.试析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读写算,2019(1).
[3]许庆君.分析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8(9).
[4]杨军.初探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中外交流,2016(29).
[5]范鹏.试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
2019(9).
[6]张盛才.以生为本 游戏让数学课堂生生不息——小学高年段数学游戏式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