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喜
摘 要:我国近几年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更为注重德育。现今在小学教学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与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对此,本文将重点探索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并为教师探索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班级德育管理水平,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提升,更利于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班级管理 德育 班主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3.061
小學生的思维与素养水平都处于发展阶段。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开展德育,更利于从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班主任的素养管理水平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班主任的观点和行为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素养水平。对此,班主任要对班级德育管理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并在管理中重点落实德育管理。
一、实施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渗透德育的管理内容,进而加强对学生的素养和行为举止的培养,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也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水平。另外,班主任是小学生的第一任启蒙教师,更是学生在生活中与之相处时间最多的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都会对学生的思维和观点产生影响。学生年龄偏小,对事物没有对错的分辨能力,只是单一的以模仿为学习方法。班主任的行为和思想对小学生的影响极为重要。对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德育思想的教育引导,并以规范的行为准则约束自身,为学生做良好的模仿榜样,确保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高素养的体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班级管理中落实德育更符合现今社会的素养教育理念,也利于推动文明社会的建设。
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小学班级管理理念非常落后
部分小学教师的班级管理理念非常落后,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采用过度限制学生行为的方式维护班级秩序,致使学生的思维被严重束缚。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地丧失质疑的能力,对教师提出的想法一味地服从,不敢表达反对的意见,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将会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阻碍。
2.小学班级管理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作用
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教师在管理班级时与学生的关系通常是不平等的,习惯性地采取高姿态、高权威的方式面对学生,操控学生的行为,将学生“服从命令”作为班级管理的成功表现,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作用,致使学生对教师的依恋性过于严重,对自身与外界事物没有明确的认知,无法独立地进行思考,辨别对错。
三、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1.与时俱进,探索新方法,树立好榜样
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德育管理方法。班主任要以自身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进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班主任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高德育的管理水平。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更要体现自身的德育素养水平。例如班主任管理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并以平等的关系与学生进行交流,避免严厉的说教,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个性化的成长空间。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德育管理,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其管理方法,并以班主任的要求规范自身的行为。
例如在班级德育管理中,学生之间经常会因为争抢某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发生口角,部分学生甚至还会动手打其他学生。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要以平和的心态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要学会分享。班主任也可以为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学生在故事中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认识,学生的素养水平也得以提升。另外,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喜爱的食物、物品等等,教师也要定期向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进而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得到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管理效率也得以提高。
2.倾注关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主要以严厉说教的形式。小学生的性格较为活泼,在课堂中也经常会有扰乱课堂记录的行为出现,班主任会对学生严厉的批评教育。长此以往,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也会限制学生个性化成长,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也得不到提升。班主任应该转变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对学生倾注关爱。在班主任的关爱下,学生会体谅班主任,也会认识到自身行为举止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对自身的行为举止自主约束,课堂纪律也得到改善,师生关系相处也更为融洽。教师对学生倾注的关爱与尊重,学生会对班主任格外喜欢,也更加听从班主任的教育引导。班主任用人格魅力打动了学生,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例如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常会依照自己的喜好与其他同学随意交流,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打扰。学生对自己打扰教师讲述知识的行为并不了解,班主任在管理中可以以爱心对学生讲述,不能够随意与其他同学交流,会打扰到教师讲课。班主任在管理中对学生充分尊重,并以爱心引导学生,学生也会在课堂中尊重教师,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3.开展德育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德育活动建设更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增加班主任与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沟通和交流,也利于构建浓厚的德育氛围。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开展德育活动,在互动中,不但可以增进学生的兴趣感,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三观”意识,使其良好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定期举办班会,班会上学生与班主任可以畅所欲言,学生可以对班主任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班主任也可以对学生提出意见。学生与班主任都能够反省自身,德育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也能够逐渐提升。再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活动,在课间可以组织学生清理操场的垃圾,然后,班主任告知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精神。
4.进行自我行为约束,为学生树立榜样
想要有效地落实小学班级管理与立德树人理念,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为学生树立起优秀的学习榜样,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取班干部,使学生能够更加信服班干部,配合班干部进行自我行为约束,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使学生能够获得转变角色的机会,改变学生的固有思想,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提高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班干部选举,让有意向成为班干部的同学到讲台前进行发言,说出自己想竞选的职位,比如谈一谈为什么想成为班干部、如果成为班干部都会做些什么、对现在的班级管理制度都有哪些看法,等等。实现学生间的高效交流,使学生能够对竞选同学的想法建立明确的认知,进而通过匿名投票的方式选择自己认可的班干部,增强班干部在班级体系中的信誉度。在投票结束后,教师需要采用唱票的方式在黑板上进行计数,保障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实现德育的目的。
5.形成竞争目标,渗入立德树人意识
班主任在学生成长的规程中往往作为指引者的角色出现,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力量。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性格、思维逻辑等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组,并为学生制定竞争目标,如:作业完成情况、活动中的表现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在小组合作中建立起团队荣誉感,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的构成与发展。例如:在大扫除中,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分担区进行合理的划分,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负责清扫的区域,并在大扫结束后进行检验,评出最为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与奖励,促进学生责任心的树立,实现立德树人意识的渗透。
小学班主任管理阶段,班主任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从小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点进行培养,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观点,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提升,也更符合现今社会对人才高素养水平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也会更加文明化。
参考文献:
牛玉梅《小学班主任工作如何落实德育目标》,《作文成功之路》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