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萍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出台和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以确保学生的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情感教育无疑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让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情感培养,才能将课本中的语文知识透彻地掌握在脑海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人格品质。基于此,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确保教师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学习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3.046
从语文教学的本质来说,语文是对人们实际生活的一种特殊呈现方式,课文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将情感教育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随之促使学生能够将情感融入阅读学习中,才能真正学会与学好课本中的语文知识。但是由于初中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正确的情感,还难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感,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日渐低下。为有效改善这种不良教学现象,教师应将新课改下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者的教学理念,以及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的教学任务,贯彻落实到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创新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念,真正掌握课本中的语文知识,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
一、情感教育的概述和教学意义
从广义的教学角度来说,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而语文这门学科又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载体,开展素质教育又是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至关重要,这样才能确保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因为初中生正值青春叛逆期,这意味着学生的思想与情感观念都处于发展阶段,如若在此时教师不及时展开情感教育,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与思想观念,那么学生将较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产生错误的情感与思想。将语文学习当成一种背诵与记忆知识的课程,无法从语文课文的学习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文化思想、学习道德行为等等,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由此可见,在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开展情感教育,是确保学生语文成长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与学习情况,创新有效的情感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情感与认知教育,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
1.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探究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情感,相互之间带动与促进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语文学习效果。通过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既能够得到教师情感上的教学关怀,还能得到正确的情感教育与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思想观念,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发展。由此,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活跃的情感氛围中,亲身体验与感悟作者写作时的感受,升华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意识,加快学生语文发展的步伐。
举例来说,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节课时,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小组中的学生能够相互帮助学习课文知识,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与学习氛围。之后,教师应鼓励小组中的学生,说出属于自己不同的学习见解,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使阅读小组能够深层地探究课文知识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最后,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积极地学习鲁迅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2.寻找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契合点
为将情感教育有效地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寻找学生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契合点,从这个契合点开展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中,进而实现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教学目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情况,寻找学生对课文中作者情感的契合点,使学生能够回想起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能够感受自己情感的素质,一步步深度阅读课文与感悟课文,真正走入作者的内心,理解课文中的知识深意,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与语文学习水平。
举例来说,在学习《木兰诗》这节课时,木兰所经历的一切,与家长一直为学生做脏活累活的情感体验是一样的,所以教师可以从这个契合点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从对父母之爱的情感体验中,体会到木兰替父从军的情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之后,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情感观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笔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纯朴、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升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3.深挖教材,渗透情感
初中语文课程相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更加深奥与困难,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深度挖掘教材,将情感渗透到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得到知识与情感的良好培养,为学生的语文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问题启发下,一遍、两遍、三遍地深度閱读课文知识,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课文的阅读学习中,形成与作者的良好的情感共鸣。以此,可以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认真的不良学习现象,而是使学生能够真正走入课文中的知识世界中,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与体会其中的情感,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与语文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快速发展。
举例来说,在学习《台阶》这节课时,先向学生提出阅读问题,如:父亲为什么“总”有台阶低这样的感觉?课文中如此详写父亲洗脚,是要表现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父亲的心态的?使学生能够围绕教学问题,一步步深度挖掘课文中的知识深意与思想情感,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与效果。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以及我国农民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改变现状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意识。并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意识与观念,将课本中的语文知识与思想透彻地掌握在脑海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语文学习发展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始终坚持新课改下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者的教学理念,创新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文学习中,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形成正确的“三观”与情感观念,将课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新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探究》,《中外交流》2019年第26期。
[2] 苏桂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探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18期。
[3] 杨美文《探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