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凤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而阅读又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发展至关重要。而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为使学生能真正走入课文阅读学习中,教师应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教学,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学习,形成知情统一的学习价值观,真正读懂课文,学会课文知识,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3.009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而且人本主义同样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种心理教育理论与思想,符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既能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与学习语文知识,自由学习与享受学习的过程,还能使学生形成无条件积极关注语文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形成心理与行为的统一,自主自发地深度阅读课文,透彻地掌握课文中的语文知识,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实效性。所以教师应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学保障。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由于应试教育的营销,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关注,使学生一直在跟随教师被动地学习语文知识。这种教学理念不仅不符合新课改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心理需求相违背,使学生根本难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语文阅读学习中,导致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流于表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所以教师应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阅读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着手,开展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与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的行为,得到良好的人格教育与语文知识教育。并通过为学生营造开放与自由的课堂阅读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语文知识,自主且深度阅读课文知识,有效消除传统教学方式下产生的各种不良学习现象,使学生能够形成思想情感与语文知识的协调统一,使教师能够实现培养“全人”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运用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将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难以自由自在地阅读课文,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会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较为低下,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所以教师应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教学,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获取知识,从不同的学习角度思考课文,形成质疑权威的自信心,积极地提出对课文的不同阅读见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与效果。同时,使学生能够与教師之间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使学生能够大胆地提出与教师不同的学习见解,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畅所欲言,使学生能够从内心真正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与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
举例来说,在教《列夫·托尔斯泰》这节课时,先向学生提出核心性的阅读学习问题,如: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启发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深度思考,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空间,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愉快的阅读学习氛围。之后,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学习层面,阅读与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将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渗透到实际教学中,使学生能深刻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真正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与阅读能力,随之不断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2.提供难度适中的阅读素材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为有效地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课文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阅读素材,进行对课文教学内容的一定延伸拓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学生能从内心形成主动阅读的学习心理,促使学生语文阅读意识与阅读效果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自己被动学习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之间能够围绕所阅读的课文,开展深层次的阅读学习交流,强化学生语文阅读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形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与意识。并使学生之间能够在开放的阅读课堂中,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思维碰撞,一步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品质,加快学生语文发展的步伐。
举例来说,在教《白杨礼赞》这节课时,可以将作者的其他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风景谈》等,融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学习,并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开展有效的教学指导,使班级中能够形成开放的阅读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提出自己的阅读赏析见解,进行深层次的语文阅读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最后,使学生能够从心理与情感上真正理解“散文形静神不散”和象征手法,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赞美这平凡的白杨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学生培养为拥有健全人格的语文人才。
3.创造真情实景丰富学生的感情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真情实景,这样才能将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中,给予学生所学的心理发展与阅读指导,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与心理健康发展。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情景表演,使学生能够从表演的过程中,真正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形式化与被动地阅读课文的不良学习现象。并使教师能够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个性与情感,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态度,透彻地掌握课本中的语文知识与文化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与学习发展。
举例来说,在教《背影》这节课时,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中的中心思想与人物情感。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组织学生表演课文中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表演中,丰富学生的个性与情感。之后,教师应运用人本主义理论开展教学指导,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体会父爱的深沉,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认知到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最后,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阅读学习的魅力,形成主动阅读的良好意识与能力,高效地掌握本节课的语文知识。
综上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阅读学习需求,运用这一教学理论指导初中学生阅读教学,是确保学生有效阅读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初中语文教师应运用这一理论指导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尽情享受阅读学习的乐趣与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从阅读中深度理解与掌握课文知识,健全自己的人格品质,从而真正将学生培养为时代所需的优秀语文人才。
参考文献:
[1] 岳惺菡《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第28期。
[2] 周丽丽《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
[3] 黄秋甫《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都市家教》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