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我国各课程体系构建策略进行剖析,在借鉴国外课程体系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参考,构建“书证融通”型课程体系,初步设计“书证融通”型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解决“书证融通”型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书证融通;课程体系;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9-0043-02
1前言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职业教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简称1+X试点)工作。其中“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旨在通过育训结合、书证融通,真正培养出产业急需的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施工图”,教育部试点方案中指出学校试点工作的重点是“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其含义有二:一是在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融通“书证”;二是在课程体系实施方面统筹设计。
2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問题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国内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随着各种先进教学理念先后出现,学者或从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或从目标、办学模式等角度,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先后形成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的课程体系、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理念开发的课程体系、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念开发的课程体系、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等。
宋涛在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问题时发现存在理实脱节、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其从课程体系结构方面提出以工学结合课程融合理论课和相应的实践课[1]。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增加了理论理解深度,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但简单的一边理论学习一边实践学习模拟不了现场的工作过程。
德国职业教育的非凡成效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学者试图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策略,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邱勇根、薛继昌等针对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2-3],从课程体系实施方面进行变革,研究了工学交替、双师共育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人才培养端与需求端的差异,但由于企业积极性不高,造成调研失真。人才培养标准失准、科学的课程标准缺失造成课程体系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课程内容与现场脱节,“窄而深”的学科课程体系痕迹明显,综合化人才培养乏力等问题。
冷雪锋提出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理念开发的课程体系,张虹提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念开发的课程体系,李建荣提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4-6]。从课程体系整体开发方式来看,这三种课程体系依然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策略,故面临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同样的困境。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上述课程体系虽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起到正面作用,但尚有一些不足。
1)课程体系开发参考标准失准,造成课程体系失准。上面课程体系开发的参考标准一类是原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一类是各学校对企业的调研而形成的调研报告,对标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开发的课程体系将陷入全国职业技能证书的同一性与不同行业企业需求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致使坐标失准;依赖各自学校对生产岗位进行调研再开发的课程体系,由于高质量的调研对教师个人时间、分析能力、社交能力的要求远超一般教师的实际,故所得到的课程体系开发坐标绝大部分不同程度存在失准。
2)课程结构单进程学科体系化,这与目前机器人等复杂设备大规模的使用对人才培养的复合型要求不适应。
3)难以提供多元化选择。
4)人才培养层次化无法形成,不利于技能人才的晋升。
3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启示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国外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其课程体系及构建方法相对比较成熟。
1)德国职业学校按照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制订的学习领域课程《框架教学计划》组织课程教学,《框架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论基本原则、职业相关注意事项、学习领域等内容;各职业学校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将学习领域转换成学习情境用于教学,课程开设方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方式。
2)美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上是由职业准备实践、职业集群课程、职业路径课程、具体职业课程四部分组成,体现了由宽到窄、循序渐进式的知识和技能层级模型。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全国职业集群框架共划分了16个类别、超过79条职业路径。
3)澳大利亚“CBE”课程体系是基于能力本位开发的课程体系,课程只有区分不严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没有基础课,具有课程多、每门课程学时少、必修与选修共存等特点;专业课程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7]。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 上述国家的职业教育为各自国家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事实证明其课程体系是比较成功的,尽管这些课程体系都深深扎根于各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土壤中,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但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和思路依然有一定的价值,许多地方值得我国借鉴。
首先是制定统一的职教框架标准。美国和澳大利亚采取的是全国统一制定职教框架标准,各学校依据此标准再开发课程;德国是由州统一制订框架教学计划,学校依据框架教学计划组织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此举避免学校各自开发标准而造成学校任务超重,降低标准质量。
其次是学校开发课程体系严格按照职教框架标准。行业标准、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共同关注点。
4 “书证融通”型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精选“X”证书,对接地方产业 “书证融通”型课程体系的坐标是“X”證书,“X”证书的选择关系到课程体系的方向问题。从目前国家发布的三批“X”证书来看,既存在一“X”证书适应多个专业,又存在一专业适应多个“X”证书。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被明确列入适应专业的“X”证书有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轨道交通电气装调等。从专业发展和教学实施角度来思考,一个学校的师资有限,历史形成的校企合作关系惯性巨大,并不是专业适应的所有“X”证书都是本校该专业应该试点的证书;学校具体试点专业应从服务地方优势产业、发挥各自特色的角度,对本地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和对本专业以往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基于人才需求预测和就业数据等,选取本专业试点的“X”证书。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同一专业选择的证书不一定相同,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试点证书的数量选择可以是单一证书,也可以选择2~3个证书。
剖析技能要求,形成书证融通型课程体系目标 课程体系构建的第一步是明确课程目标,对选择的岗位技能证书的知识点、技能点及要求层次进行剖析,单一岗位技能证书分级(一般是初、中、高三级)剖析,多证书一般选相应层次的技能等级证书进行剖析(一般中职选择初级,高职选择中级,本科选择高级),先按穷举法列出所有知识点、技能点,然后进行排序。同一知识按难易程度分类排列,形成专业知识难易程度梯度式;同一技能按掌握的层次分列,形成技能等级要求层次化;再对同一层次的知识和技能分别内聚成各门课程目标,形成“书证融通”型课程体系目标。
立足现状,对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现有课程是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在师资条件、实训条件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准备,故新课程体系之课程应充分考虑实施的条件。一般来说,同等情况下原有的课程实施效果会更理想。故按“书证融通”型课程体系目标开发课程体系时,应对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审视,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重组或增减,优化现有课程和课程体系,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结合现代学徒制,优化课程体系实施 “书证融通”课程紧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综合性、实操性大幅提高,对学校的师资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借鉴现代学徒制的双师共同培养方式,引入合作企业师资解决校内师资的结构性矛盾;借助企业生产场地,解决校内部分实训场地不足问题,可避免课程体系无法实施的问题。
5 结语
“书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结合证书选择、专业或学校现状等统筹设计,构建策略宜以现有课程体系改良为主,构建方法是从证书到课程目标,再到课程。
参考文献
[1]宋涛.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45-146.
[2]邱勇根.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市场,2017(5):313-314.
[3]薛继昌.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9(23):48-49.
[4]冷雪锋,任爱珍,蒋正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18-23.
[5]张虹,周惠芳.基于核心素养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202-203,205.
[6]李建荣,王庭俊.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76-78.
[7]张磊.澳、英、美、德四国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比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5):80-87.
项目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JKX20B152。主持人:曾树华)。
作者:曾树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4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