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新态促理解凸显本质拓思维

2020-06-05 12:59许春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许春

【摘  要】  数学思维包括对知识的理解、抽象、概括、总结、应用等多个方面。小学数学从低年级数的四则运算,到中高年级的应用题解答和图形题解答,涉及到学生对数、形、方程等多方面知识的认识。因此,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够让他们准确分析问题、勇于探究问题。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数学思维的培养贯穿其中,为学生日后学习能力充分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教学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倾注的关注力不同,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学习差异日益凸显。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直接影响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取得,具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很快掌握所學知识,并且把学习方法变为己有,这样他们无论是课上的学习还是课后的作业都应对自如。而有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较差,很难快速理解教师所讲,在课下做作业过程中,也不能够学以致用。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消除班级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差距。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1.小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考虑问题为主要形式,直觉思维是形象思维的表现。所以中低年级阶段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利用多种教学工具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的直觉思维发挥积极作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直觉来进行知识的观察、想象和规律的探究。

(1)坚持直观性教学为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人的思维发展是源于形象思维、发展于抽象思维,小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观察、归纳逐步形成抽象思维。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如何把知识直观化、简单化?如在讲“角”的概念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教师手中的三角板,学生戴的红领巾,做美工时用的剪刀张开时的样子,折扇半开状态时。从这些现实生活中常见实物抽象出角的概念。接下来在角的形成讲解时,教师拿手中闭合的圆规,圆规一条腿不动,另外一条腿围绕结合点旋转组成不同角度的角。此时把圆规的两条腿看成两条射线,两条射线的端点重合,一条射线围绕重合点旋转既形成角。而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两条射线的夹角就是角的角度。这样就顺利用直观形象的事物说明了角的形成和角的要素。

(2)利用数形结合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数学教学形式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觉思维得以有效提升。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尽量利用图片、图形帮助我们进行数的认知与学习。如小朋友站队问题:班里学生打饭,小明前面有五个人,后面有五个人,队伍一共有多少个人?好多学生就利用题目中的两个5相加得到10,很容易把“小明”丢掉。这时候我们用图形的方法进行表示,小明用三角形表示,前后的人用圆圈表示,就很容易得到结论,队伍里的人数是前面5个圆圈,加中间1个三角,再加后面5个圆圈,得到总人数11人。又如锯木头的题目:把木头锯成两段用1分钟,那么把木头锯成6段用多少分钟?好多学生认为是6分钟。那么我用小动画来展示,一根木头锯成6段是需要锯5次,所以一共需要5分钟。这样我们利用直观形象的形状展示题目的内涵,让学生找到规律,形成抽象的思维方式。

2.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

形象思维是学生遇到问题展开联想、想象的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而到了高年级就主要以逻辑思维为主导了。因此,在高年级帮助小学生的思维顺利从形象思维跳出来,转换成抽象思维是教师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情境教学就是帮助学生顺利过渡的有效手段。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问题、故事创造启发性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思维达到最佳的状态。疑问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通过疑问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且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通过为学生解答疑问、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得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都保持高涨的热情。比如在公开课《商不变的性质》中,教师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教学情境:爸爸公司完成了一个大项目,总经理要给员工发奖金。总经理说把四百块钱分给四个负责人。爸爸说太少了;总经理又说那把四千块钱发给四十个员工,爸爸还说太少了;总经理最后说把四万块钱分给四百个员工,爸爸还是说太少了。老师问:“为什么奖金从四百涨到了四万,爸爸还说奖金太少呢?”通过这个情景引出了教学内容,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老师带领学生把三个奖金分配方案用算式表达出来,400÷4=100,4000÷40=100,40000÷400=100,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三个算式的变化规律,得到“商不变性质”的结论。学生从课堂情境当中自然地融入到了知识的探究当中,既没有感到学习的枯燥、劳累,又深刻理解了知识的来源。

(2)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多方面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每一个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在情感上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信心。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数学思维培养的核心内容,因此要鼓励学生勇敢地想象。如在计算4+9+99+999+9999的时候,如果按照常规思路进行累加计算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把4拆分成4个1,分别与后面的数进行组合就形成(1+9)+(1+99)+(1+999)+(1+9999)就非常容易计算了。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解题中打破传统思维,进行创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数学思维的创新性。

3.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是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范、引导来帮助学生逐步完善数学逻辑思维。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知识的时候,教师根据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来引导学生把未知的梯形转换成熟知的平行四边形,发现其关系,找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就有机地把旧知识融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当中,使得学生找到知识的衔接点,提升了思维层次。

(1)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对知识的准确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首先要做到准确掌握概念。如在学习偶数的时候,必须把握偶数的两个要点:一是偶数是自然数,二是偶数能被2整除。再如学习方程的时候,就必须掌握方程的两个要点:一是方程必须是等式,二是必须含有未知数。其次,学生能够判断真命题和假命题。判断对象是否正确是学生逻辑思维的一个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本定理进行变形,让学生加以判断。在判断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要点进行不断的巩固,这也是学生知识量积累的过程。最后学生要能够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推理就是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对未知的内容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贯穿于小学教学始终。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不断渗透逻辑思维培养意识。如在低年级认识数的时候,对数表示的大小、长短、多少就开始培养比较能力。到了中高年级学习又有方程和应用题的解答,从已知条件来寻找未知条件。可以说逻辑思维的培养在各个阶段都有体现,并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也都有体现。所以,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不断积累才能形成质变。

总之,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更需要倾注关注度。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