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芬
(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心内科患者治疗中易产生多种负面情绪,进而导致睡眠质量降低,同时老年心脏病患者体内呈现炎性状态,导致部分身体功能失调,会加重患者的睡眠障碍,促使病情恶化,逐渐形成恶性循环[1]。因此,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直观重要。此次研究重点探讨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睡眠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医院选取的110 例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0 例,两组患者男性分别为27 例和26 例,其余为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61-82 岁,61-83 岁,平均(73.59±5.64)岁和(73.88±5.2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该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措施包含: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运动护理等。
1.2.2 实验组:该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有: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全面讲解病情特征和相关知识,以及心理因素与疾病关系,提高患者的认识,促使其掌握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同时保持热情和耐心的态度,告知其医院、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的基本状况,使其增加对医院和疾病主流的了解,有效缓解和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息,从而提升其治疗、护理依从性。
(2)环境护理。保证患者病房环境的安静程度,并提供干净、舒适的睡眠条件,选择适合的体位。并注意日常护理,关注患者用药状况和夜间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和脉搏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尤其是夜间,关注患者病情同时,及时添加注射泵中药液,保证治疗效果[2]。
(3)药物护理。针对失眠严重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量镇静催眠药物,加快入睡。同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药物相关的基础知识、用法用量、服用时间和不良反应等。
(4)疾病护理。心内科疾病会降低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要求护理中关注疾病护理,除基础的药物治疗外,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锻炼,并叮嘱器尽可能避免日间休息,夜间适当服用随眠药物[3]。
(5)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护理人员应制定正确睡眠计划表,并告知患者根据计划表合理安排睡眠时间,逐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具体而言,早上7 点起床,中午午睡0.5h,晚上9 点入睡,睡眠质量较差和晚间睡眠不足患者,可在下午补充适当时间睡眠[4]。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睡眠效率等睡眠质量指标评分,以及对护理方式的总满意率。
1.4 疗效判定。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患者近1 个月的睡眠效果进行评分,并填写睡眠质量评定表,其评分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率对比,采取100 分制,分数与护理效果正相关,使用自制调查表统计满意度评分,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85 分分)、基本满意(≥60 分)和不满意(<60 分)三个层次,其中,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患者均为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总满意率越高,临床护理方式应用价值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 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睡眠质量比较。统计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实验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几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实验组更优,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比
表1 两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指标 实验组(n=55) 对照组(n=55)睡眠时间 1.31±0.23* 1.98±0.21入睡时间 1.50±0.42* 1.81±0.15睡眠障碍 1.51±0.21* 1.88±0.25催眠药物 1.11±0.17* 1.24±0.35睡眠效率 1.51±0.15* 1.89±0.3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统计两组心内科患者的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两组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差异明显,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老年心内科患者受身体特征的影响,本身缺乏睡眠,同时因其心内科疾病,容易导致出现严重的失眠问题,不利于临床治疗,甚至会加重病情。而良好的睡眠质量,既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身体机能,又可降低心内科患者心率不齐、心肌缺血、高血糖、高血压和猝死等发生率,以及其他心内科疾病的发病率,缓解代谢水平低下和生理功能异常等问题,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更大保障[5]。因此,为促进老年心内科患者健康,帮助其快速恢复,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就应在患者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针对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实施对应处理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效果。具体护理中,重点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该项护理模式建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对睡眠环境、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等方面干预,重点关注心理方面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平复心理情绪,降低失眠等症状发生率,而安静的睡眠环境还可缓解患者烦躁、不安心理,利于提升夜间睡眠质量,对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帮助[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比较,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不同,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实验组实施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问提进行实施相应护理措施,能够更好的提升其睡眠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加大,患者对该方式的认可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总之,在老年心内科患者护理中,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利于缓解其病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