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封包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6-05 05:05庄锦莉李艳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8期
关键词:颈性封包例数

庄锦莉,李艳青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妇幼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言

颈性眩晕是指由颈部病变所致的以眩晕为主症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候群。临床以眩晕、视物旋转,甚则伴晕倒,或仅有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反复发作,可与头颈部体位活动相关,伴或不伴头颈部疼痛不适、上肢麻木感、耳鸣、视物模糊、心悸、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1]患者常因上述症状急性发作就诊。对2016 年7 月至2019 年6 月因上述症状就诊的64 例患者运用自拟中药封包治疗,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4 例,采用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 例,其中治疗组男性18 例,女性14 例,年龄30-78 岁,平均(49.23±18.75)岁,病程2 周至2 年,伴颈椎病者29 例,伴高血压病者6 例,伴陈旧性脑梗死者2 例,伴糖尿病者2 例,伴血脂异常者3 例;对照组男性16 例,女性16 例,年龄32-81 岁,平均(50.14±19.98)岁,病程2周至2 年,伴颈椎病者30 例,伴高血压病者5 例,伴陈旧性脑梗死者3 例,伴糖尿病者3 例,伴血脂异常者2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伴随疾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性眩晕的诊断[2];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需排除偏头痛性眩晕、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及前庭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眩晕;②需排除符合纳入标准但没有按照试验规定方案或无法配合进行治疗的受试者;③需排除无法进行疗效判定的受试者。

1.3 方法。对照组32 例患者给予天麻素注射液0.6g(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2 mL: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 次,连续使用7-14 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中药封包治疗,将已研成粉末的中药(制川乌、制草乌、制白附片、制天南星、细辛、白芷、大黄、桃仁、花椒、乳香、小茴香、桂枝、青皮等)装入大小为14×21 cm 一次性煎药袋,容积以2/3 为宜,扎紧袋口,将药包放入蒸锅中隔水加热至50℃左右,用纱布或毛巾包裹以保持温度,患者取俯卧或坐位,将中药封包敷于患者项部大椎穴附近,妥善固定,维持约30 分钟,一日2 次,连续使用7-14 天,并注意观察中药封包的温度及患者皮肤情况,同时询问患者的感觉。两组患者均根据基础疾病服用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

1.4 疗效评判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①痊愈:患者眩晕症状完全消失,1 月内未再反复发作;②显效:患者眩晕症状显著改善,旋转感消失,头部偶有昏沉感,可独立完成动作;③有效:患者眩晕症状减轻,伴有轻微旋转感,可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动作;④无效:患者眩晕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两组受试者临床疗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对比。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时间,治疗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组别 治疗时间 P治疗组 7.72±2.11 0.091对照组 10.71±2.43

3 讨论

颈性眩晕属急性发作性眩晕,其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致病因素可同时存在,临床以眩晕、视物旋转,甚则伴晕倒,或仅有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反复发作,可与头颈部体位活动相关,伴或不伴头颈部疼痛不适、上肢麻木感、耳鸣、视物模糊、心悸、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3]。颈性眩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交感神经型及椎动脉型,前者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椎-基底动脉血管收缩,引起后循环供血不足相关临床症状,后者则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而引起供血不足,多伴有颈部影像学检查的异常,同时亦可伴有交感神经症状[4]。

祖国医学无颈性眩晕这一说法,可将此归为“眩晕”范畴,《黄帝内经》首论“眩晕”,《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强调因虚致眩,因风致眩,并认为眩晕与肝相关。张景岳认为“无虚不作眩”,朱丹溪认为“无痰不作眩”,杨仁斋提出“瘀滞不行,皆能眩晕”,王肯堂提出“脑转目眩皆由火也”,故而总结出眩晕病机主要为虚、风、痰、瘀、火,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中药封包又可称为中药热敷法、烫熨法,属中医传统外治法,中药封包将药物加热后置于患者颈项部,不仅可缓解患处肌肉痉挛,同时药力及热力可经体表腠理到达经络血脉,加强血液循环,以起到调理气血、祛风散寒、通窍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5]。方中制川乌、制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制白附片散寒止痛,制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白芷、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大黄、桃仁活血祛瘀、通经,花椒温中止痛,乳香活血行气止痛,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桂枝温通经脉,青皮疏肝破气,全方共奏散寒、止痛、行气、活血、化痰之效[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中药封包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对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并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颈性封包例数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什么是颈性眩晕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护肤 巧用保鲜膜
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的安全优化
应对秋季眩晕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