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法初探

2020-06-03 03:15余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7期
关键词:算理数学模型因材施教

余红

【摘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技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我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未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模型;算理;因材施教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技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我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未来。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应有的数学水平呢?

一、注重数学模型的构建

课程标准里提到“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构建数学模型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模型是为了解决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问题时所运用的数学工具,是学生通过数学语言来呈现的一个数学结构,例如,我们在数学的学习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各种基本概念和数学公式,都是从实际生活情形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特别是其中的数学公式是运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模型。学生以自己具有的数学经验,用近似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把一些新鲜的、复杂化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图表化和符号化,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例如,我们在一年级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学中,教材里呈现了许多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例题是要解决笑笑手里一共有多少支笔?课本安排了两幅图,第1幅图是笑笑左手里有2支铅笔,右手里有3支铅笔。第2幅图是笑笑两手合在一起。老师引导学生观看情境图,从中获得有关的数学信息,提出加法的数学问题(笑笑一共有多少支笔?),从而理解和运用5以内数的加法。其实学生已经具有5以内数的加法的能力(幼儿园大班里已经有这方面的引导,区别在于没有运用所拥有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课本提供了第二个活动“摆一摆,算一算”,有三幅图,第1幅图是一颗桃子和三颗桃子摆在一起,下面呈现了“1+3=口”,这就是把“笑笑一共有多少支笔?”延伸过来的“一共有多少颗桃子?”的模式,而且把文字表达转化成算式“1+3=口”(1加3等于几?)的数学符号模型,从而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感知“求两个数的和,我们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技能的机会。接着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课本在“练一练”第7题安排了一幅生活家庭图,在图的下面是符号化的算式“口+口=口”,学生需要从情境图中抽象出“什么+什么=多少”的数学问题,用加法来解决,因为他们刚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就会惯性的去查找情境图中有哪些“1+口”的数学信息,可能会第一时间观察到一个小孩+两个成年人(爸爸和妈妈),用“1+2=3”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个人?”这个数学问题。也有可能观察到桌面上有两碟雪梨(一个碟里有1个雪梨,另一个碟里装着2个雪梨),那么可以用“1+2=3”這个算式来解决“桌子上一共有多少个雪梨?”这个数学问题。

又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一数学模型,课本上同时用了多种形式来呈现这一模型,“两个加数(因数)交换位置和(积)不变”这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转化成“a+b=b+a”(“axb=bxa”)的字母模型。课本又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第一课时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通过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儿歌“数青蛙”这个情境引入新课,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感受数学的模型化,感受代数思想,培养学生符号化意识,提高从近似问题中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从而归纳出“如果用a来表示正方形的边长,用c来表示正方形的周长,那么可以用c=4a来表示它的周长计算公式。

其实,为数学建模就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要不断的引导学生从数学的思维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的本身,从近似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模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学建模的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数学习惯,这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是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下,利用所学的知识,逐渐形的习惯中,慢慢地摸索出来的。

二、注重算理的讲解

数学科最重要的是会“计算”,但是老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因计算错误而造成的失分现象非常普遍,相对其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计算是每个老师都不允许有失误的存在,可是看上去非常简单的计算题,有时候不是细心对待就能解决的,只有学生在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再结合以往经验,才能提高准确率。数学科的知识铺垫是一环扣一环的,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向中高年级推进。例如,我们讲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加法结合律》的时候,它往往与加法交换律一起来运用,所以,教材里就先安排了《加法交换律》的课程,才再安排《加法结合律》的学习。譬如在讲解“3+4+6”两步加法的计算时,学生很容易就会想,能不能先把4和6相加,因为它们相加等于10,会不会影响最后的计算结果呢?通过计算,发现这种方法是不会影响计算的结果。有的学生容易联想到以前一年级的旧知识,有的需要老师引导、指点迷津才能想起。因为不同的人在认知过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发展也就有差异。有的学生比较喜欢记忆,不善于运用;有的善于理解,却害怕记忆。为什么学生会想到把4和6相加呢?其实,在一年级上学期,我们的教材就安排了“10以内的加法”,老师除了教会学生简单的计算,还要发掘其中10的分成有哪些?培养学生“凑十”的意识,平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看到7,要找3,看到6,要找4。”的练习,不但在接下来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有进位和有退位)时理解“凑十”的算理,而且为今后小数、分数的计算打下良好的计算习惯。

再如,教学《解方程》的内容时,高年级的老师会发现,为什么学生在整数,甚至小数的时候都没有出现那么多错误,为啥到了五年级分数部分的解方程时就容易出现很多错误呢?归根结底是他们把算理都忘记了。其中比较典型的是 ,学生通常会用无从下手,或者干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算理出现了错误。当老师把它改写“5-口=3”的算式时,他们都一口就说出答案,毫无疑问地确定。然后老师又把它改成“”的时候,有的学生稍微有点迟疑,最后还是口算出正确答案。当老师问为什么答案是2的时候,他们都说5-3=2。老师又问,现在把前面的5改成,后面的3改成,那等于什么减什么呢?这样引导,学生虽然会计算,但是还是不明白道理。因为我们四年级讲授解方程的时候,教材里是利用“等式性质”来解决问题,相对一些算式,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未知数处在减数的位置,问题就来了,所以老师还是要让学生理解,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我们看到“”是一道减法的算式,那么就要弄清楚哪个是被减数,哪个是减数,哪个是差,然后运用“减数=被减数-差”的道理来解决。

当然,算法有多种,但是让学生明白个中道理,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才不会束手无策,畏手畏脚,害怕计算,更不要因为害怕计算进而影响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圣人提出的诸多教育思想的其中之一。着重指出教育的心态和方法,因此我们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环境,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达成这一教育理念。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腼腆,对于这类学生犯错,我们老师不该当众责骂,容易造成其心理障碍。所以私底下,找其聊一聊,和颜悦色的指出其错误的地方。对于性格暴躁的学生,适宜采用冷处理,甚至可以旁敲侧击,硬的不行,来软的。在数学的教学工作中,老师最好根据本班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行为习惯等,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作业的布置。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学除法《精打细算》的时候,需要解决“用11.5元能买了5包食盐,每包食盐多少元?”的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老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都有表达能力强、思维灵活的人员,按照均衡原則搭配一些后进生。在小组展示合作成果时,老师要让每个人都得到展示的机会,并注重发掘小组其他成员的闪光点。课前,有针对性地对一些计算能力比较差的同学进行加强训练——抽背乘法口诀。小数除法在整个小学阶段里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一是小数除整数,整数部分除不尽,需要把余数与小数部分合进来继续除,这就要运用“计数单位”的内容。二是小数除小数,需要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它转化成“除整数”来计算。其中有在余数后面在添“0”继续除和商“0”来占位这两种情况。老师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计算练习,采用“隐性分层”的方法布置作业,既达到了知识的巩固,也减轻了部分后进生的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地深入钻研教材,以生为本,以科研促教改,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算理数学模型因材施教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费马点”数学模型在中考中的应用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