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强调低年段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智”与“趣”兼备的识字教学必将成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这样的识字教学选择遵循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识字方式,更加凸显识字方式的多元,注重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主张识字课堂需要营建“文化味”浓厚的情智课堂,将随文识字与朗读、理解相融合,使得汉字在情境中焕发文化的生命力。
【关键词】智趣 游戏 随文识字 文化味
一、案例背景
“智趣”兼备的识字教学是将汉字启蒙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融合的一种课堂样态。这里的“智”指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感受造字智慧与构字规律。“趣”即借助各种有趣的识字活动,感悟汉字情趣,享受识字乐趣。
识字教学作为低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落实“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的年段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特别关注”强调了汉字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识字教学在充分考虑汉字特点的基础上,应着眼于渗透汉字的文化意蕴,提升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二、案例呈现
基于对“智趣”识字课堂融“理趣”和“童趣”于一体、渗透汉字文化的认识,笔者设计了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激趣识字
1.黑板上这两个字:葫芦,你会读吗?(芦,轻声)
2.你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出示:课外书《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葫芦兄弟》。
出示字卡:看着这两个字,谁再来读。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草字头告诉我们:葫芦是一种——植物。
[反思之一]课题即文眼。在课题中“葫芦”一词是本课生字,“芦”在这里要读轻声。学生读课题时先要重点指导读音,其次复现草字头的字与“植物”有关,强化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最后出示实物葫芦完整地读课题,这样教学更显得有层次、有味道。
(二)随文识字
1.速写描摹,还原生活识字。
①出示第一句: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生字,谁来读?(出示字卡:棵)
师:一年级,我们还认识一个页字旁的“颗”,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②认读比较“棵”与“颗”。(教师示范简笔画)
师:这是一颗葫芦籽儿,小而圆,颗粒状,我们用——页字旁的“颗”。
师:葫芦籽儿生根长叶,长成了一棵葫芦苗,是一种植物,所以用——
2.析字解词,紧扣部件识字。
师:看看图,谁来指一指葫芦藤是指什么?读词,强调藤是后鼻音。
师:葫芦藤是植物的一部分,因此有一个草字头。又细又长的葫芦藤在葫芦架上爬啊爬,像水一样自由。你瞧,“藤”右下方有一个水的变体。
3.趣味表演,形声字理识字。
师:那个人看着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呢?指读。你瞧,“想”这个字上面的“相”表示它的读音,下面的心字底表示它的意思。这是一个——形声字。
师:(出示实物小葫芦)我们像那个人一样,看着小葫芦,说一说。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在读的时候,目不转睛地看着小葫芦,这个动作就叫“盯”,左形右声。像这样“目”字旁的字还有很多,比如——
[反思之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低年段識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更会让学生们失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随文分散识字,借助还原生活、紧扣部件、发掘字理、结合语境等方式识记生字,这样的课堂既有思维的含量,又充满情趣。
(三)巩固识字
1.总结:这节课老师带着大家读了一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一个道理。课文中的生字你会读吗?组织“摘葫芦”的游戏。
出示葫芦架,上面挂满了带有本课生字词的小葫芦。
2.生字送进儿歌。师生先合作读,学生再拍手读。(加粗的字都是本课生字)
邻家有棵葫芦藤,花开花谢结葫芦。
蚜虫不治爬啊爬,葫芦慢慢变黄啦!
小朋友,想一想,葫芦落地怪谁呀?
[反思之三]游戏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方式之一。在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组织游戏,既能带学生放松身体,调节学习节奏,又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朗读儿歌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时,又能着重凸显巩固识字这一目的,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案例反思
(一)“智趣”识字课堂的“智”体现在识字方式的选择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是两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集中识字可放在课文学习之前,帮助学生扫除生字障碍,也可以在随文识字之后,出示生字新词或将生字重组,巩固课堂所学,强化字音和字形。
随文识字能够更好地解决字义与阅读内容的融合,真正做到“语境识字”,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低年级阅读教学应采用哪种识字方式呢?斯霞老师认为: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方法的变换得服从教学的目的。年级越低,越要考虑教学方法的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这就是我们教学活动中需要遵循的规律。
(二)“智趣”识字课堂的“趣”更加凸显识字方式的多元,注重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增强主动识字的愿望
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更加感兴趣,所以我们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投其所好”。通过展示小葫芦、粘贴葫芦卡片、绘制简笔画、创编趣味儿歌等方式,带着学生“边玩边识字”,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兴致很高。
另外,低年级儿童习惯了游戏的学习方式,这也符合“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在低段课上应设计一些识字游戏或者扮演活动,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三)“智趣”识字课堂倡导营建“文化味”浓厚的情智课堂,主张随文识字要将识字与朗读、理解相融合,使汉字在情境中焕发文化的生命力
识字课堂充满文化味,实质上是传承了“把语文的根留住”的教学主张。周一贯先生认为,民族认同感应从本民族的汉字里去找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个故事,其背后渗透了民族思维的方式。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生认字时应基于“儿童立场”,从字源出发,链接儿童生活和语境,将汉字的思维和审美贯穿于课堂。
与此同时,我们仍要坚守低年段语文课堂应着重凸显识字与朗读、理解的融合。斯霞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主张,强调以语言情境为生态,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字词的含义,系统而全面地对儿童语文素养进行观照。这样多元融合的教学,架起了学生对文本感知、理解与表达的桥梁,为学生丰厚的语文素养和生命成长奠基。《斯霞教育经验选编》一书提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要把课文的理解与表达的联系服从于识字这一重点,使所学字词在朗读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理解、表达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肩头承载着识字启蒙教育的重任。因此,我们要勤于钻研汉字、善于体察儿童,努力找到一种最为适切的方式将汉字文化氤氲在“智趣”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