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明辉
【摘要】校本研训,不应该是单一的、独立的操作方式,而应该融入每位教师日常的教育生活当中。要让这其中的任何点滴都能引起思考,都能形成共鸣,都能产生影响。要做到这样,就必须让教师成为“个体的人”“发展的人”“生命的人”。
【关键词】校本研训 跨界 融合 激活
这次研训的主题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同学科同教材不同课时进行专题研究。上课的两位教师都是工作五年内的新教师,课堂围绕统编版语文二年级的《小毛虫》展开,工作两年的卜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工作三年的臧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为切实确保研训过程的真实,学校在事先就已经布置了课堂观察的主题“长文短教的着力点在哪里”,要求无论是上课的教师还是听课的教师都必须从自己的认识、课堂的呈现这两方面展开思考。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在认真观察,上课教师为了呈现自我的认识,对教学过程也进行了一番精心设计。卜老师摒弃传统的一遍又一遍读字词的环节,开篇就引入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读到这样一篇课文,大家觉得长不长?这么长,我们该如何把它读短呢?”问题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于是就在“如何把课文读短”的交流与引导中,学生们读完了课文,梳理出了这篇童话故事的关键情节。第二节课,臧老师登场了,她面对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字词句是重中之重,第一课时的卜老师没有讲解这些,那是否不需要落实呢?答案当时是否定的,很多听课的教师都在期待,臧老师如何在第二课时呈现这一低段的目标呢?臧老师一改原本教学中常态的复习做法,抛出了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想知道,在同学们的心中,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于是在这样的自我判断中,学生通过寻找段落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词语,在同学词语中再来感悟句子,一下子将一些书面化的词语转变成儿童眼中的生活,真正做到了读中有感,感中有读。两节课结束后,到了研讨阶段,每一位教师在前期思考的基础上,都有了自我认识、课堂观察的两条线,于是就围绕前期布置的“长文短教的着力点”展开,由于学科教师中有低、中、高的教师,低年段其他教师对课堂做了评价,其他年段每位教师也对照本年段的要求,谈了长文短教学的相关思路。就是这样的一次课堂的碰撞,让教师对统编版教材的编排和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就是要摒弃传统的语文知识点混乱的问题,真正做到教学中知识点和训练点突出、成系列,构成教学的梯度,抓住教材的“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看着教师们在一次常态的校本研训中有这么多的收获,看着两位青年教师在一次常态的校本研训中有如此大的成长,笔者再一次对这项校校同做,依葫芦画瓢的行动陷入了思考。作为校本研训,我们认为它不应该是单一的、独立的操作方式,它应该融人每位教师日常的教育生活当中,而不是将它当作刻意改变教师的附属品。鲁洁教授在她的《超越性的存在——兼论病态适应的教育》一文中曾经说过:“教育本来是面向可能生活,它的功能是,要为人揭示更加好的、更值得过的可能生活。”说到底,学校的校本研训应该被定义为“值得过的生活”,一旦认定“值得过”,整个过程就从工作状态演变为生活状态,其经历过的相关事件、历程、情景就会濡染教师,进而激活其教育的生命状态,促使教师成为“有魂”的教师。因此,校本研训就是进入学校的一天的教育生活。这其中的任何点滴都会引起思考,都会形成共鸣,都会产生影响。要做到这样,就必须让教师成为“个体的人”“发展的人”“生命的人”。
一、“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向“心”所想
教师的成长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我们认为,一位教师的成长,如果没有向学之心,再强的外力都无济于事。杜威曾经说过:“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我们不能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因此,关注教师“心”的培训是必须的,只有关注了“心”的培训,才能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才是真正的教育力量,才能推动人和鼓舞人,才能在别人的心中催生信念。它需要在现代文化精神的价值指引下,构建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体系,也就是在相互的沟通与生成中,激活教师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需求,让培训者“愿”培。
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我们的教师大都来自乡村,我们更加要做好定位,要先弄清楚,教师的知识结构性欠缺在哪里?教学薄弱点是什么?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我们利用微信、QQ群等,广泛征集教师对培训的意见、建议,梳理归纳,提炼出共性问题,使培训有的放矢。同时,我们针对教师提出的个性问题,加强教师培训个体档案建设,既帮助教师厘清自己的素养欠缺,又帮助培训部门和学校摸清教师个体的素养底子。针对乡村教师生活单一、缺乏有质量的精神支撑,我们提出了“自主读书”的培训方案,从选材到自读再到交流,不限形式、不限内容、不限方式让教师拥有阅读的空间。记得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说过:“没有别人我也无法思想。”通过读别人的书,我们丰富了自己的思想。钱理群先生强调大学生要为读书“沉潜十年”,没有一种“沉潜”的经历和功夫,在“事”中很难见到其中的“理”,即使见到了也会陷入“口欲言而未能”的窘境。读书是很好的培训方式,讲座则是激活“心”的又一催生剂,我们的讲座应该摒弃一些道德口号式的说教,更多的是从人的层面去促使其思考。因此,围绕“教师讲堂”,我们嫁接名著专题、生活专题、为人专题、商业跨界专题,邀请一些专家,播放一些专门录制的视频让教师真正站在“局外”来赏析与思考,做到跨界与融合。事实证明,如果能让教师跳出教育看教育,一方面既能促使教师用开阔的视野来审视当下的教育,用开阔的胸襟去接纳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在高原期校本研训中的“惘然”变成“豁然开朗”。正如李正涛所说的那样:“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
二、“在一粒沙中认识世界”——练“技”所用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曾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钱钟书先生曾经在谈论中国诗、中国画时打过一个很恰当的比方:“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见风的姿态。”这样的话语反映在我们的教育里,其实就是从教育的好与不好看教师,教师的好与不好看课堂,课堂就是教育大地里的“一粒沙”。课堂放大了教师“学高为师”的高度和厚度,课堂是实践的开垦地和晾晒场,它的实践取向鲜明地体现在,课堂是问题产生真正的土壤——具有鲜明的现场性,课堂中整个研究过程始终伴随着动手操作——具有客观的行动性,对这一过程师生具有现实的可观和可感性——具有真实的叙事性。课堂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片美丽的风景,作为乡村学校,课堂如何成为师生最美好的记忆,课堂如何成就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是我们期待的。但乡村的现实告诉我们,课堂这片土壤,施什么肥、浇多少水才最合适是乡村学校如何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应有之义。于是,我们在教育课堂的关注中缩小研究视角,实施聚焦透视,从课堂的一个个细小问题来“小题大做”。我们对课堂的校本研训从一个个可观的现状开始,构建完整的体系链。围绕“集体备课”,针对教师钻研教材能力的参差不齐,我们实施了“重难点设定、课堂十分钟作业设计”两个板块作为每次集体备课的中心,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让教师真正从具体繁杂的教学操作流程中解放出来,将重心放在如何上正确的课和提高教学的实际效率上。围绕“课堂教学”,我们摒弃传统的研训方式——轮流上课、简单评课,我们将教学与研究充分结合,确定学期研究主题,然后根据不同类别进行分类课堂研究。其中有“青年教师诊断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师徒结对同台课”“行政人员家常课”等,让不同层面的教师都能亮相,给予充足的备课时间、思考时间、研讨时间,让上课教师、观课教师都有不同的收获。围绕“教学效果”,我们拉长延伸点,进行“限时备课”“试卷命制”“教师学科素养测试“等方面的比赛,让每一位教师从“技”的层面真正有所提升。
三、“在一条溪流中汇聚生活”——塑“格”所致
有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木匠向老板递交了辞呈,准备离开建筑业,回家与妻子和儿女共享天伦之乐。老板问他能否帮助建造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但他的心思早已不在工作上,用的是废料,出的是粗活。等到房子竣工的那一天,老板亲手把房子的钥匙交到老木匠的手上,说:“这是你的房子,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惊讶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早知道是在为自己造房子,他怎么会这样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呢?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似乎都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所学校,在里面工作的教师也不可避免如此。乡村学校老年教师多,惰性强,青年教师处在潜移默化中,如何改善这种状态,靠“逼”是不行的。我们联想到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这样一个词“境由心生”,我们要用合适的“境”消除和“老木匠”一样的心态。于是,我们拍摄了“乡路上的点灯人”微电影,让在学校工作三十年的教师都上镜,看看他们曾经走过的岁月,激发了他们的认同感;于是,我们制作了“他们都曾经在这里——里小民师墙”,在学校最长的长廊,让每一位曾经在这里工作超过三十年的教师都能上墙;于是,我们举行了“里小教师退休仪式”,在全校的大操场升国旗,全校师生给退休的教师举行隆重的退休仪式,让退休真正成为一种回忆。“以老带新”,用时间来说话,每年走来的新教师第一课就是走进微电影、走向“民师墙”,从真实的历程中感受这群奋斗者的精神。在这种“情境”的熏染下,老教师精神了,成了真正的“看家人”;中年教师期盼了,成了真正的“当家人”;青年教师自觉了,成了真正的“立家人”,“里小之家”真正生成,“一条小溪汇聚了校园真正的生活”。
看着走过的路,我们认为校本研训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方式和目标,它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让每一位教师弄清楚“我”现在在哪里;它应该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以需为本,让每一位教师弄清楚“我”要到哪里去;它应该从教师自身的能力出发、现实出发,以能为本,让每一位教师弄清楚“我”能够到哪里去。